电话那头果然是主任的声音:“熊医生,来了一个肾衰的病人,需要急诊透析,请你加加班。”不一会儿,担架队送来了一位老太太,她整个人有些浮肿,但唇色还算红润,不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拿起她的病历资料一看,我吓了一跳:她抽血的结果是毒素(肌酐、尿素氮)非常高,比我以前见过的大多数肾衰病人还高。本来这也不算什么,问题是还有一张检查单是上个月的,那张单显示肾功能正常。短短十几天,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而且,B超检查并没发现有结石、肿瘤等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的情况。
心有疑惑的我问起老太太以往的健康情况。家属的回答让我毫无头绪:老太太以往的身体一直很好,不仅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的常见病,平时就连个头痛脑热都很少见。“那这几天老太太有没有吃什么药,或者其它特别的东西?”我接连着问。“没什么特别的啊!”老太太的儿子回忆了一下,“嗯!我听说鱼胆对眼睛好,所以特意去市场买了一条鱼,把胆弄给我妈妈吃。”接着,他还告诉我,老太太吃了鱼胆后,不久就出现了呕吐、拉肚子。大家认为吃了“寒凉”的鱼胆,出现腹泻也是正常的,便给老太太吃止泻药。“那些止泻药真是‘神奇’,后来不但不拉肚子了,连小便也没得拉了!”儿媳妇插嘴说道。
原来如此,我有点啼笑皆非。我指出引起老太太血液毒素升高的不是止泻药,而是鱼胆。家属不信,辩解说:“我们天天都吃鱼,要是有毒早就毒死了,哪里还等到今天?”“虽然我们天天吃鱼,但这并不代表鱼的每一个部位都能吃。鱼胆汁含有组胺、胆盐及氰化物,能损害人体的肝、肾,使其变性坏死。吃了是要出问题的。”我警告他们。
民间认为,鱼胆性寒,味苦,有泻火、明目之功效,故有生吞鱼胆治眼疾、高血压及气管炎等病的做法。但实际上,因吞鱼胆中毒的人屡见不鲜。即使将鱼胆蒸熟或冲酒服用,其毒性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如果不慎误吞鱼胆,要立即“抠喉咙”催吐,并到医院洗胃。如果患者已出现频繁的吐泻,那他可能会有严重的失水,家人应该给予口服淡糖水、金银花水等,并立即送医院抢救。
经过几次的血液透析,老太太渐渐可以自行排尿了。精心治疗二十天后,她的身体终于恢复了健康。
(责任编辑:曾玮)
您可能还喜欢:
简单粗暴解决一餐。
莉莉呀Lilly
1草鱼洗干净。2紫苏酱。3热油煎。4怕鱼碎了,煎了一面,放紫苏酱,放适量水。5焖6分钟。6放白糖蚝油。7成品。
l5277
1牛蛙去皮洗。2砍块。3放适量面粉。4拌匀。5炸牛蛙。6锅里放适量油,放紫苏酱(紫苏酱做法菜谱有)。7放牛蛙葱段酱油蚝油白糖(酱油有咸味,不放盐)。8炒匀。9成品。
l5277
潮汕菜。
snail0069
1汤料:灵芝、虫草花、红枣。2猪骨。3把汤料清洗干净。4猪骨凉水入锅。5放入姜片和料酒,焯水捞出。6把所有食材放入汤锅,加入适量的清水。7大火煮开。8盖上盖,转小火煲40分钟。9时间到,加盐调味即可。10成品。秋季滋养生汤。
宸·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