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视网膜黄斑病变(AMD)是澳大利亚50岁以上成年人视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吃过量牛、羊肉等红色肉类会增加患这一病症的风险。
红肉致病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眼科研究中心科学家1990年挑选6734名58岁至69岁的健康人参加实验。他们历经4年,观察、记录受试者的饮食情况,主要是肉类摄入情况。
2003年至2006年,研究人员跟踪调查受试者是否出现老年性视网膜黄斑病变。结果发现,1757人出现病变,其中1680人为早期,77人为晚期。
研究人员把每人每天正常食用红色肉类的量定为一份,结果发现,与每周吃红肉少于5份的人相比,吃10份红肉甚至更多的人患黄斑病变的风险高47%。
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流行病学杂志》。实验负责人伊莱恩·宗说:“实验过程中,四分之一受试者每周至少吃10份红肉。吃意大利腊肠和欧式香肠对黄斑病变的影响比新鲜红肉大。”
她说,这是研究人员首次详细研究吃肉与早期黄斑病变的关系。
着重预防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肉对患老年性视网膜黄斑病变的几率影响不同。”
“大量食用红色肉类可能是出现早期黄斑病变的特殊影响因素,”报告说,在一定人群中,这种饮食习惯可能诱发其他致病因素,增加患病风险。
伊莱恩·宗说,过量摄入红肉增加患黄斑病变几率是因为,红肉会促使有害视网膜的物质增多。
老年性视网膜黄斑病变是一种可致视力衰退的视网膜病变,治愈率较低,早期防治很重要。这种病多发于50岁以上年龄层。患者眼部新生血管渗出液体,产生疤痕组织影响视力。
这种眼病是澳大利亚人视力衰退的主要原因。5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人中,七分之一出现黄斑病变。在英国因这种病失明的人数高达50万,并逐年增加。
科学家建议人们少吃红色肉类,预防黄斑病变。
仍存疑点
研究发现,每周吃3.5份鸡肉有助预防黄斑病变。与每周吃1.5份鸡肉的受试者相比,吃鸡肉多的人视力衰退几率低57%。鸡、鱼、虾等属于白色肉类。
但澳大利亚皇家眼科医学院对这一发现持保留态度。医学院一名发言人说:“目前的研究证据不足以用于向公众提供建议。”
澳大利亚“蓝山眼科研究”项目曾发现,摄入锌有助防治老年性视网膜黄斑病变。摄入较多锌的人患这一眼病的几率明显较低。
基于这一研究结论,澳大利亚肉类及家畜公司对红肉致病说提出质疑:“饮食中的锌大多来自红色肉类。人体从红肉中摄取的锌远多于从蔬菜、乳制品、面包和谷物等所摄取的锌。”
(实习编辑:万文娟)
您可能还喜欢:
美味的炸猪肉,加入番茄酱摇身变成糖醋里脊,美味下饭,小孩子的最爱!
四月豆
1备好食材,豆角洗净去头尾揪成段。2猪肉切片,葱切碎。3油烧热,下入豆角炒匀。4豆角炒稍焉用铲子铲向一边,放入猪肉片炒香。5肉变色加生抽、花椒粉、葱花炒香。6炒一会。7加水,加盐、鸡精,盖盖炖。8至汤没豆角肉熟了。9成品。
金凤栖梧
1准备好梅干菜,清洗干净。2泡两个小时。3沥干水分。4起锅烧油。5下入梅干菜和干辣椒翻炒均匀。6加八角和香叶,炒出香味,盛出待用。7准备好五花肉。8起锅烧水,五花肉煮至筷子能插入肉皮(加料酒和姜片)。9捞出,晾干水分,肉皮抹上白酒,晾干。10用牙签叉满小洞。11起锅烧油,油三成热时,下入煮好的肉炸香,肉皮朝下哦。12炸至肉皮起泡。13捞出,快速放入冰水中,泡一个小时(肉皮起泡的关键)。14捞出沥干水分。15切片。16肉皮朝下,摆入碗中,加盐、鸡精、蚝油、糖调味。17上面放上之前炒好的梅干菜,淋上米酒。18
芊芊_DOkzbcaviraI
1准备好食材:如图所示。2将紫米饭,菠萝粒,拌饭料,沙拉酱拌匀。3拌好的米饭。4将米饭装入模具中,稍微压实。5做好的饭团。6成品图。7成品图。
琪_feXjZ8E2
早餐的好伴侣,相信每个家庭都会有几瓶不同口味的果酱,换着花样吃。果酱别再买了,现在一年四季,市场上各种新鲜水果都有,物美价廉的时候多买点自己做果酱,最大的优点是无任何添加,不含色素、防腐剂以及发色剂等任何化学添加,味道纯正,货真价实,孩子吃得放心又安全健康。而且做法简单,一看就会,酸酸甜甜,开胃健脾。
大海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