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医经典《温病条辨》中有个方剂叫“三仁汤”,书中对这个方剂评价很高,说它能宣上、畅中、渗下。
这个方剂之所以取名叫“三仁汤”,就是因为八味药里面有三味主要药物——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即薏仁)。这三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只要每天吃一点,就对身体有益。
每天把杏仁当零食吃一点,能止咳化痰。 杏仁入脾、肺、大肠经,能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润肠通便、杀虫解毒。《本草求真》中也说道:“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缘辛则散邪,苦则下气,润则通秘,温则宣滞行痰。” 杏仁有很多种吃法,可以做成零食,如炒杏仁。也可以做成杏仁茶、杏仁粉,还有的人做菜时把它当成调味品。老人家不妨把它当作零食,每天吃一点。杏仁虽然好处多,但吃多了会伤身体。
豆蔻治疗胃胀积食,一治一个准。 白蔻仁又叫白豆蔻,性味辛、温,是一味名贵药材。《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豆蔻,其形如芭蕉,叶似杜岩,长八九尺而光滑,冬夏不凋,花浅黄色;子作朵如葡萄,初出微青,熟则变白,七月采之。” 白蔻仁也是一种辛香的调味料。由于豆蔻芳香化湿,古代一些王公贵族会不时地吃上一颗。而在古代西欧国家,豆蔻则是制作香水的主要成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豆蔻的价值。在我们日常调味料中,不仅有花椒、茴香等常见的调味料,还有白色的豆蔻。 当然,豆蔻可不是虚有芳香的外表,它的药用价值也非常高。豆蔻辛散行气,芳香化湿,主入脾胃,作用重在行气和中、化湿醒脾,常用来化中焦的湿阻气滞。对治疗胸闷不适、胃口欠佳、脾胃虚寒、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毛病,一治一个准。 孩子腹胀、食积,还吐酸水。一个小验方:选白蔻仁、莱菔子各12克,捣成末后混合均匀,每天6克,开水送服。没过两天,小孩子的病就完全好了。 北方的家庭一般都会用面粉蒸馒头,但如果总是单用面粉,未免显得单调了。如果用500克面粉配上100克的白豆蔻粉末,再用2克发酵粉,这样揉成面团后,做出来的豆蔻馒头有行气调中的作用。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常喝薏仁山药粥,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益寿养生。 薏仁是我每天晚上必吃的食物,只要我在家吃晚饭,必定会用薏仁煮粥喝。《本草纲目》认为,薏仁药性平和,有渗湿、健脾两大功能,不但能治小便不利、湿滞痹痛等病证,还能健脾止遗、排脓消痛。薏仁有一大好处,渗而不峻、补而不腻。但是,因为它药力和缓,而且质地较重,所以用量要多于其他的药。 熬薏仁粥时再加一些山药,健脾作用更强。 后来,我专门查了一下资料,发现确实如此,薏仁山药粥具有健脾和胃、益气润肤、清利湿热的作用。男性常喝可以强身健体,女性常喝可以美容养颜,老人常喝可以益寿养生。
(实习编辑:张嘉敏)
您可能还喜欢:
1食材:鸡胸肉(已清洗切片)、扁豆(已去筋清洗)。2在鸡胸肉里加适量的料酒。3加适量的酱油。4加适量的盐。5拌匀,腌制10分钟。6起锅倒油烧热,下入鸡胸肉翻炒翻炒盛出。7随后,下入扁豆翻炒翻炒。8接着,加适量的清水翻炒翻炒至熟。9然后,合入炒好的鸡胸肉翻炒翻炒。10最后,加适量的盐。11加适量的味精。12调味炒匀即成。
花鱼儿
1食材:红椒、茄子。2将红椒去蒂去籽,茄子去蒂两者一道清洗清洗捞出。3茄子折段和红椒一道放入蒸锅里。4盖上盖,隔水蒸7——8分钟。5接着,开盖取出。6晾凉。7然后,将晾凉好的茄子和红椒撕开。8最后,加适量的盐。9加适量的味精。10加适量的生抽。11加适量的芝麻油。12调味拌匀即成。
花鱼儿
西北特色面食。
小洞天
1韭苔洗净切段。2白玉菇洗净切段。3精肉切薄片。4新鲜虾头。5热锅冷油,油热放虾头。6一边炒一边用锅铲把虾油压出来。7放肉片炒熟。8放白玉菇。9翻炒出白玉菇的汤汁。10放食盐。11放韭苔大火炒至断生即可。12成品。
不做妖精好多年
1黄花菜黑木耳泡发后煮熟备用。2洋葱切丝。3瘦肉切片加入生抽生粉糖盐胡椒粉拌匀。4锅子烧热放入肉片。5放入黑木耳。6放入黄花菜。7放入洋葱翻炒。8加入适量生抽盐。9翻炒均匀即可。10开动啦。
老U爱小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