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腐,顾名思义就是用豆子和蔬菜做成的一种食品。菜豆腐是一种家常的菜,既可当菜还又可当饭。
很久没有吃过菜豆腐了,心中也快把它的味道淡忘了,但骨子里对它的牵挂总还是有的。
记忆里关于菜豆腐最深的印象是在老家农村上学的时候吃过的菜豆腐,那时候还有生产队,平时的吃食无非是地瓜玉米类做成的煎饼和窝头。
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随心所欲的吃上几个白面大饽饽,但仅限于愿望。每天不到放学肚子就饿的咕噜噜的叫,放学后跑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掀锅盖,看看做的什么吃食,其实无非就是煎饼窝头和咸菜。
但有一天家里做了一顿菜豆腐,就是用野菜和豆面和在一起煮的稠稠的,盛到碗里就着咸菜吃。吃到嘴里沙沙的散散的,哎呀,那个香啊。很多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也觉着那时的那一顿菜豆腐为啥那么香啊,唉,那时候生活条件差啊,能见到叶菜和豆面就够奢侈的了。
现在再按照当时的做法做那种菜豆腐的话,我估计也吃不下去,缺盐少油的谁会吃呢。但,那时候这种菜豆腐也是不会经常有的。有时候儿子挑食我就说爸爸小时候怎样怎样,但细想起来时代不同了,那时候父母也是想给我们多做点有营养的饭菜,可那时哪有啊。
昨天突然就想吃菜豆腐了,不是嘴馋,主要是想不起它的味道心中像少了些什么。说实话我没有做过菜豆腐,以前都是父母做了我来吃,但父母年纪大了该是我来做给他们吃了。那就自己做次试试,勾引下那记忆里的味道,一个家的味道。
家里以前的做法是把黄豆泡上一天后去皮,用刀把豆粒剁成细末,这样做出的菜豆腐吃起来是“沙沙”的口感,特香。但我有料理机啊,那就偷回懒用料理机处理豆粒好了。油嘛还是按照家传用大油,没有大油就用肥肉自己炼油。
1.把提前泡好的黄豆去皮。
2.把去皮的黄豆按1:1的比例加入清水后放入料理机的容器杯里。
3.用料理机把黄豆打碎,不要时间太久,没有大的颗粒即可。
4.打好的豆浆,有少许的颗粒。这样做出的菜豆腐吃起来是“沙沙”的口感。
5.叶菜择洗干净,可用油菜、白菜或其他的叶菜。
6.把叶菜用开水焯水,去掉叶菜的青甘味道。
7.把焯水的叶菜攥干水分后切碎备用。
8.锅里放大油,没有大油可放几片肥肉用小火炼油。
9.放入葱花、姜末或几粒红辣椒段,爆香。
10.倒入打好的豆浆。
11.炉子开小火,用铲子慢慢翻炒,防止糊锅。
12.直至豆浆炒制微干,发黄。
13.倒入切好的叶菜碎。
14.小火翻炒,加少许精盐后炒制发干即可出锅。
血类可以去掉人体内的杂尘,所以久不久我都会买些鸭血、猪血来煮煮,而且煮成的血块称为血豆腐,口感软,小孩很喜欢。
容氏家族
有句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在喜欢做饭的我们身上太恰当不过了。每当添置一件厨房用具我都会这样鼓励和安慰自己。这个石锅就是如此! 常在公司楼下吃正一味的泡菜汤,里面有豆腐的。做这个汤的时候本来想做传统的泡菜豆腐汤,结果冰箱里的那块豆腐早于自己的保质期就变酸了,很无奈。决定用鱼丸和培根来做,算是我的私家菜吧,味道鲜美做法简单。味道容易撑握,都是原滋原味的东西,主要借用泡菜的自然味道不用再填太多辅料的。 做饭不用那么多规矩,尝试变化是件有趣的事情。
依然七月
大家也许要问豚汁是什么?其实就是一款日本最有名的味噌汤,但一般在冬天食用,食材丰富,对身体也非常健康。懒得烧菜就一锅煮了,反正做不好也做不坏,汤和菜都有了原本里面的材料是有胡萝卜,白萝卜,但是我们中国人现在对胡萝卜与白萝卜同煮有异议,所以,我换了些材料,把白萝卜改成了土豆。
草月
1所有材料。2鸡蛋打散,胡萝卜,小葱切细丝。胡萝卜小葱放肉泥里搅拌,再加少许盐,鸡精,胡椒粉蛋液拌匀。3平底锅刷油。4倒入蛋液摊成薄薄的蛋饼。5......6拌好的肉泥平铺在蛋饼上。7上面铺上紫菜,再来一层肉泥。8然后把蛋饼卷紧放蒸锅大火蒸。920分钟即可出锅,稍冷却切片摆盘。
贝壳0703
周末做了一次蓝莓蛋挞,用飞饼皮版,蓝莓酱放的太多,烤时往外溢,看来下次要少放。弄得四周都是蓝莓汁,过于甜腻。做蛋挞剩了两个蛋清,于是就瞎鼓捣了苹果麦芬。方子是抄自由JM的,感谢!
76小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