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皮、肉夹馍配冰峰,是伴随我成长的记忆。从小我就喜欢吃凉皮,至今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冬天的早上,我和同学抑制不住想吃凉皮的欲望,大冷天一早跑去街上,一人吃了一碗凉皮,就是冬天那种常温下的凉皮,不是热凉皮!回来被周围人笑骂我们俩疯了。后来传言卖凉皮的会给调料里加了大烟壳,让人吃了总想吃,于是乎,不再去街边吃凉皮,空闲之余,都在家自己做。
最初都是用差不多对等份量的面粉和水直接和面稀面糊来蒸,这种方法适合用冬小麦磨的高筋粉,做出来筋斗好吃不易断。而后的面粉越来越做不出高筋粉的效果,偶从一饭店老板处得此方,从此就一直用此法这么做凉皮。这也算是我人生中凉皮的一段小发展史吧 ^_^
五一就是用来劳动的,这个小长假,天气不错,吃凉皮恰是时候,于是,劳动一回,把不用洗面筋做凉皮的方法一一详细用图文呈现给朋友们,以完成在这里答应别人的承诺。
1.取适量干面粉,加入少许冷水,用筷子搅拌均匀。
2.加冷水时最好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搅拌至干面粉全部变成很稠的面糊即可。如果无法象图中那样用筷子挑起来,可以再加少许干面粉。
3.将搅拌好的稠面糊,放置大约四十分钟,时间充足的话最好放置1小时以上,这叫排面。黄瓜洗净切丝、莴笋洗净切丝备用,绿豆芽放入烧沸的水中焯一下,倒出控干水分备用。给少许凉开水中加入味精,再倒少许醋,搅拌均匀备用。
4.面排好后,就是破面了,这一步很关键。预备大约八十度的开水适量,或刚烧开的水稍放置也可以。将开水缓缓加入排好的面,同时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转圈搅动。等稠面糊变得比较稀时,换用大勺子搅动。
5.破面时加多少水,加到什么程度算是合适,可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判断。将用来搅面糊的大勺子反面向下,完全深入搅好的面糊中,在面糊中搅动几下,迅速向上拿出来,在勺子脱离面糊那一刻,速度将勺子背面反过来,如果勺子背面面糊均匀,不能清楚看到勺子本身,那说明面糊稠稀正好,如果面糊很快流走,能较清楚看到勺子背面本身,说明水加多了。破好的面糊需要多搅动一会,让里边的小面糊团搅开。
6.将蒸凉皮的专用工具,陕西话叫“锣锣”,清洗干净,一般买的时候都会买两个的,蒸起来节约时间。取蒸锅入适量水烧开,给锣锣底部抹一层薄薄的食用油(防止粘连),倒入适量面糊(倒多少根据锣锣大小),提着锣锣的两只“耳朵”置于烧开的水上,但手不要离开锣锣“耳朵”,准备调整面糊,锣锣里的面糊遇热迅速凝结,这时适时摇动锣锣,让还未凝结的面糊向比较薄的地方流动。调整好后,盖上锅盖,大火烧至锅冒气后,再蒸大约两分钟。
7.揭开锅盖那一瞬间,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或几个大大的气泡,说明凉皮已蒸熟了。遇空气后,气泡会很快消失。
8.准备一个比锣锣大两圈的盆,放置半盆冷水,提着锣锣的耳朵,将蒸好的凉皮连同锣锣放于冷水,目的是冰着让迅速降温。如果蒸锅里的水变少,每次蒸出来一个后根据情况可加水烧开,再蒸下一个。
9.另一个锣锣抹上油,倒入面糊,放入水烧开的蒸锅中,转动锣锣,调整面糊,盖上锅盖。放置在冷水里冰着的也差不多好了,用手顺着锣锣的边沿提起揭下凉皮,完完整整的一整张耶。
10.蒸好的凉皮从两边对折,切条,入碗,放上黄瓜丝、莴笋丝、绿豆芽,调上香油、芥末油、麻汁、事先调配好的味精醋水、酱油,喜欢吃辣的话淋上红辣椒油,或老干妈,搅拌搅拌~~~~开吃!!!要再配上个肉夹馍,五月这天气,再来瓶冰峰,哇哇,这才叫恣呢
这个还是在咱们这个网站上学习的。。简单。好吃。。呵呵。。(原创作者看到后告诉我,我会把您的连接复制上。感谢分享)
andrew1984
1葱、红椒切丝、放少许盐在鸡蛋里打匀。2锅热放油,倒入蛋液,待蛋成形盛出备用。3锅入少许油,大葱倒入大火快速翻炒略变色。4倒入炒好的鸡蛋,红椒丝,加少许蚝油炒几下,出锅即可。
狗窝
1银耳、莲子、百合、红枣、枸杞泡发。2银耳切掉根,切小块。莲子剔芯。全部材料洗净,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放入银耳、莲子大火煮半小左右之后加入枸杞、百合。红枣冰糖,煮到银耳彻底变浓稠即可。
狗窝
1所有原料。2锅内加入清水,放入洗净的山楂,乌梅,甘草。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4之后加入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煮好的汤滤渣就好了。5待凉后放冰箱冷藏,就可以喝了。
狗窝
这个汤到底该叫啥名呢?我一时也想不出来。暂时就叫它猪骨腊味冻豆腐汤吧!因为里面有两种腌制腊味!我一直觉得有人有时吃东西很怪!总是说一些很奇怪的做法!让我一头雾水!做好后飘出咸鱼的香味,又有点腊肠的味道!喝起来吧咸鱼味道大一点!<人家就是好那口鱼>
狗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