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隆庆年间,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模仿元大都破土建城,这座城池具有八座城楼和一座琉璃金银殿。无数能工巧匠耗时三年竣工,起名“呼和浩特”,意思为青色的城。后来明朝廷赐名“归化城”,寓意草原部族归于教化。当时阿拉坦汗已年老多病,城池主要由夫人三娘子主持建造,三娘子善良谦和,深受部落民众的喜爱,因此呼和浩特又叫做“三娘子城”。
建造城池动用了大量的民夫工匠,吃饭成了当时的首要问题。三娘子把工匠的伙食工作委派给了从宁夏逃难来的回民部族,因为回族人擅长制作各种面点。
可是当时明朝廷一直不允许草原通商,导致草原上生活物资严重匮乏,甚至连做饭的锅都不够用。负责饮食的回族首领为了报答三娘子的收留之恩,竭尽所能的为部众提供可口的食物。没有锅灶,他们就用平整的两块大石片夹住面团,在篝火上焙烤。这样烤出来的面饼不仅香甜松软,而且特别耐饥,深受工匠们的喜爱。由于是在篝火上焙烤而成,所以大家都管这种面饼叫做“焙子”,这就是现在白焙子的来历。
可以说呼和浩特是一座咬着焙子建设的城池,也因此,呼市的焙子名扬塞外,并成为呼和浩特的标志之一。
1.提前把面起子用水泡软,晚上准备400g面粉,和泡好的面起子,加入水一起把面和到软硬适中,尽量不要硬了,盖上盖子,发一晚上。第二天你会发现,面已经发好了,发到了两倍大,用手指挑起里面有气泡,就可以了。
2.第二步比较关键,勾兑碱!根据面的多少来适量准备碱,可以先取一小勺,用热水化开,倒入发好的面中,开始揉,要反复不停的揉,尽量要把碱揉开,否则结块会苦的。
3.感觉反复揉的差不多,揪下一块开火烧一下,烧熟后,掰开看下面发不发黄,如果发黄,就证明是碱大了,就无法弥补了,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如果面有酸味,就证明碱少了,再兑一点碱进行揉,第二次基本就不需要再烧面球了。
4.这一步要进行勾兑油酥。准备一个大碗,放入另外100g面粉,加入适量盐,倒入胡麻油,拌匀,备用。
5.准备一个大小适中的面团。
6.用手四周捏薄,像包包子一样包上油酥后按压一下备用。
7.用擀面杖先擀开,然后对折再擀一下,接着再对折擀一下,(注意下,不要擀的太薄,太薄烤出来就太干了,面就没有酥软的口感了)如图所示,最后撒上黑芝麻点缀下。
8.电饼铛加热,把三角焙子放入,盖上盖子,不要用上下火,上下火烤出来后会很僵硬,咬不动,不酥脆,中途记得翻面(这里说一下,用烤箱也可以烤,但是我之前试过烤箱烤的,口感不是特别好,所以就一直用电饼铛盖盖子的方法来烤,很不错哦)。
9.烤好之后就可以出锅了……
10.成品,铛铛铛铛✌️✌️✌️✌️。
1干海带泡发。2木瓜去皮切块。3乌鸡切成块,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去净血水。4将泡发的海带切块。5将海带,乌鸡,3片姜放入炖盅内,加满水。6放入大锅内,隔水炖1个小时。71小时后,加入木瓜块,继续炖1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家有桐宝
1鱼洗干净用少许盐、胡椒粉腌片刻。2姜切片葱切段。3辣酱用少许水分稀释加入少许盐胡椒粉。4锅里倒入橄榄油之后放姜葱炒出味来。5然后把鱼放到锅里开始煎。6姜葱取出继续把鱼煎干。7鱼煎好之后盛起,油锅不用洗直接将调好的辣汁以有煎香了的姜葱一起倒入到锅里煮沸。8酱汁淋到煎好的鱼上面。
蓝色南半球
1材料分别洗净好。2锅里入油爆香姜蒜末。3入大葱丝炒香。4入香菇炒2分钟。5入洋葱炒匀。6入彩椒炒匀。7最后放盐,耗油炒匀即可出锅。小窍门注:菌类一定要炒熟哦!以免毒人!
狗窝
1海藻芽....2红萝卜切丝;绿豆芽去除根部;蒜拍碎。3海藻芽提前一小时用清水泡发,中间多换几次水去除咸味并洗净里面的泥沙。4锅里放水烧开后放入少许油,盐。5将海藻芽放入飞水。6然后再将红萝卜丝放入。7绿豆芽放入烫煮一下和海藻芽一起捞出用凉开水略泡,滤干水分。8放入生抽,白糖,胡椒粉,醋,鸡精,再淋上麻油拌匀即可。9成品....
家有桐宝
兴冲冲的跑去沃尔玛买了一堆做寿司的材料,回来又堆在那里了。家里的食材堆得跟小山似地。虽然我知道总有一天会把它们吃了,但这一天是哪一天还真不好说!还好只有个小冰箱,要是有个双开门,那估计也是没地方,什么都往家买嘛!
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