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别名:河蟹、毛蟹、稻蟹、中华绒螯蟹、横行介士、无肠公子。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谚。它不但味美,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
根据产地可分为河蟹、江蟹、湖蟹三种。河蟹以河北、天津产的最为著名,江蟹以南京产的最好,湖蟹以江苏常熟阳澄湖、山东微山湖产的品质较好。螃蟹盛产在8~9月,特别是高梁红时是吃蟹的最好时节,有“七尖八圆”之说。螃蟹的头胸甲呈圆形,褐绿色,螯足长大且密生绒毛,频足侧扁而长,顶端尖锐,螃蟹肉白嫩,味鲜美。
营养成分(100克)
热量103.00千卡,蛋白质17.50克,脂肪2.60克,碳水化合物2.30克,维生素A389.00微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28毫克,尼克酸1.70毫克,维生素E6.09毫克,钙126.00毫克,磷182.00毫克,钠193.50毫克,镁23.00毫克,铁2.90毫克,锌3.68毫克,硒56.72微克,铜2.97毫克,锰0.42毫克,钾181.00毫克,胆固醇267.00毫克。
营养分析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跌打损伤、筋断骨碎、瘀血肿痛、产妇胎盘残留、孕妇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为好。
2.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风寒感冒未愈、宿患风疾、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
3.月经过多、痛经、怀孕妇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食物相克
螃蟹不可与红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红柿、香瓜、花生、蜗牛、芹菜、柿子、兔肉、荆芥同食。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
食用提示
每次约80克
食用指导
1.在煮食螃蟹时,宜加入一些紫苏叶、鲜生姜,以解蟹毒,减其寒性。螃蟹可以用来蒸、煮、炸或制小吃馅心。
2.蒸蟹时应将蟹捆住,防止蒸后掉腿和流黄。生螃蟹去壳时,先用开水烫3分钟,这样蟹肉很容易取下,且不浪费。
3.买回螃蟹后不用水冲洗,放入干净的缸、坛里,用糙米加入两个打碎壳的鸡蛋,再撒上两把黑芝麻将蟹盖淹没,然后用棉布蒙住缸口,使空气能流通,但又不能使蟹见阳光,这样养3天左右取出,由于蟹吸收了米、蛋中的营养,蟹肚即壮实丰满,重复明显增加,吃起来肥鲜香美。
4.蟹易动风,故不易冷食。另外死蟹不要食用。
食疗作用
1.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
2.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
3.对于淤血、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文献选录
中国食蟹的历史悠久,《逸周书.五会解》、《周礼.天官.疱人》中均有记载。
唐.孟诜:蟹,主散诸热,治胃气,理筋脉,消食。醋食之,利肢节。
《随息居饮食谱》:蟹,甘咸寒,补骨髓,利肢节,续绝饬,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爪可催产,堕胎。《本草经疏》:跌打损伤,血热瘀滞者宜之。
《本草衍义》:此物极动风,体有风疾人,不可食。《本草纲目》:蟹不可同柿及荆芥食,发霍乱,动风。《本草经疏》:脾胃寒滑.腹痛喜热恶寒之人,咸不宜服。
《本经逢原》:蟹与柿性寒,所以二物不宜同食,令人泄泻,发症瘕。
《随息居饮食谱》:蟹,多食发风,积冷,孕妇及中气虚寒,时感未清,痰嗽便泻者,均忌。反荆芥,又忌与柿食,误犯则腹痛吐利。《别录》:蟹爪主破胞堕胎。《本草纲目》:蟹爪堕生胎,下死胎。
(实习编辑:巫景铭)
您可能还喜欢:
生蚝和五花肉一起煲,好吃又营养。
草莓
1食材:毛豆、黑木耳(已提前泡发清洗)、佛手瓜。2将毛豆剥壳淘洗干净。3将佛手瓜清洗一下、去皮。4放在案板上切开去核。5切成片。6将毛豆下入沸水锅中焯开,8分钟。7再合入黑木耳焯开,捞出。8起锅倒油烧热,下入切好的佛手瓜和焯好的毛豆、黑木耳翻炒翻炒。9然后,加适量的生抽。10加适量的盐。11加适量的味精。12调味炒匀即成。
花鱼儿
1鸡蛋磕入碗中打散。2丝瓜洗净去皮切条备用。3锅中入油烧热放入蛋液炒好盛出。4锅里留底油放入蒜末爆香。5放入丝瓜翻炒均匀。6加入鸡蛋继续翻炒。7出锅加盐调味即可。8低脂又健康的小菜就可以享用啦。9成品图。10成品图。小窍门我最爱的家常菜,哈哈,小伙伴们也试试吧!
米拉Miira
这个季节,萝卜慢慢下来了,今天用红白萝卜和豆腐包饺子,没想到这么好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红•宏
1食材:野山笋、臭豆腐。2将野山笋拆开包装,放在案板上切成滚刀块。3将臭豆腐撕开包装,放在案板上切成三角块。4起锅倒油烧热,下入切好的臭豆腐煎至微微发黄。5接着,合入切好的野山笋,加适量的清水。6加适量的酱油。7加适量的盐。8加适量的零卡糖。9调味烧煮开。10然后,烧煮至汤汁差不多了,加适量的味精。11翻匀,即成。
花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