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小吃驴打滚,也叫豆面糕,它是满族的一种小吃,制作时在年糕的表面粘满炒熟的黄豆面,恰似驴在地上滚了一身黄土,由此而得名为“驴打滚”,吃起来既香又糯又甜非常好吃。现在北京的驴打滚小吃,已是清康熙以后经过改良后的做法,曾有一段时期是宫廷的专享贡点,后来,有些御厨告老还乡出宫便把这种小吃带到了民间。
清**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打天下时,将士们都喜欢吃粘豆包和豆面糕等食物,这两种面食属于黄粘米江米和大豆所制作的食物,黄粘米江米大豆等都是东北的特产,其热量要比一般的粮食高许多,最赢得将士们钟意的是食用后不易饿,腹饱感很强。据说,当年清军中在八旗王爷麾下的那些英勇惯战的巴图鲁们,只需一日饱餐一顿便可提利刃策马上阵,所到之处战无不胜,食过甜粘食物后双臂气力过人可拉硬弓挥重戈在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勇猛彪悍的清军最后打败了大明王朝。可见能量大的食物在冷兵器时代是多么重要,所以传至后来满族人最喜欢吃粘和甜的的食物。
豆面糕的做法虽简单,但需要下工夫把蒸好的面团揉至粘性十足才行,不是像人们想象蒸好面团涂抹上馅料卷好就可以。和面用水也要到位,水多会使面团太软不易成型,水少吃起来口感不好在很短时间里会变硬。一般制作这类小吃水的用量为500克面粉要使用650克的水才行,江米粉或糯米粉是很吃水的,它不同于一般的小麦面粉,只要掌握好了用水的量,再把蒸好的面团揉到位制作起来其实是很简单的。今天我制作了两款小点,一款驴打滚是传统做法,揉面时用的黄豆面,另一款使用椰蓉制作的,里面卷入了白糖桂花馅料,两种口味不同但做法一样,做法如下;
1.把黄豆面用小火炒熟炒香。
2.炒好后把豆面摊开晾凉备用。
3.用30度温水开始和面。
4.把面团和好后放在湿屉布折叠四角包好,这样在蒸的时候便于透气。
5.把和好的面团包好后放入笼中。
6.盖好锅盖用中火蒸35-40分钟。
7.蒸好后取出蒸熟的面团稍晾,晾至以微烫手为宜,然后隔布进行揉面。
8.待面团揉至发粘时取下屉布用凉开水把布洗净。
9.洗净屉布后再次把面团放在屉布上继续进行揉面。
10.直至把面团的粘度和筋力揉出,用拇指和食指揪起面团令其自然下坠,能达十厘米左右不断面团便揉好了。
11.此时揉过的面团会很粘,在案板上撒上炒熟的黄豆面,把面团放在上面稍揉片刻,面团蘸上黄豆面便不再粘手。
12.然后把面团用手按扁成1厘米厚的大片。
13.在按扁的面片上抹上豆沙馅。
14.在面片上抹好豆沙馅后从一端把面片卷起。
15.卷好后用手把面卷轻捋抻长,粗细直径大约在3.5-4厘米左右即可。
16.卷好后用刀间隔3厘米切成段,操作时要不断的撒匀豆面使之不粘手和案板即可。
17.切好后码盘便可上桌趁热食用。
18.另一款驴打滚使用的是椰蓉来代替豆面,用绵白糖和少许桂花酱来代替豆沙馅,做法和手法完全一样,由于椰蓉较轻,因此只需用20-30克椰蓉就可以,馅料用的绵白糖,100克绵白糖里放10克桂花酱拌匀即可,然后撒抹在面片上卷起。
19.卷好切段码盘就可以,具体操作手法请参照前文示意图。
1材料分别洗净好。2锅里入油爆香姜蒜末。3入大葱丝炒香。4入香菇炒2分钟。5入洋葱炒匀。6入彩椒炒匀。7最后放盐,耗油炒匀即可出锅。小窍门注:菌类一定要炒熟哦!以免毒人!
狗窝
1五花肉400克切大块;干豆角100克泡软切段;葱、姜、蒜各5克切片;八角5克;生板栗20个左右;野山菇10朵洗净泡发;食用油两勺;冰糖5颗;盐一大勺;生抽、老抽、各一大勺;料酒一小勺;朝天椒一个切段。2肉块入温水锅滚沸汆烫出血水、浮沫,捞出洗净备用。3沥干水的肉块下锅翻炒出油,捞出备用,油不用。4倒入食用油,加入冰糖,小火熬出糖色,下入肉块均匀上色。5加入葱姜蒜、料酒和生抽翻炒均匀。6换砂锅,倒入肉块,加八角和没过肉块的清水,盖上盖子,中火炖开转小火焖50分钟。7干豆角、野山菇、板栗、老抽入锅,盖盖小火
胡小椒
莴笋,又名莴苣、生笋、白笋、千金菜等。莴笋口感鲜嫩,色泽淡绿,如同碧玉一般,制作菜肴可荤可素,可凉可热,口感爽脆。它还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莴笋含钾量较高,有利于促进排尿,减少对心房的压力,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极为有益。
西马栀子
这次烤虾,配料来个新鲜,不用任何味重的烧烤汁,只用清香的香茅草和柠檬盐。
rosejyy2000
常见甜品
黄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