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鱼丸是我从小吃到大一直喜欢,堪登小时候最爱食物榜榜首!但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这种 “白富美”!小时候的吃法都是煮熟了,浇点麻油,撒点葱花,放多多的醋,条件允许我可以不吃饭,只吃鱼丸。
这款鱼丸就靠鱼肉本身来体现,质地非常松软,细嫩如腐一点也不夸张,很适合婴幼儿。柔软洁白,鲜美无腥,质真味纯。这款鱼丸是跟老家一个做鱼丸特别好吃的姨学的,稍有一点点改动。
注意了!!!这款是特别空灵特别软得妹子,不是外面卖的那种Q弹的那种!
1.从鱼尾斜切到鱼骨,然后沿着鱼骨往鱼头方向推进就好,把鱼肉片下来。????小贴士:这步可以买鱼的时候让卖鱼的帮忙。
2.鱼肉用流动的水冲洗三分钟。
3.开始用刀轻刮鱼肉。刀背上会出现细细的鱼茸,收集起来。如果遇到刺,刮的时候刺会被刮得立起来,拔掉就行了,很方便。这个方法做的鱼茸绝对不会有小刺。前提是轻轻刮,不能一刮刮一块肉下来。
4.????小贴士:很轻松就能刮下来,到后面阻力越来越大,一块鱼肉我刮了10分钟。
5.别忘了,这个鱼骨上可以再刮下来点。
6.刮好的鱼蓉非常细腻,无刺。
7.加一点点料酒去腥。再加入葱姜水,慢慢加,加一点水搅拌均匀再加下一次,最终鱼蓉和水的比例大概1:1。如果你是新手怕水量太大鱼丸不成形,建议从鱼蓉3:水1开始实验,成功率会高很多。????小贴士:至于搅拌工具,可以是手,可以是筷子,可以是手动打蛋器,我直接用电动打蛋器搅打了有15分钟。
8.比较稀不成形,没关系。慢慢往里加盐就可以上劲,手工也至少不停搅拌15分钟,加盐之后会感觉手上阻力越来越大就对了。这时候如果手工搅拌太累,可以适当加入些玉米淀粉和蛋清,都可以帮助鱼丸成型。????小贴士:加盐是为了使鱼泥慢慢成型,1岁以下不加盐,直接加淀粉让鱼泥成型即可。
9.试试看,鱼茸能够挤出一个球型而不是一滩肉就好了。
10.锅中放入清水大火烧滚,转小火降至65-95度左右,保持在这个温度,让水一直不沸腾的情况下,开始挤鱼丸,拇指先在虎口处滑一下,把鱼茸磨平,这样挤出来的鱼丸就会光滑,然后往上挤,用另一只手拿勺子接一下鱼丸。????小贴士:刚开始用的不锈钢勺子接的鱼丸,结果鱼丸脱的不彻底,会粘在勺子上。用陶瓷勺子就脱的干干净净!乘着鱼丸的勺子在冷水锅里轻轻抖一下,鱼丸就自行脱落了。
11.待鱼丸见白时,可用汤勺背轻轻推动,水面如果沸腾加少许冷水,始终保持温度在65-95度之间,使鱼丸鲜嫩,切忌大火高温(超过100度)鱼丸会粗糙失嫩。待鱼丸漂浮上水面,呈白色,锅边有小气泡上升时,即可捞出放入温水盆内泡上防止失水退嫩与变色。 放凉后连清水一起入冰箱冷藏保存(不是速冻)。
12.做好的鱼丸可以配合鱼骨熬的鱼汤烧成鱼丸汤或者鱼丸面各种,自制鱼丸很嫩很滑,尝过之后就会爱上!尤其适合小宝宝。????小贴士:1. 上面1-3步都说的是怎么刮鱼蓉,如果你有破壁机直接放姜进去一起搅打就行,这个3步就可省略了。2. 这款就是特别空灵特别软,跟外面卖的特别Q弹的鱼丸不是一回事。3. 剩余的鱼骨和鱼头,做汤、红烧都很美味!
血类可以去掉人体内的杂尘,所以久不久我都会买些鸭血、猪血来煮煮,而且煮成的血块称为血豆腐,口感软,小孩很喜欢。
容氏家族
有句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在喜欢做饭的我们身上太恰当不过了。每当添置一件厨房用具我都会这样鼓励和安慰自己。这个石锅就是如此! 常在公司楼下吃正一味的泡菜汤,里面有豆腐的。做这个汤的时候本来想做传统的泡菜豆腐汤,结果冰箱里的那块豆腐早于自己的保质期就变酸了,很无奈。决定用鱼丸和培根来做,算是我的私家菜吧,味道鲜美做法简单。味道容易撑握,都是原滋原味的东西,主要借用泡菜的自然味道不用再填太多辅料的。 做饭不用那么多规矩,尝试变化是件有趣的事情。
依然七月
大家也许要问豚汁是什么?其实就是一款日本最有名的味噌汤,但一般在冬天食用,食材丰富,对身体也非常健康。懒得烧菜就一锅煮了,反正做不好也做不坏,汤和菜都有了原本里面的材料是有胡萝卜,白萝卜,但是我们中国人现在对胡萝卜与白萝卜同煮有异议,所以,我换了些材料,把白萝卜改成了土豆。
草月
1所有材料。2鸡蛋打散,胡萝卜,小葱切细丝。胡萝卜小葱放肉泥里搅拌,再加少许盐,鸡精,胡椒粉蛋液拌匀。3平底锅刷油。4倒入蛋液摊成薄薄的蛋饼。5......6拌好的肉泥平铺在蛋饼上。7上面铺上紫菜,再来一层肉泥。8然后把蛋饼卷紧放蒸锅大火蒸。920分钟即可出锅,稍冷却切片摆盘。
贝壳0703
周末做了一次蓝莓蛋挞,用飞饼皮版,蓝莓酱放的太多,烤时往外溢,看来下次要少放。弄得四周都是蓝莓汁,过于甜腻。做蛋挞剩了两个蛋清,于是就瞎鼓捣了苹果麦芬。方子是抄自由JM的,感谢!
76小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