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食材是够做六个纽花面包的。
德国啤酒有名,而Brezel正是啤酒最好的面包搭档。
经过碱水浴后,味道尤其地香。表面的口感有些奇怪,硬而脆,却又觉得是软的。里面是空洞的蜂窝组织,软而香。盐粒是绝对不可以少的,根据个人口味可多可少倒是。正是那不经意一粒盐的鲜与这碱后出来的奇香,让着面包成为德国大街小巷,每个面包店里都会有的一道经典。也是我在火车站等车时最喜欢买来当零食啃的一款。
没错,这面包不像面包,更像是零食,一点点地揪,一点点地去盐粒,小口小口地咬,才出得了味。
巴伐利亚是非常虔诚的基督民族。甚至与问好,都不是说“你好”“早上好”,而是说“问候上帝”。每个村落,即使再小,也有自己的小教堂,没个阿尔卑斯山山顶上都竖着十字架。
巴伐利亚人另一个巨大的享受,就是在蓝天白云下,坐在啤酒花园里,边喝着自产的啤酒,边啃Brezel。
啤酒在巴伐利亚人看来也是虔诚的。因为德国的啤酒文化正是从巴伐利亚寺庙里衍生出来。原因是,修道士们寻找一种有营养又味道好的饮料,来帮助他们度过斋戒期。对于中世纪的修道士而言,饮料在斋戒期里是允许的,所以啤酒也是被允许的,而且是非常受欢迎的。这些修道士门每天可以喝下5升的啤酒。
可是这一切与Brezel有什么关系呢?
Brezel是非常传统的巴伐利亚发酵点心,而它传递着虔诚的信仰。仅从名字和形状就已经证明了这点。“Brezel”是从意大利语“bracciatelli”而来,意思大约是“小的臂膀”。“Bracciatelli”在七世纪时被意大利的修道士用来称呼一种烘陪点心,那时候这种点心是用来表扬鼓励学生的。形状的灵感来自学生的姿势。中世纪的时候,当人们祈祷时,手臂是交叉着放在胸前的,手放在另一边的肩膀上。
13世纪的时候,Brezel开始走进德国,那时候是叫“Brezzitella”,是种甜的点心。而咸味过碱浴的Brezel是在巴伐利亚19世纪时第一次出现的。1839年Wilhelm
Eugen 拥有一个咖啡店,服侍当时公爵Johann Eilles的早餐。有一次,当他咬下一口Brezel时,发现它是咸的。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其实是因为失误!咖啡店里的小学徒将用来做清洁的碱水当成了糖水,刷在了这个Brezel上。人们发觉咸的,过了碱水的Brezel也非常地好吃,尤其是与啤酒一起搭配时。所以很快,这种Brezel在巴伐利亚传播开来。
做过两次。第一次的塑型不理想。这次用面包机做的面团,面条搓得更长,得有快半米。如此松弛后,Brezel的形状终于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而这次又比上次烤得更好。
如果是圆面包形状的话,表面可以划长些,这样可以爆朵很大的花出来。
1.将面粉、盐、糖和温水混合均匀,揉成光滑的面团。水不要一次倒入,因为面粉不同,环境不同,需要的量也是不一样的。成了光滑的面团就好了。
2.面团在温暖的地方发酵约1小时。
3.分成6个剂子,搓成入图,两头略粗,中间粗,靠两头的地方细的形状。
4.如图,打个结。放在铺了烘陪纸的烤盘上,继续在温暖的地方发酵30-60分钟。
5.将小苏打与1L水混合,烧开。
6.将面包用漏勺,小心地放入滚水中。注意这里水保持有些沸腾就可以了,不要太烧开。而且要注意泡沫,很容易溢出来。两面都泡进去煮,每面约1分钟的样子。
7.煮好的面包,在粗的中间部分,用尖利的刀划口,撒上粗盐,放入预热好的烤箱,190度,20分钟左右,即可。
这炒饭是自己想出去来的 ,配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节的 。做这个一定要用大火的灶,我家只有土灶。
馋谗猫
一直很爱吃黄豆,偶尔发现小虾炒黄豆、青豆很好吃,后来依据材料的不同做过很多版本的小虾炒豆豆,色香味俱全,很想分享给朋友们。在美食网上学到了很多美食做法,现在也share一下俺的原创,嘿嘿:)
Susan_33
这个北海道鲜贝非真正的鲜贝,全名叫"四海北海道鲜贝",其实就是"四海鱼蛋"一家子,多数是用它来做火锅或者小吃,我今天没出去买菜,在冰箱里搜到了它,就把其他存货搭在一起炒了这么一盘
家有桐宝
1排骨洗净,砍成四方块,蒸肉米粉,豆瓣酱,姜片,葱段。2排骨加入、豆瓣酱、南乳汁、老抽、鸡精、胡椒粉、砂糖、料酒、芝麻油、拌匀。3加入蒸肉米粉,姜片、葱段、拌匀。4锅上火烧水,粉蒸排骨入蒸笼。5水开,蒸四十五分钟。6装盘,撒葱花,即可。小窍门因为,豆瓣酱、南乳汁、蒸肉米粉里都有盐,所以,这道菜我没有加盐。
宁静_致远
1肉先加老抽上色,再以白酒.蚝油1:1的比例腌制一天。2热锅热油把朝肉的那一面煎成金黄色。3这是卤肉的大料。4这汤是我煮马莲肉的汤,大火煮开后,转中火卤将近2个小时。煮好后焖一个小时,捞出放凉。5我没有放入冰箱冷藏,下次做的 时候,放入冷藏2个小时。
馋谗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