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收录1711个豆浆菜谱
绿豆清热解暑,然较为寒凉,长期大量食用恐伤脾胃。红枣性温,益气补血。与绿豆联用,或可平衡绿豆之寒凉,补气提神,消暑解热而不伤脾胃。绿豆把豆浆变成淡淡灰绿色,红枣则为之增添些许香甜,别是一番风味。
食·色
自家的糖玫瑰,放着就放着,难得一用。玫瑰纵有千般好,放着亦枉然。总是会忘记,即便是想起来了,也往往懒得用。这日不犯懒,加入豆浆中。玫瑰疏肝理气,绿豆解毒去火,黄豆益气补中。三者联用,想必不错。
食·色
做甜品备的焦糖杏仁,估摸着今后不会再用到它了。就这么吃掉当然也不错,不过,总觉得有点罪过。不如加到豆浆里?——然而量太少。没关系,花生来凑数。。。。莫如说是焦糖杏仁来凑数。那么一点点,淹没在花生豆浆里。喝到嘴里,似乎只是花生的味道,杏仁呢?焦糖呢?不见了。。。。
食·色
为什么都是生豆打豆浆呢?为什么街上的现磨豆浆比较香呢?曾经猜测街上都是用熟豆。这日,清点库存,翻出一包熟黄豆。正好豆浆喝完了。眼珠一转,来个熟豆豆浆。不过,这豆浆机没有干豆功能,虽是熟豆,也还是泡上一泡。熟豆豆浆,乳黄色,没有生豆豆浆那种特殊的也许是叫豆腥味的味道,闻起来确实比较香。。。
食·色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松仁,少少许,原本留着准备膜拜下孟老师的某道马芬。然而,现下看来,遥遥无期。不可久留,索性折进豆浆里。都是熟货,无需淘洗,直接浸泡打浆。甚是省事。而且,用熟制品制作豆浆,甚至可以直接用料理机搅打,省却了熬煮的过程。加热开水,就是热豆浆,凉开水,则是冷豆浆。不过,熟豆豆浆,沉淀比较多,饮用需搅匀。
食·色
玉米季节进入尾声,玉米棒子啃起来有些像磨牙棒。粗粮虽好却不易消化,要嚼到多烂,才不会增加胃的负担呢?这样的玉米棒子最好还是不要啃了,又该如何解决掉呢?山人自有妙计。一起打到豆浆里面,打得细细的,再通过加热糊化,不仅不伤胃,反而会养胃。熟玉米配熟黄豆,玉米香与黄豆香交替呈现。。。
食·色
烤杏仁,用来做月饼馅。一不留神烤过了火,颜色深重,吃起来没什么焦糊味,只是太有碍观瞻,显然不能用了。扔掉?吃掉?好像都不太情愿。忽然计上心来——不如搁进每日的豆浆里,充其量色略深一些,增添一点杏仁味道。不禁“呵呵”——豆浆机似乎就是万能宝,包解决,什么东西都可以。。。。一打了之。
食·色
剩货。都是剩货。近日没完没了的熟黄豆,今日南瓜子,都是剩货。而豆浆机,就是剩货终结站。这早已不知年岁几何的豆浆机,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把所有塞进肚里的东西变成一缸浓浆。南瓜子,如果不变成豆浆,还可以在哪里寻找归路?
食·色
最后一点熟黄豆配上最后一点无着无落的葵花籽,相互支持,走完最后的里程。只不过葵花籽太少,除了静置之后漂浮在表面的一点少得可怜的浮油可以表明它的存在。它的味道完全淹没在熟豆的豆香里。闭上眼睛,那就是一杯纯粹的熟豆豆浆。
食·色
都说秋季要润燥,百合是常荐品。那包鲜百合,虽是真空包装,还是不要无限期地放下去。做过干百合的豆浆,还没玩儿过鲜百合。而找不到去处的东西,就统统扔进豆浆机里。黑黄二豆,益肾健脾。
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