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的肝脏中,脂肪占肝脏总重量的3%~5%,如果超过5%,则属于病理状态,即脂肪肝。目前,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根据“胁痛”、“痰痞”、“瘀血”等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中医认为,脂肪肝的核心问题是脾虚,而脾虚又导致肝气反侮伤脾。
病根在脾虚
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无不与脾虚密切相关。
引起脾虚的原因主要包括饮酒过量、膏粱厚味、贪逸恶劳等,或素体脾虚失运,加之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
中医理论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痰浊阻于血脉,影响气血运行,血行不畅可致血瘀,日久影响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导致津液停滞成痰,最终痰瘀互结。
同时,脾运化水湿的功能虚弱,易致水谷不化,痰湿蕴结,或湿困化热,久则气血痰瘀阻肝络,形成“肝积”。
内外兼治用贴敷
脂肪性肝病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其中,单纯性脂肪肝多表现为肝郁脾虚和肝郁气滞,脂肪性肝炎多表现为湿热瘀毒蕴结,脂肪性肝硬化多为肝络瘀阻。
由于脾虚贯穿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整个过程,因此治疗以健脾益气,顾护脾胃为主。随着病情发展及患者体质的变化,又会出现血瘀、痰阻等情况,加以健脾疏肝、祛湿化痰、活血化瘀和清热利湿等不同治法。
由于脂肪性肝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在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的基础上,采取内服、外敷、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干预的治疗方法。
内服代表药主要是健脾疏肝丸,其功用为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外敷中药有健脾疏肝贴、清热解毒贴、活血化瘀贴等。
肝郁脾虚型的单纯性脂肪肝,临床多见胸胁胀满、纳呆脘闷、大便溏软、舌淡、苔薄黄、脉弦细等症状,因此适合选择健脾疏肝贴。肝胆湿热型的脂肪性肝炎,临床多见肝区胀闷、口干口苦、小便黄赤等症状,这类人群适合用清热解毒贴。对于脂肪性肝病病程较久,出现瘀血阻络,肝区疼痛较为明显,舌暗有瘀斑的患者,活血化瘀贴最为适宜。
食疗茶饮防治脂肪肝
由于脂肪性肝病与饮食及好逸恶劳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最好方法。
下面介绍一个常用的治疗脂肪性肝病的验方:菊花、生山楂、白梅花、决明子,各取3克左右,泡水代茶饮。
轻度脂肪肝的早期阶段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肝细胞的脂肪化尚且是可逆的,只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相应治疗,多半可以恢复正常。还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芹菜黄豆汤。鲜芹菜100克,洗净切片,黄豆20克,用水泡胀。锅内加水适量,黄豆与芹菜一同煮熟后食用,一日一次,连服三个月,效果颇佳。
海带绞股蓝汤。海带丝50克,绞股蓝50克,泽泻20克,草决明20克,生山楂30克,加水适量煎服,一日一剂,连用3~6个月。
以上内容仅授权想做菜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您可能还喜欢:
芒果品种繁多,买了几个芒果熟的程度很好,随意做个花朵果盘吧。
putimama
1热干面一包。2料包备用。3料包粉一包备用。4锅里加水烧开放入热干面煮开捞出。5热好剩莱备用。6热干面放在碗里加上自己爱吃的莱。7拌匀即可。8成品图。
美食家3998N_bkoa
1鲜虾去壳去虾线洗净。2虾仁开背。3洋葱洗净切细备用。4芹菜洗净切段。5锅中热油放入虾仁。6翻炒至变色。7加入适量蚝油炒匀后盛出。8锅中底油放入芹菜段。9放入洋葱,大火快速翻炒。10少许盐调味。11放入炒过的虾仁。12快速翻炒均匀即可出锅。13成品。14成品。15成品。
_蒍鉨变乖々
简单美味,健康营养。下饭菜。
兰杏梅
1鸡蛋加1/2匙盐打散。2加入1.5倍温水,过滤后覆盖保鲜膜并扎几个孔,大火蒸12分钟。3锅中加入植物油,放入肉末炒至变色后加入青椒末。4加入1/2匙盐,生抽,蚝油,炒匀后加入水淀粉煮开,关火撒葱花。5肉末淋在蛋羹上即可。
髅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