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过敏一词的流传,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过敏早期预防、治疗的重要性。即使如此,仍有不少民众在一知半解下,陷入过敏恐惧症的迷思中。
防宝宝过敏做对了吗?医生呼吁别陷入过敏恐惧症迷思
耳鼻喉科王圣勋医师表示,随着过敏一词的流传,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过敏早期预防、治疗的重要性。即使如此,仍有不少民众在一知半解下,陷入过敏恐惧症的迷思中。特别是,对于家有新生儿,且本身有过敏体质的新手爸妈中更是常见。
王圣勋医师在其所著的《低敏共生,小儿过敏自然消失!》一书中提到,自身门诊经验中,就曾碰过父母因担忧孩子遗传到自己的过敏体质、误触地雷食物诱发过敏,而选择延后宝宝食用辅食的时机;甚至预先挑选出某些网路流传的高过敏物质(例如,鸡蛋、坚果类等),不予孩童食用的案例。
提升免疫耐受性怎做?研究:适度接触食物过敏原有效
但王圣勋医师也强调,若想透过上述的方式来降低孩子未来出现过敏反应的风险,并不可行!其实,适度让孩子接触可能过敏原,反倒是降低过敏发作频率、提高免疫耐受性的方法。
国外就曾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方式主要是,将200个18至30个月大的孩童,随机分配为2组,一组分别接受舌下过敏原滴剂(包含屋尘螨、牧草与猫毛等过敏原),另一组则于舌下滴剂安慰剂。
持续长达12个月后,分别对2组孩童进行过敏反应测试,结果发现,在12个月实验结束当下,接受舌下过敏原滴剂者有50%有减少过敏原致敏反应的免疫耐受性提升的显着表现。且于实验结束后,再追踪3年发现,受测者的免疫耐受性仍然维持在50%的比率,显示适度接触过敏原,确实有助提升人体对于该过敏原的免疫耐受性。
把握宝宝4个月大黄金期 提升免疫耐受性辅食这样吃
除了分享国外研究外,王圣勋医师指出,在食物耐受性的角度来分析,若父母能把握幼儿出生后4个月肠胃道发育成熟、身体免疫系统正处于学习、尚未完全成长的阶段,及早给予各式食物,让免疫系统逐渐去认识它们(食物),形成免疫耐受性,未来免疫系统自然就不会把它们当成敌人而发动攻击。
想要藉由宝宝摄取辅食的过程,来增加其对于食物的免疫耐受性,爸妈们又该怎么做才对呢?王圣勋医师提醒,许多的育儿书常会建议家长同一种食物让孩子连吃3天、1个星期,来增加孩子对该食材的适应力。但这样的方式不仅不恰当,更可能过度刺激免疫系统,反而引起过敏。
因此,其建议爸妈可以采用少量、多样、多尝试的方式来建立宝宝的安全食物表。比方为孩子添加辅食时,不妨可试着一次吃3、4样食物,但每次只吃一口,之后再逐渐增加每种食物的量(新食物不用急,一周添加一种即可),以提升身体对食物的耐受性。
倘若,在宝宝尝试的过程中,发生食物过敏症状,如皮肤红疹或血丝便、腹泻时,建议可先停喂2周,如果这次还是产生过敏也不用担心,等宝宝1岁以后再来试即可。
您可能还喜欢:
1鸡蛋磕入碗中打散。2丝瓜洗净去皮切条备用。3锅中入油烧热放入蛋液炒好盛出。4锅里留底油放入蒜末爆香。5放入丝瓜翻炒均匀。6加入鸡蛋继续翻炒。7出锅加盐调味即可。8低脂又健康的小菜就可以享用啦。9成品图。10成品图。小窍门我最爱的家常菜,哈哈,小伙伴们也试试吧!
米拉Miira
中秋过后,就到了吃梨????的季节,秋燥上火,喝一杯百香秋月梨奶汤,温润去燥哟。
鱼菲
香香的,好好吃。
沐祠姐姐
鲜肉月饼一直是上海人的中秋美食,每到中秋前一个月,大街小巷都充满了鲜肉月饼的香味,也到处是排队买鲜肉月饼的长龙。我也爱吃鲜肉月饼,不过每年都吃猪肉的,今年想换换口味,就搞了这个虾肉月饼。虽然中秋已过,但这个配方,我觉得可以保留下来。
眉记:
1黄花菜干浸泡,焯水洗净,撰干水分,切段。2鸡蛋打碗里。3搅散。4切葱叶。5热锅冷油。6油热倒入蛋液。7炒熟。8鸡蛋扒拉一边,放黄花菜。9放食盐。10翻炒2分钟。11放葱叶。12炒均匀即可。13成品。
不做妖精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