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菜是清朝光绪初年,由山东济南九华林酒楼店主首创,此楼烧制的大肠下料狠,用料全,先煮熟焯过,后炸,再烧,出勺入锅反复多次,直到烧煨至熟。
有一次“九华楼”店主杜某请客,席间有一道“红烧大肠”,品味后客人们纷纷称道,有说香‘有说甜,有说酸,有说辣,有说咸,在座中人纷纷评价此菜就像道家“九炼金丹”一样,为答谢主人之盛意,赞美厨师技艺高超和制做此菜用料齐全、工序复杂,口味多变的特点。然为取悦店家喜“九”之癖,故赠名为“九转大肠”。从此,“九转大肠”之名声誉日盛,流传至今。
此菜色泽红润,大肠软嫩,肥而不腻。兼有酸、甜、香、辣、咸五味,为山东的传统风味菜。是鲁菜系中的名菜之一。
传统的九转大肠,层层叠加,且制作此菜时一定要一焯、二煮、三炸、四烧。
1.大肠两面先用清水清洗数遍。
2.加入少许食用油和地瓜粉,用来清洗大肠。
3.用手抓匀,并抓洗5到10分钟。
4.然后用清水洗净。(两面分别要重复清洗2到3遍,以保彻底除去粘液污物。)
5.洗好后,把大肠的小头穿入大头内转上2到3圈。(这样大肠便会层层叠加)
6.接头处用手捏紧,以防松散。
7.用牙签先固定接口处后,再间隔插入少许牙签。(这样可以防止大肠煮的时候胀气导致破裂而不美观)
8.处理好的大肠入冷水煮开,然后换水。(这样以便除去腥骚味)
9.第二次的水中,加入姜片、葱结、花椒、八角、桂皮、料酒。水开后改中小火闷1小时至大肠熟。
10.煮熟的大肠捞出稍做冷却,然后拔出牙签。
11.把煮好的大肠依次改刀为2.5厘米长的段。
12.锅中烧水,水开后放入大肠段焯水,然后控干水分。
13.然后锅中下油,油温7成热时放入控干水分的大肠段炸至金红色。
14.捞出控油。
15.锅中油倒出,留少许底油,下入白糖。
16.锅铲不停翻炒至白糖完全融化并成金黄色。
17.倒入炸好的大肠翻炒,使之上色。
18.大肠上色后移动至旁边,加入姜葱蒜末炒香,然后烹入绍酒。
19.然后下入清汤。
20.再加入酱油、白糖、醋、盐、花椒油,翻炒均匀。
21.待汤汁开起后,转中小火煨。
22.待汤汁至1/4 时,放入胡椒粉、砂仁末、肉桂末。
23.继续煨至汤汁浓稠时,淋上鸡油,调入少许鸡精。
24.盛入盘中,撒上葱末,围上香菜点缀即可。
1银耳、莲子、百合、红枣、枸杞泡发。2银耳切掉根,切小块。莲子剔芯。全部材料洗净,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放入银耳、莲子大火煮半小左右之后加入枸杞、百合。红枣冰糖,煮到银耳彻底变浓稠即可。
狗窝
老家过年必做的一种食物,象征团圆,圆满!
老杨的厨房
1豆腐揭去表皮后用箩筛制茸,用纱布搌干水分后置盆中。猪肥膘肉和鸡脯肉去筋膜捶茸,与豆腐同置一盆中,加葱姜水搅散后。再加盐和鸡蛋清制成掺。2在扇形与蝶形模具上抹一层猪化油,分别制出10个扇形、2个蝴蝶形的豆腐掺,将胡萝卜、大甜椒、香菌等片刻成不同花卉图案,分别嵌于豆腐掺上,上笼蒸熟备用。3炒锅置旺火上,加清汤烧沸,加胡椒粉,放入豌豆苗烫熟,舀入汤盆内,将蒸好的豆腐惨滑入汤内即成。
飘往那儿
1新鲜五花肉。2以前在我十三四岁时,父母单位的老职工张婆婆长期喜欢炒酱熬肉,而且特别好吃,她每炒一次我家几姐弟都可以每人吃一筷子,现在想起都留口水。 切片待用(炒酱熬肉不需要煮熟)3干竹笋泡软待用。4泡发好的竹笋。5将大蒜苗切段、大蒜切片、生姜切片待用。6豆办酱备好待用。7将上述调料全放在一个碗里(生抽、料酒、醋、糖、豆办酱、味精、大蒜片)。8锅里放油烧油,下入生姜炒香。9下入切好的五花肉片。10翻炒***11听到锅里吱吱的在响了。12倒入配好的调料。13翻炒均匀,闻到豆办香了。1
Sincerity
1熏干切片。2肉切片,肉用水淀粉和料酒腌制片刻。3油烧热,下肉片。4再放入豆瓣酱,翻炒出红油。5下熏干,放入酱油,料酒翻炒,闷片刻。6放入适量的水,烧制片刻,(豆类食品一定要多烧才能入味的)最后下鸡精即可出锅了。
dian_dian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