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本是备受营养学家推荐的健康食物,但最近媒体曝出的“麻醉鱼”事件,让不少消费者对是否还能放心吃鱼产生疑虑。
对鱼麻醉是常态?
报道称,在北京某水产市场,暗访记者不止一次看到有人将不知名液体倒入装有活鱼的水箱,约10分钟后,鱼被麻翻捞出,肚皮朝天,除了嘴巴偶尔张一张,身子一动不动。卸鱼的工人对此见怪不怪,称鱼只是麻醉了,“没事,过一阵儿就好”。记者在现场找到遗弃药瓶显示,鱼贩所用的不知名液体应当是一种名为“丁香油水门汀”的麻醉剂。
水产市场摊主透露,由于一些鱼比较好动,长途运输和装卸时易受伤,受伤后则可能造成活鱼死亡,进而令鱼价大打折扣。比如,活青斑鱼价格每斤50~55元,如果死了,1斤的价格连10元都卖不到。对活鱼进行麻醉,减少活鱼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这是鱼贩们通行的一种做法。
“丁香油水门汀”安全性较高
“丁香油水门汀”究竟是有什么作用,能否用于活鱼?食品安全博士钟凯解释说,记者在药瓶上看到的“丁香油水门汀”是商品名,它其实指的是丁香油和水门汀两种东西。其中,丁香油是从丁香的花、茎、叶中提取的挥发性油脂,含有可起到麻醉作用的“丁香酚”成分;水门汀是一种粉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锌和松香;两者合在一起变成膏状,可用于补牙。虽然丁香油和水门汀要分开包装,但瓶身上都标有“丁香油水门汀”的商品名,事实上,鱼贩使用的药物应当是“丁香油水门汀”中的丁香油。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舜胜告诉记者,麻醉剂用于活鱼运输不算新鲜事,在其他国家也很常见。一方面,鱼离水后可能因剧烈挣扎导致死亡,或是造成体表受伤,导致感染鱼病;另一方面,运输过程中鱼的密度较大,水少缺氧也易使活鱼死亡。合理使用麻醉剂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丁香油一般作为麻醉剂使用是安全的,其代谢快,挥发性强,因而在鱼体内的残留也非常少。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JECFA专家委员在1980年发布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终生每天摄入0.15克丁香酚不会有任何问题。在我国,丁香酚、异丁香酚等丁香提取物属于合法食品添加剂,可直接在食物中使用,且不限定添加量。
掌握剂量是关键,应立法规范
任何药物的使用都需要有剂量的限制,特别麻醉剂,用少了效果不够,用多了可能造成鱼的死亡。陈舜胜说,麻醉剂量需要严谨实验,与鱼大小、水箱密度、水的温度等多因素有关。钟凯举例说,比如舌鳎鱼,如果水里的丁香酚浓度大于每升80毫克,麻醉后需要立即进行复苏,否则几分钟后鱼就会死掉;但在每升40~80毫克的浓度下,复苏时间可以推后很多。但现在大部分鱼贩来说在使用时,都凭经验和感觉。
澳大利亚、智利、芬兰、新西兰、日本等批准使用丁香酚麻醉活鱼的国家不同,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法规,钟凯认为,在不影响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如能合理使用麻醉剂,有利于渔业生产、丰富市场供应。当务之急是从制定法规入手,选几个已经被国际上广泛实践验证的、安全性高的品种,引导合理使用,才能真正把鱼的安全管起来。其实,买活鱼时,一般选择活蹦乱跳的就可以了。
以上内容仅授权想做菜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您可能还喜欢:
在那几天,为何会痛经呢?在中医学上认为痛经是因为女性在月经期间体内的气血遇到了运行不畅、气血虚亏导致的疼痛,跟一些女性朋友平时喜欢吃生冷食品和刺激性的食物等有关系。 既然是气血不畅导致的不舒服,自然要用活血化瘀的食物来缓解。牛奶营养丰富,还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生姜,性温热,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等功效;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红糖,主要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这几样食材有一个共性:温热,以活血化瘀,驱寒助阳为主要功用。 虽说药补不如食补,但食疗不能等同于治疗,如
眉记:
1筒骨冷水下锅加入料酒,焯烫出血水后捞出冲洗干净。2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滚刀块,红枣洗净一起放入砂锅中。3放入洗净的筒骨。4加入适量的清水。5大火煲开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左右。6出锅前再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7成品。8成品。
_蒍鉨变乖々
同一尺寸的蛋糕模具,方形的比圆形的要大许多,今天用10寸方形模具做的戚风蛋糕比圆形模具做的增加了1/2的材料。蛋糕体积大,采用低温慢烤,成品表面平整、不开裂,内部组织蓬松、细腻,营养美味。
美食诱惑馋猫
中午老婆下班回家吃饭,懒爸爸随手找来了一个土豆和朋友从紫金寄来的纯手工手打猪猪丸。
鸿宇爸爸
1食材,上海青,鸡蛋。2起锅放少许油先把鸡蛋煎熟。3煎熟的鸡蛋盛出。4锅中放油再下入青菜。5青菜炒变色后加入荷包蛋。6放生抽,蚝油,盐,糖提鲜加入热水烧煮片刻即可。7成品!8成品,下饭美味!
柠檬小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