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在营养学上又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近年来,糖逐渐成为“甜蜜的负担”,因摄入过多糖导致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美国专家曾在《自然》杂志上公开提出,糖是历史上最大的公共健康危机;它好比另一种烟草,摄入多了如同慢性自杀。值得欣喜的是,美国医学专家近日发表在《肥胖》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只要10天不吃糖,人体就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戒糖十天,血压、胆固醇都好转
美国加州大学儿童内分泌科教授罗伯特·拉斯汀博士选取了43名肥胖儿童,进行了一项持续10天的试验。在这段时间里,研究者尽可能地去除了受试儿童饮食中添加的糖(包括有甜味的蔗糖和面食中的淀粉等多糖),比如用酸奶代替甜面包和点心、用水果代替薯条等。试验结束后,孩子们的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降低了,糖耐量(人体分解糖的能力)则有所升高。这说明,糖对人体的害处是可以逆转的。
大量证据表明,糖摄入多了,会导致“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诱发心脏病,招来糖尿病,还会增加患脂肪肝、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等疾病风险。这项新研究无疑给人们带来希望。拉斯汀博士指出,尽管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据,但相信这一效应在成年人身上同样会显现。不过,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儿童医院的一位专家也指出,减少糖摄入仅仅是改善健康的一部分,控制脂肪摄入、多吃植物性食物、坚持锻炼等同样重要。
三类隐形糖不得不防
世卫组织曾就糖摄入量指南草案公开征询意见,草案建议成年人每天糖摄入量应控制在当日摄入总能量的5%左右,约25克。但一项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每年会吃下19.6千克的糖,相当于每天吃50克,是世卫组织推荐量的两倍。
如今,许多人会有意识地减少糖果、甜点和甜饮料等的摄入。然而,生活中有许多“隐形糖”,吃起来并不甜,但更加值得警惕。其一,薯片、虾条等膨化食品以及速溶咖啡、芝麻糊等调制饮品,是“添加糖”最大的藏匿者。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糖,却不含膳食纤维,无法抑制血糖上升。其二,饼干、面包以及蛋糕中,也含有糖。比如每百克面包中约含10~20克糖,还不算本身的淀粉含量。其三,在中国饮食中,糖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调料。比如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含糖25~30克,一份红烧肉约含40~50克,而加工肉制品和番茄沙司、烧烤汁等调味酱里,也藏着不少糖。
控糖,不同人群各有侧重
健康的成年人。要对“隐形糖”加以防范。学会看加工食品的标签,看看每百克含糖量有多少。如果白糖、砂糖、蔗糖、果糖、糊精等含量较高,最好不要买。
特别爱吃甜食的人。应该从转变观念开始,主动减糖,每天少吃一种含糖食物,或者选择替代品,比如用水果代替甜点、用蜂蜜代替白糖,同时做菜时少放或不放糖,享受菜的原味。
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异常的人群。除了科学吃主食、减少糖摄入外,还要避免一些误区,比如随意用瓜子等零食充饥,过分迷信无糖食品等。不少宣称“无蔗糖”的产品中,可能含有淀粉、糊精、油脂等配料,吃完后同样会升高血糖。
儿童。家长要限制他们吃糖的次数和数量,包括巧克力和烘焙食品;让孩子少喝果汁、可乐等甜饮料。▲
您可能还喜欢:
1筒骨冷水下锅加入料酒,焯烫出血水后捞出冲洗干净。2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滚刀块,红枣洗净一起放入砂锅中。3放入洗净的筒骨。4加入适量的清水。5大火煲开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左右。6出锅前再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7成品。8成品。
_蒍鉨变乖々
同一尺寸的蛋糕模具,方形的比圆形的要大许多,今天用10寸方形模具做的戚风蛋糕比圆形模具做的增加了1/2的材料。蛋糕体积大,采用低温慢烤,成品表面平整、不开裂,内部组织蓬松、细腻,营养美味。
美食诱惑馋猫
1准备材料。2圣女果,胡萝卜切片。3牛腩切块入锅过滤一下。4油锅烧至六成熟倒入玉米油,倒入牛腩,生姜几片。5加入一勺老干妈辣椒酱大火快速翻炒。6加入适量清水。7牛腩装碗中,入高压锅大火蒸30分钟。8倒出来,加入圣女果。9加入芹菜大火烧5分钟,加入少许盐。10装碗中,成品图来一张。
逝去的爱情
清蒸奥尔良鸡翅,加土豆打底,肉是肉,素肉搭配更美味。
四月豆
1前腿肉剁碎。2加入配料搅拌均匀,搅上劲一边加入少许姜汁水一边搅拌。3最后加入葱盐搅拌均匀即可。4包饺子。5成品。6加入清水煮沸点三次冷水就熟了。7成品。
甜甜mi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