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春夏之交不知道哪个节气是要吃乌米饭的,用乌饭树叶子捣碎取汁,把白糯米染成晶莹润泽的黑,然后就着各种菜吃,今年有个厂家开发了真空包装的乌米饭,所以即使在冬天我还有口福吃上乌米饭,并且创作一个八宝饭玩玩。呵呵
小菜一碟的家
今天是立夏了,立夏吃乌米饭一直是杭州人的传统习俗,老人们说吃了乌饭叶,蚊虫不会咬。说起乌米饭还有一个传说:战国时期,孙膑被迫害关在猪舍,老狱卒用乌树叶煮出乌黑的糯米饭,再捏成猪粪样的饭团,偷送给孙膑吃。孙膑不仅靠这个方法活了下来,身体还很健康,最终逃出监狱。孙膑第一次吃乌米饭就是在立夏那天。传统的乌米饭是先把叶子洗净,去掉老枝,再取一把嫩叶放在手中,用双手不停地搓,直到把叶子搓烂渗出黑色的汁水。搓得越久,汁水越浓,煮出来的饭也越香。等叶子搓得差不多了,用纱布过滤掉叶渣,把糯米放在过滤好的汁水里泡一会,最后
落雨无声
1蒸好的乌米饭,适量加糖拌匀。2取适量乌米饭放在小碗中倒扣到盘里。3芒果去皮切碎。4芒果摆在乌米饭四周即可。
清水淡竹
1南烛叶清洗干净。2加适量清水放在破壁机里搅碎。3滤出汁水。4白糯米清洗一遍沥干水分。5在乌饭汁中浸泡一晚上。6浸泡好的糯米变成绿色的了。7香菇洗净用水浸泡。8莲子、红生、红豆、绿豆、大黄米提前用水泡发。9适量乌米和豆类拌匀放在电饭煲中。10放入香菇和去壳的板栗,加水启动煮饭程序(水要比平时煮饭的量少些)。11煮好的八宝乌米饭。12口味按个人喜好,可咸可甜,自行添加佐料。
清水淡竹
春已去,夏日长,每到立夏节气,江浙一带都会做一道时令美味——乌米饭,也称立夏饭。俗话“吃完乌米饭,蚊虫不叮咬”,作为传统的风俗习惯,立夏这碗飘香的乌米饭,对于江浙人而言,或许已是多年形成的味觉记忆,没有这一味香甜软糯的乌米饭,似乎立夏就不完整了。
清水淡竹
#舌尖上的中国—乌米饭#醉美人间四月天,又到了吃传统美食乌米饭的季节,大山馈赠的乌树叶,枝芽叶嫰用最最传统的方法敲打,浸泡糯米而成,或蒸或煮清香扑鼻。撒上一撮白糖绝配哦!
相约9⃣️8⃣️
1新鲜的乌饭叶洗净。2乌饭叶切碎,加水用料理机榨成汁,滤出汁液。3白糯米淘洗后沥干水,用乌饭叶汁浸泡一晚上。4浸泡后的糯米变成绿色了。5花生、莲子、红豆预先一晚浸泡。6花生、莲子、红豆先放到电饭煲内胆底部。7放上浸泡好的糯米和汁液,水量要比平时煮饭的水要少。8煮好的乌米饭,已经是黑色的了。9用模具摆个造型。10加点自制的肉松更好吃。
清水淡竹
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是江浙一带的民间习俗。民间传说之一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让关在地狱的母亲吃到饭,想办法用乌饭叶捣汁染米,煮成乌饭送去,饿鬼们不敢吃那乌饭。母亲才终于得以饱腹,江南人年年吃乌饭,纪念目连这位孝子。据《本草纲目》记载:乌药饭叶属樟科类植物,性温和,味微苦,叶气香,可入药,上理脾胃元气,下通少阴肾经。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饭树的叶子煮汤,用所煮的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而且人们相信在立夏这天吃乌米饭可以祛风解毒,防蚊
清水淡竹
1咸肉、胡萝卜、笋切丁,蚕豆剥去外壳。2煮好的杂粮乌米饭。3咸肉丁放锅中小火煸炒出油。4放入蔬菜翻炒。5放入乌米饭,加少许水烧5分钟。6淋了点料酒提香,炒匀。因咸肉的盐分足够了,所以没再加盐。7五颜六色的炒饭。
清水淡竹
舌尖上的中国2-----溧阳乌米饭
hdhdyx
我们这三月三清明这段时间会煮的,用枫叶汁泡过的糯米煮的饭,开锅时香气诱人啊,从小就喜欢这个味道,有人吃甜的有人吃咸的,我们家从来都是放糖的,然而甜的饭配上咸的萝卜干缺别有一番风味。今年三月三买了一把叶子,煮了后还想再煮,清明拜山时又摘了叶子回来,狠狠的摘了一大把,泡好的枫叶汁放冰箱里,什么时候想吃了再煮。
爱在夏郢
看过我另外一个菜谱的都知道我现在多的是乌米,哈哈哈,正好家里还有椰浆,还是上次做椰汁桂花糕的时候买了很多没用上的,干脆给娃们来个快手饭吧,乌米的制作请看咸蛋黄乌米饭。
天妈天妈
1糯米浸泡。2烧。3出锅……摆造型。小窍门冷,热!均可食用。
味爱疯狂
最近是买了南烛叶,每年都做的乌米又开工了????南烛叶一斤兑四斤水,打成汁,树叶渣泡在汁里24小时之后把渣过滤掉,只剩下汁,我泡了四斤泰国蓝轮糯米,慢慢换着花样儿折腾吧。
天妈天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