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吃豆。
美国的法布里和贝瑞曾写过一本叫《豆豆豆*38种豆子的美味关系》,书中有各种常见、罕见的豆子,在变幻的组合中成为一道道美食。巴西人的日常主食则是黑豆饭,尼泊尔人每天都在吃不同做法的豆汤饭,从贫民到富人,甚至有人说:在尼泊尔,你不可能吃到同样的两份豆汤饭!纳豆,唐朝时传入日本,如今成了从日本旅行回来的国人带给亲朋的必备伴手礼之一。
对豆类的极致的运用与制作,还是在中国。
“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在人们长久的劳作生活中,豆类被提到了越来越高的位置。豆子,不仅仅作为食材,中医、中药学也总结出了各种豆类的药用价值,一些有关豆子的方剂流传至今。最有名的应该属“三豆饮”。
《世医得效方》载:“三豆饮治天行疹豆,活血解毒。或觉乡井有此证,预防之则不染。”坊间则传三豆饮出自春秋时期的扁鹊,不过梁秋实说:“三代以上的事情多不可考。”就不必纠结了。
“赤小豆、黑豆、绿豆(各一升)甘草(半两)”是三豆饮最初的配方。
赤小豆有“疗寒热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的功效。现在人们常将赤小豆与红豆弄混,《本草纲目》中对此有一段说明:“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此豆,指的就是赤小豆了,而稍大而鲜红者,是常见的红豆。
黑豆,在《本草纲目》中称作“黑大豆”,李时珍认为黑大豆“煮汁饮,杀鬼毒,止痛。”饥荒的年代,黑豆也被用于救荒济饥的重要粮食。
绿豆,因”绿“而得其名。”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夏日酷暑,喝上一碗冰镇的绿豆汤,过瘾又消暑。
甘草,主治伤寒咽痛。可能是因为“是药三分毒”的心里作祟,又或者是甘草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现在三豆饮的制作,大部分用冰糖替代了甘草。
一人份的三豆饮,赤小豆、黑豆、绿豆各用上20克足矣。三种豆洗净后,用温水净泡30至60分钟,倒入砂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煮两个小时,中途注意不要将水烧干。三豆饮快煮好时,加入15g左右冰糖,不需要太甜。
三豆饮不挑季节,想吃的时候,花点时间煮上一份是值得的。
1材料分别洗净好。2锅里入油爆香姜蒜末。3入大葱丝炒香。4入香菇炒2分钟。5入洋葱炒匀。6入彩椒炒匀。7最后放盐,耗油炒匀即可出锅。小窍门注:菌类一定要炒熟哦!以免毒人!
狗窝
1海藻芽....2红萝卜切丝;绿豆芽去除根部;蒜拍碎。3海藻芽提前一小时用清水泡发,中间多换几次水去除咸味并洗净里面的泥沙。4锅里放水烧开后放入少许油,盐。5将海藻芽放入飞水。6然后再将红萝卜丝放入。7绿豆芽放入烫煮一下和海藻芽一起捞出用凉开水略泡,滤干水分。8放入生抽,白糖,胡椒粉,醋,鸡精,再淋上麻油拌匀即可。9成品....
家有桐宝
兴冲冲的跑去沃尔玛买了一堆做寿司的材料,回来又堆在那里了。家里的食材堆得跟小山似地。虽然我知道总有一天会把它们吃了,但这一天是哪一天还真不好说!还好只有个小冰箱,要是有个双开门,那估计也是没地方,什么都往家买嘛!
霞美人
2010年9月22日 北京后海赏月、聚餐,happy 难以言表!北京的后海准确地说叫“什刹海”是历史上达官贵人居住的地方,如清朝的和珅、近代的宋庆玲的深宅都座落在此处。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昔日的深宅一改往日僻静演绎了一派繁华,是一个既保留了浓郁的老北京特色又极富现代生活气息的地方。绕着海的周围酒吧、餐吧有上百家之多,一到华灯初上来聚餐喝酒和赏景的客人络绎不绝,颇有唐朝盛世的感慨!老外和时尚人士流恋此处大有和昔日荣冠京城的“三里屯”平分秋色的趋势,因此,此处也被评为我国十大美景之一。 今年中秋老公和我没回老家
菁厨乐园
1先将所有主材切成丝。2土豆、胡萝卜丝。3起油锅,爆香蒜头,下辣椒丝、肉丝爆香。不知怎买的,这辣椒好辣,呛得我眼泪都出来了。4下土豆丝、胡萝卜丝翻炒,淋上料酒、醋、一点辣椒油,沿锅边添适量的水,熟透后下适量的盐、鸡精调味。5成了,味道还不错。哈哈!家里小MM把辣椒一根根挑出来才敢吃,晕!
琴心剑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