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我们餐桌上最熟悉和常见的食材,以营养丰富、价格低廉、易于吸收、烹调多样等优点,成为许多妈妈为宝宝配餐时的首选材料。
然而,无论是作为“菜肴”还是“营养源”,由于鸡蛋介于“荤”、“素”之间的营养特性,其元素成分、搭配原则、食用分量、烹调方式都有不同讲究。
Question 1:鸡蛋究竟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蛋白质和蛋氨酸——鸡蛋中不但含有优质蛋白,蛋氨酸的含量也特别丰富。一般来说,两只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大致与3两鱼肉相等,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消化率和利用率高达98%以上。
脂肪——数据显示,每100克鸡蛋含有脂肪11.6克,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多,呈乳化状态存在于蛋黄中,极易被消化、吸收。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鸡蛋中铁、钙、磷和维生素A、维生素B的含量都很高。其中,铁和钙是造血、长骨的必需品;卵磷脂、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及生长发育帮助很大;其它微营养素如钾、钠、镁、维生素D、E的含量也很丰富,有助增强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
Question 2:蛋黄好还是蛋白好?
蛋黄和蛋白中都含有优质蛋白,但其它的营养成分却有较大差异:蛋白富含卵清蛋白,而蛋黄中除了卵黄磷蛋白外,还含有各种丰富的脂肪和微营养素,所以老人们常说,蛋黄的营养价值更高。但当宝宝出现对鸡蛋过敏的现象时,妈妈一般会停止喂食全蛋,其实,导致宝宝过敏的主要是卵清蛋白,只要避免食用蛋清,一般可以逐步脱敏。
基于蛋黄的优越性和营养性,通常4个月~1岁的宝宝最好只吃蛋黄,从最初的1/4个蛋黄开始,随月龄逐渐增加到1~1.5个,待1周岁后才鼓励食用全蛋。
Question 3:鸡蛋吃得越多越好吗?
鸡蛋是一种大众化的食材,但吃多少、怎么吃依然有讲究,其分量和烹调方法的拿捏是许多妈妈常犯的错误。
对宝宝而言,鸡蛋并非吃得越多越好,因为宝宝体内的消化器官十分娇嫩脆弱,当蛋白质摄取过量时,对肠胃而言会造成强烈刺激,导致吸收功能障碍,消化不良。
从烹调方式来说,白水煮蛋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鸡蛋中的营养成分,但却不易吸收;煎、炒等方式烹调出的鸡蛋美味可口,但营养流失大,较为油腻;蒸鸡蛋时营养保存较好,口感嫩滑,有助于宝宝吸收;生吃鸡蛋或开水冲鸡蛋是最不好的食用方式,因为鸡蛋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卵不能完全被烫死,容易引起腹泻和寄生虫病。所以,宝宝吃鸡蛋时一要适量,二要熟食,并以蒸蛋为好,以便消化吸收。
(责任编辑:麦少莹)
您可能还喜欢:
瓠瓜口感清淡,只要稍加调味就可以成就一盘美味。
冬季心情
感冒转成了急性气管炎。因为要照顾住院的老母亲,所以我只能抽空去急诊打个点滴,饮食也跟不上,痊愈的特别慢,不能正常饮食啦,煮点啥调料也不放的牛肋给我自己吃的。
不做妖精好多年
鸭肉加入胡萝卜后一起焖,特别入味,又很营养。
草莓
1准备好一块中梅肉。2锅中热油下锅煎。3煎至一面金黄。4翻面煎至金黄。5煎至金黄后放入半块红糖片。6加适量的水,把上述的调料依次加入,盖上锅盖,中大火焖20分钟。7大火收汁。8放凉。9切成薄片摆盘即可。
爱做菜的小郑
1食材:佛手瓜、蘑菇(已洗净)。2将佛手瓜去皮清洗清洗,捞出。3放在案板上切开去核。4切成片。5将蘑菇放在案板上切成片。6将切好的蘑菇下入沸水锅中焯开捞出。7起锅倒油烧热,下入切好的佛手瓜翻炒翻炒。8接着,合入焯好的蘑菇翻炒翻炒。9然后,加适量的盐。10加适量的生抽。11调味炒匀即成。
花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