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又称“五味粥”,“七宝粥”,“八宝粥”。相传,此粥与佛祖释迦牟尼有关,因此又称“佛粥”。
据说释迦牟尼遍访印度各山大川,饥渴劳顿,昏倒在地。幸遇牧羊女以野果杂粮熬喂之,而得精神焕发,在菩提树下打坐冥想,终于12月8 日得道成佛。其信徒遂将此日定为成道节,并仿牧女熬粥纪念,名曰“腊八粥”。
中国喝腊八粥的习俗是从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后才有的事。传至清朝,雍和宫熬制腊八粥成为一桩盛典,场面极为壮观。
雍和宫熬粥的锅口径2米,深1.5米,可容米20-30担(每担为60公斤)。腊八粥由10余名身强力壮经过专门训练的厨役熬制。初七一早下令升火,按数下料,粥锅旁里三层外三层站满了人。最里三层,是熬粥厨役、诵经的喇嘛和捧经的众僧徒。余为送粥的太监。熬粥完全烧用木柴,一共熬成6锅。第1锅送太庙、寿皇殿及清宫内、西苑内庙宇佛堂,供祀先祖神佛。第2锅送至帝、后,赐予嫔妃皇子皇孙。第3锅给在京都亲王、寺庙僧徒。第4锅给在京的文武百官和地方大臣。第5锅给雍和宫捧经的喇嘛僧徒。第6锅发给民间百姓。
皇帝吃粥十分虔诚。先亲手将粥供着佛前,拈香跪拜,香尽之后才取回食用。据说,吃了神佛用过的粥,就会得到神佛庇佑,四季平安。道光帝有《腊八粥》一诗:“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节献佛矢心度,默视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妙门,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不过。。。这时候的粥不凉了吗?
佛祖当年吃的粥料无从考究。有很多腊八粥方,此方很家常。即便如此,家中也搜不出菱角和青红丝,想必此粥出自江南?好在腊八粥在其料多,倒不必拘泥于非此不可。菱角换做薏米;青红丝用枸杞,这两者的作用无非是添加色彩,增加粥品的观赏度。迟疑着减少了红糖的用量,而后庆幸,亏得把白糖略去,若是原方足量,这甜度就不是自己愿意消受的了。以后还是作原味的粥吧。
1材料分别洗净好。2锅里入油爆香姜蒜末。3入大葱丝炒香。4入香菇炒2分钟。5入洋葱炒匀。6入彩椒炒匀。7最后放盐,耗油炒匀即可出锅。小窍门注:菌类一定要炒熟哦!以免毒人!
狗窝
1五花肉400克切大块;干豆角100克泡软切段;葱、姜、蒜各5克切片;八角5克;生板栗20个左右;野山菇10朵洗净泡发;食用油两勺;冰糖5颗;盐一大勺;生抽、老抽、各一大勺;料酒一小勺;朝天椒一个切段。2肉块入温水锅滚沸汆烫出血水、浮沫,捞出洗净备用。3沥干水的肉块下锅翻炒出油,捞出备用,油不用。4倒入食用油,加入冰糖,小火熬出糖色,下入肉块均匀上色。5加入葱姜蒜、料酒和生抽翻炒均匀。6换砂锅,倒入肉块,加八角和没过肉块的清水,盖上盖子,中火炖开转小火焖50分钟。7干豆角、野山菇、板栗、老抽入锅,盖盖小火
胡小椒
莴笋,又名莴苣、生笋、白笋、千金菜等。莴笋口感鲜嫩,色泽淡绿,如同碧玉一般,制作菜肴可荤可素,可凉可热,口感爽脆。它还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莴笋含钾量较高,有利于促进排尿,减少对心房的压力,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极为有益。
西马栀子
这次烤虾,配料来个新鲜,不用任何味重的烧烤汁,只用清香的香茅草和柠檬盐。
rosejyy2000
常见甜品
黄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