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姜、蒜不光是烹饪菜肴的调味佳品,更有养生保健的功效。下面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葱、姜、蒜的养生保健功效
葱:
葱,百合科植物,其味辛辣性温,入肺、胃经,具有解表散寒、通阳抑菌之功效。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葱可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杀百药毒。”明朝李时诊说:“葱乃释家五荤之一,生辛散,熟悉甘温,外实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葱全身可入药,带须葱白外用能散寒发汗,内服可通阳止痛;而葱叶利尿、葱籽强壮,葱汁解毒。中医临床上可用葱白三根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风寒感冒,发烧头痛;将葱白捣成汁滴汗时,用生葱白、生姜各15克与食盐少许捣成糊状,用布包好涂擦手心脚心、前胸后背及肘窝腋窝,可发汗退烧。婴儿感冒吐奶,可用葱白2至3棵切碎加入一小杯人乳中上屉蒸透,取乳汁分数次喂服,疗效极佳。小儿麻诊出不透,可用带须葱白捣烂敷在肚脐上,疹子很快出齐。另外,生葱捣烂外擦可治蜂蜇伤。
姜:
姜为姜科植物,根茎味辛性微温,气香特异,入肺、脾、胃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功效。药用可分鲜姜、干姜和泡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说明姜的药用价值之大,范围之广。中医硏究认为,姜常用于外感风寒,痰湿犯肺或脾虚胃寒,水湿内停。将生姜捣汁冲服或煎汤内服,可解食鱼蟹中毒。由于姜辛散力较强,又有化痰止呕之功,配鲜竹洒水治中风痰迷、口噤不语等症。生姜煮熟后刺激性较小,能温中祛寒,可治胃寒腹痛。姜皮性味辛凉,有行水之效,临床配茯苓皮、桑白皮、五加皮、大腹皮等诸味中药可治皮表水肿。据药理硏究表明,生姜所含挥发油能使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温暖,兴奋神经。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进消化作用,大量服用可治口干、喉痛,吸收后由肾排泄,刺激肾炎发作,故肾病者甚用。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可治寒性吐泻,脘腹冷痛,肢冷脉微,痰饮喘咳。泡姜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蒜:
大蒜又名葫,为百合科植物的根茎,其性温味辛辣,所含大蒜辣素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于细菌性、真菌性与原虫性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与预防价值。明李时珍着《本草纲目》称:大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痛肿,化症积肉食此其功也。”古希腊运动员将大蒜作为保健食品,古罗马人用大蒜治疗伤风、哮喘、麻诊、惊厥等疾病疗效极佳。公元5世纪,印度人发现吃大蒜能增强智力,嗓音宏亮。中医硏究发现,用大蒜3至5瓣捣烂开水送服或取独头蒜以炭火烧熟,每次服3克,可治痢疾、急性肠炎;每日服数瓣醋浸蒜治心腹冷痛,3日可愈。口服大蒜汁加奶油可治高血脂症。大蒜4头切片煎水趁热熏洗外阴可治阴部搔痒;生吃大蒜配合温盐水漱口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好方法。
(实习编辑:袁佩琪)
最受欢迎饮食热文黑色食物补肾您可能还喜欢:
1梭鱼洗净,放料酒、葱、姜、蚝油、盐、胡椒粉,拌匀腌制20分钟。2面粉里面加一个鸡蛋,放盐调一个稠一点的面糊。3面糊倒入梭鱼里面。4锅内放油烧热,放入鱼块中火慢慢炸,炸至定型反面。5两面炸至金黄捞出。6油温升高,倒入鱼块复炸,炸至外皮酥脆捞出。7装盘。8香喷喷的酥炸梭鱼。9又香又脆。
雨中漫步_kRsJPX
用山楂干磨的粉,加糖浆来做的。仿佛记得别人是用山楂粉倒上糖浆直接搅拌而成。我为了把炒糖霜山楂剩在锅里的糖霜利用起来,自己又熬了糖浆,把山楂粉倒在热糖浆里,又没有别的添加,所以我做的山楂片颜色红红的,人家批量生产的颜色是藕粉色的。
不做妖精好多年
1青椒洗净去蒂切丁,猪肉切丁,锅中放油,炒肉丁变色捞出。2土豆去皮切丁。3锅中放葱姜蒜花椒油,炒土豆至半透明状。4倒入炒好的肉丁及青椒丁煸炒断生。5正抽老抽白糖料酒调汁备用。6倒入锅中炒匀。7盛出。
宁静致远0217
突然想吃上海的荠菜小馄饨,也是在网上买的,点干荠菜自己做起。
鑫姐厨房
1准备适量霍斛和橄榄洗净备用。2橄榄用刀背拍扁。3瘦肉洗净切块备用。4炖盅放入瘦肉。5加入橄榄和霍斛。6加入适量温开水。7隔水炖煮3小时。8喝汤前少许盐调味即可。9成品。10成品。
_蒍鉨变乖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