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因为鱼翅与熊掌珍奇难得,营养价值可见一斑
野味未必富含营养
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因为鱼翅与熊掌珍奇难得,营养含量也被市民高看一眼。但记者日前在采访中获悉,“野味未必富含营养”在营养学界早已达成共识。相反,普通鱼肉因其中的成分与人体接近,营养的吸收和利用率均胜于熊掌。
近半市民猎奇为滋补
据广东省林业厅调查,16种兽类,如野猪、果子狸、黄麂、狍子、华南兔、竹鼠;21种鸟类,如喜鹊、环颈雉、斑鸠、麻雀、鹧鸪、竹鸡、鹌鹑;16种两栖类,如各种蛇类、虎纹蛙、印尼龟等,在市场上销售量最大。但除了梅花鹿、果子狸、鸵鸟、蓝孔雀、环颈雉、鹌鹑、虎纹蛙等少量种类来源于人工养殖外,85%以上的野生动物均来源于野外,其中25%的野生动物属国家重点保护。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46%以上的人吃过野生动物,其中又有超过半数者为60岁以上的老人。针对“流行吃野生动物”的原因的回答,有45.4%的人表示“能增加营养或滋补”,而37%的人“出于好奇”,“为了显富”的占12%。这说明有近一半的人认为野生动物营养价值高,具有滋补作用。这一点正是南方的老人们在饮食中最为讲究的。
吃“野味”应防食物中毒
在不少酒楼,“无污染,纯天然,营养价值高”等字眼,成为野味的广告词;装着蛇、鹿、鸟等野生动物的铁笼成了招揽食客的“品牌”。野味的食补作用真的那么神奇吗?北大深圳医院营养科主任朱翠凤告诉记者,“野味未必富含营养”在营养学界早已达成共识。
据介绍,从茹毛饮血到吃熟食,在如何有效摄取营养、更美味地享用食物方面,我们的祖先其实动了不少脑筋。像鸡鸭鹅、猪牛羊等原来都是野生动物,后来被圈养变成家禽、家畜,都是经历了一个品类选择、优胜劣汰、物种进化的过程。单从口感上看,野味虽然稀奇古怪却不一定如想像中美味,如野猪的肌肉纤维明显比家猪粗且不易消化;而狍子、竹鼠、鳄鱼肉等,在烹饪中一般都需要添加很多佐料才能去除腥臊味。
此外,从食品卫生的角度来看,许多野生动物体内含有许多寄生虫、细菌和病毒,如烹调不当,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甚至造成新的人畜共患病的爆发流行。
鱼肉营养成分更接近人体
北大深圳医院的营养师们表示,根据对家禽、家畜和几种野生动物的营养分析比较来看,它们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标上相差无几。熊掌脂肪丰富,其中含有较多的平滑肌和胶原蛋白,但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羊筋、牛筋、鸭掌、鸡腱、猪脚等食物中,也含有同样的成分,只不过它们的外形比熊掌小。营养师们打了个比方,若30只鸭掌与一只熊掌重量相当,那么食客吃完30只鸭掌后摄取到的营养绝不会少于一只熊掌。
在营养学界有种说法,“没腿的比有腿的好,两条腿的比四条腿的好”。意思是说,动物性食品中:鱼类、禽类、畜类的营养价值依次排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吃鱼的人比经常吃猪肉的人患脑血栓、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比率要低。因为鱼肉中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鱼肉中所含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比与人体非常接近,各类营养素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均比较高。与此相反,熊掌中富含的胶原蛋白,反而不易于人体消化。因此,我们可一言以蔽之:鱼肉营养胜熊掌。
(实习编辑:邓婉诗)
您可能还喜欢:
1鸡蛋磕入碗中打散。2丝瓜洗净去皮切条备用。3锅中入油烧热放入蛋液炒好盛出。4锅里留底油放入蒜末爆香。5放入丝瓜翻炒均匀。6加入鸡蛋继续翻炒。7出锅加盐调味即可。8低脂又健康的小菜就可以享用啦。9成品图。10成品图。小窍门我最爱的家常菜,哈哈,小伙伴们也试试吧!
米拉Miira
1鸡翅两面改刀。2冷水下锅焯。3加入葱姜和料酒。4煮出浮沫就捞走。5温水洗净沥干水。6油热下锅煎至两面金黄。7放入葱姜八角。8倒入一听可乐(可乐不要舍不得,才够味)。9倒点老抽来上色。10加入食盐。11倒入蚝油。12扣盖炖煮中小火15分钟(时间看各人锅具,不要烧干了)。13大火收汁。14摆盘,洒上芝麻香葱开吃✅
美食家1924G
1面粉加酵母温水调匀。2揉成面团,静置发酵。3肉馅加入蚝油生抽老抽胡椒粉姜粉八角粉姜末拌匀,期间分次加入料酒搅拌上劲。4切葱花。5姜葱花即入肉馅拌匀。6面团发酵至两倍大。7取出分剂擀皮。8包好小包子入蒸锅。盖盖子二次发酵20分钟。开火。水开蒸12-15分钟关火。隔两分钟开盖子。9松松软软的小笼包出锅了。10装盘。11一起吃小笼包吧!
大蜜呀v
1普通面粉。2加酵母,加温水。3活成面团醒发两倍大。4鲜枣切碎,枣越多就越甜。5把切好的鲜枣放到已经发好的面里。6揉匀。7揉成馒头形状,上锅蒸二十五分钟。8鲜枣馒头松软香甜,如果把水换成奶活面,味道会更好。
雪玥美食家
几分钟就能吃的罐头做法来了。
雪玥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