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章太炎夫人汤国梨的这句诗是说阳澄湖蟹流传最广的一句了,可见苏州人对吃蟹是情有独钟的。顾炎武《天下邵国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有一天被苏州名士吴士讷得到,一天昆山的方还和王颂文在吴家发现了这本手稿,因为顾炎武是昆山千灯人,所以认为这本手稿应该留存在千灯,吴纳士慷慨相赠,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为书林中的一段佳话。这天凑巧吴家设蟹宴,方还亦在座,清代小说家包笑天也在坐,对“大闸蟹”的由来做了解释:“闸字不错, 凡捕蟹者,在港湾间必设一闸, 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 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 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 闸蟹之名由来”。竹闸就是插 在水里的竹栅栏,闸上捕捉到 的蟹成为闸蟹,个头大的就成 为大闸蟹。
苏州人吃大闸蟹是很有讲究的,分文吃和武吃。所谓武吃, 就是不用任何工具,拿着螃蟹就掰、咬、啃、嚼、咽,吃的爽爽气气,但一派残败景象。文吃则是用蟹八件精心地挖出蟹壳、蟹腿、 蟹钳每一处细小的蟹肉,吃完之后把空的蟹壳蟹脚拼起来,还像一只完整的大闸蟹那样。 对我等老百姓来说雅致的吃法真不够畅快,上桌当然开盖吃黄吸膏来的痛快淋漓。
大的螃蟹叫大闸蟹,只有水煮清蒸方为最佳。小的称为毛蟹,农历六月便有蟹农开始兜售,这种蟹无论公母蟹黄蟹膏都不扎实,但肉嫩的极鲜。所以很是适合做面拖蟹和油酱毛蟹之类的菜肴,连壳一口咬在嘴里,肉会随着压力挤出在口中,一口都是满足。
油酱毛蟹是本帮的经典菜肴,因为蟹本身的食材品质就高,所以家庭出品也差不到哪里去,想做失败都不容易,但是想要做好吃也同样是有难度的。我这里还是按照《味里乾坤》周彤先生所说的做法和周怀荣大师的做法稍加改变而做。
首先选用尽量抓硬的毛蟹,一切为二,为防止蟹黄蟹膏的流出,所以蟹的开口处要蘸上炒麦粉封住开口。锅里加入一点油,将蟹蘸面粉一面放油锅里先煎牢,然后倒入生姜一起煸炒,淋黄酒,等酒气升腾,加入老抽和生抽调制的酱油煮出酱香味。随后加水,加糖调味,煮上几分钟。这个时候如果喜欢年糕的可以放年糕,也可以放毛豆。等蟹煮熟,收汁浓稠的时候淋一点点的香醋,淋明油起锅就可。也可以用炒麦粉加生粉勾芡,这样做出来的油酱毛蟹酱汁挂的更厚,味道更浓。
血类可以去掉人体内的杂尘,所以久不久我都会买些鸭血、猪血来煮煮,而且煮成的血块称为血豆腐,口感软,小孩很喜欢。
容氏家族
有句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在喜欢做饭的我们身上太恰当不过了。每当添置一件厨房用具我都会这样鼓励和安慰自己。这个石锅就是如此! 常在公司楼下吃正一味的泡菜汤,里面有豆腐的。做这个汤的时候本来想做传统的泡菜豆腐汤,结果冰箱里的那块豆腐早于自己的保质期就变酸了,很无奈。决定用鱼丸和培根来做,算是我的私家菜吧,味道鲜美做法简单。味道容易撑握,都是原滋原味的东西,主要借用泡菜的自然味道不用再填太多辅料的。 做饭不用那么多规矩,尝试变化是件有趣的事情。
依然七月
大家也许要问豚汁是什么?其实就是一款日本最有名的味噌汤,但一般在冬天食用,食材丰富,对身体也非常健康。懒得烧菜就一锅煮了,反正做不好也做不坏,汤和菜都有了原本里面的材料是有胡萝卜,白萝卜,但是我们中国人现在对胡萝卜与白萝卜同煮有异议,所以,我换了些材料,把白萝卜改成了土豆。
草月
1所有材料。2鸡蛋打散,胡萝卜,小葱切细丝。胡萝卜小葱放肉泥里搅拌,再加少许盐,鸡精,胡椒粉蛋液拌匀。3平底锅刷油。4倒入蛋液摊成薄薄的蛋饼。5......6拌好的肉泥平铺在蛋饼上。7上面铺上紫菜,再来一层肉泥。8然后把蛋饼卷紧放蒸锅大火蒸。920分钟即可出锅,稍冷却切片摆盘。
贝壳0703
周末做了一次蓝莓蛋挞,用飞饼皮版,蓝莓酱放的太多,烤时往外溢,看来下次要少放。弄得四周都是蓝莓汁,过于甜腻。做蛋挞剩了两个蛋清,于是就瞎鼓捣了苹果麦芬。方子是抄自由JM的,感谢!
76小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