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不乏百岁长寿老人,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70岁时写了“千金要方”,100岁时写下了“千金翼方”流传至今的世界医学名著。他百岁后仍然热心为他人看病。直至142岁逝世。
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祯教授83岁时完成了“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论著。
我国著名的画家、艺术大师齐白石在95岁时还坚持国画创作。
我们身边倍受崇敬的老前辈,我国生物化学家,营养学的先导者,衰老生化的奠基人郑集教授在他高龄80-90岁时,还独自编著出版七种专著,其中获奖三部。科家论文56篇。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9名,培训教师10多人。收录入1991年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及1993年“美国人物传记社名人传略”,并在1995年获得英国国际人物传记中心颁发的荣誉证书,奖励郑老在中国生物化学教育的卓越贡献。现已105岁的郑老仍在为之奋斗了八十多年的营养教育、科研工作上耕耘不止。
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很多,除遗传、环境因素外其生活方式膳食营养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从长寿地区的调查结果来看: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我国广西巴玛县每10万人中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06.7人,成为有名的长寿地区。老人们以玉米为主食,辅以各种豆类、红薯和大米,用火麻油作烹调油(亚油酸占53.2%,亚麻酸占23.2%)此外,他们吃各种野菜、野果及水果如番石榴、柚子、牛奶果(维生素C含量高达230mg/100g)。
我国另一长寿地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长寿老人主要食物是牛肉、羊肉、鲜奶、酸奶、奶油、鸡蛋、面粉,一年四季水果不断。
南美洲厄瓜多午的比尔卡班,长寿老人每10万中有372人,他们每日摄入热量1200kcal,食物中主要有牛奶、羊奶、土豆、西红柿、面粉及各种水果。
前苏联格鲁吉亚地区,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39人,老人们每日摄入热能2000-3000kcal,其主要食物有奶制品、小麦制品、玉米面和水果等。从上面一些长寿之乡的调查看,长寿老人的膳食各有特点,饮食习惯不同,但总括起来长寿老人的饮食特点有:
1、膳食热能不高,有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脂肪少,无机盐、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充裕,满足人体需要。营养素的合理是因他们平衡膳食。老人们的膳食结构的特点是:多量的奶、适量的禽、鱼、瘦肉,少量的蛋、肝等。主食定量,有粗粮、杂粮。还有大量新鲜蔬菜、水果,此外还常吃一些坚果、菌藻类等。
2、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3-5餐有规律。按时定量进餐。饮食有节、食量得当,不过饥过饱,每餐七、八分饱,忌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不挑食、不偏食,都是少盐、少糖、少脂肪,多为清淡食物。
3、精心调制、烹调,各种食物有粗有细,荤素搭配,饮食柔软易消化吸收。
4、在各长寿之乡还有许多养生名言及有益民谣:如“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多吃蔬菜少吃肉、粗米淡饭能长寿”,“夜饭少一口、能活99”。“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等。
以上注意饮食营养,饮食卫生,饮食有节,合理搭配等是长寿老人的膳食要点,都是人们多年来总结的长寿老人的饮食规律和养生经验,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朱俊睿)
您可能还喜欢:
美味的炸猪肉,加入番茄酱摇身变成糖醋里脊,美味下饭,小孩子的最爱!
四月豆
1备好食材,豆角洗净去头尾揪成段。2猪肉切片,葱切碎。3油烧热,下入豆角炒匀。4豆角炒稍焉用铲子铲向一边,放入猪肉片炒香。5肉变色加生抽、花椒粉、葱花炒香。6炒一会。7加水,加盐、鸡精,盖盖炖。8至汤没豆角肉熟了。9成品。
金凤栖梧
刺老芽味道香甜、清内醇厚、野味浓郁,是著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誉为“野山菜之王”。刺老芽可以生吃,炒着吃,蘸酱吃,做汤,做馅。今天分享一道刺老芽炒鸡蛋,刺老芽味道清香,味道鲜美,炒鸡蛋别有一番风味。
红•宏
1蒜用捣蒜器捣成蒜蓉备用,锅中放入40克油,七分热后改小火,放入蒜蓉。2煸炒至金黄后,倒入适量酱油,稍炖10秒后放入少许鸡精,关火,出锅。3将煸好的蒜蓉淋到备好的海参上面,放入到上汽的蒸锅中,蒸5分钟及可。
晓芹海参_gKUNyh
1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厨师机 内,然后启动搅拌程序。搅拌至两面表面光滑有弹性。2加入黄油。3再搅拌至面团能拉开光滑面膜即可。4然后将面团揉成光滑的面团。5放入不锈碗里面。以室温30度 ,湿度75%,盖上湿布发酵50分钟 ,即成甜面团。6将面团分割成60克/个,分别滚圆,盖上湿布松弛20分钟 。7将面团按压排气,底部包紧,裹成圆形。将包好的面包放入烤盘,以温度30度,湿度75%,发酵50分钟,放入烤箱,底部放一碗开水。8放入42升的格兰仕烤箱,以上火200度,下火180度烘烤13分钟即可,每家烤箱的品牌大小不
逝去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