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希望宝宝快速长高长大,会不停地给宝贝们增加营养。可是不能乱补的结果就是有些食物含有激素,引发孩子性早熟。据健康专家介绍,很多孩子性早熟就是被家长喂出来的。
环境、饮食因素会影响孩子的内分泌,使孩子身上出现了成人才出现的症状,比如儿童生“青春痘”,少年就脱发等等。而当中最严重的要属儿童性早熟。这可会影响孩子一生,最明显的是,孩子成年后明显比同龄孩子矮小。
牛初乳、蜂王浆,儿童补不得
孩子“快高长大”是不少家长的心愿,但不当进补是儿童性早熟的最主要诱发因素。某些标榜能让孩子“长高长壮”的口服液,不少含有激素。孩子服用后,在五六岁时确实比同龄宝宝高大壮实。但等宝宝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
还有牛初乳、蜂王浆、花粉制剂、鸡胚等补药也不要给孩子服用。现在市面上的牛初乳品牌繁多,价格高昂,纷纷标榜能够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很多心疼孩子的妈妈都选择购买给孩子服用,希望能够弥补孩子没能吃上母乳的遗憾。其实,牛初乳即是刚生完牛宝宝的牛妈妈头一周的乳汁,里面的促性腺素含量极高,对于青春期的孩子(6~8岁的女孩、7~10岁的男孩)而言,身体较为敏感,长期大量服用容易提早进入青春期。
更别说像雪蛤、冬虫夏草、人参(包括西洋参等)这些成人世界里的“大补品”,对部分成人益补,但里面的促性腺素含量较高,儿童不宜。妈妈们也要注意,妥善存放避孕药物、丰乳美容产品等,这些产品含有激素,要避免孩子误服或接触。
内脏汤、鸭脖子,美食含激素
除此之外,日常的美食也是“催熟”陷阱。有些是早有共识的,如反季水果,冬季的草莓、西瓜、葡萄、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桃和橙 等,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的,因此必须避免喂哺婴幼儿。很多孩子喜欢的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薯片等,过高的热量会在 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
家长们的烹饪方法也会影响孩子的激素分泌,把食用油经反复就加热使用后,高温使油氧化变性,危害也相当于油炸食品。梁立阳说,广东人喜欢吃老火靓汤,但如果煲汤时连动物的内脏一起煲的话,其中的甲状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质,会析出通过进餐进入人体。
此外,育儿专家提醒,鸡鸭鹅等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
食新鲜、常运动,宝宝自然发育好
看来孩子对食物的要求远没家长想象中复杂。生病了就看医师,无需自做主张瞎买补药。在日常的饮食中,只要提供新鲜的食物,让孩子饮食均衡,培养不挑选食的好习惯就足够了。
育儿专家说,如果女孩八岁前,男孩10岁前就出现了第二性征,建议立即上医院请医师处理。此外,轻度的性早熟(第二性征还不特别明显)可以采用中药如知柏地黄丸、大阴补丸及其他汤药治疗。
同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尤其要加强下肢锻炼,如跳绳、跳橡皮筋爬楼梯等,以促进骨骼软骨细胞分裂增殖,以利身高增长。
您可能还喜欢:
1准备:青瓜需提前冰镇过口感会更爽脆瘦肉,蒜末,泡小米辣,花生米。2先清洗干净青瓜,放入保鲜袋,用擀面杖拍打几下,然后用手掰成小块,放于大碗里。3瘦肉切片,放红薯粉,花椒粉,少许盐有点底味,加少许水充分抓匀。4电煮锅里水烧开,放入腌制好的瘦肉片,肉片入锅后不要搅拌,先浸泡三分钟,再调大火烧开,这样瘦肉片很嫩滑,,然后捞出来沥水备用。5稍微放凉一点,将滑肉铺在青瓜表面。6热锅放油,下蒜末,小米辣小火炒香。7倒在滑肉表面。8然后把酱油,香油,香醋,糖放入,拌均匀即可装盘。9最后把花生米放表面即可上桌了。10成
琪_feXjZ8E2
有火腿孩子就是爱吃,早上做点孩子爱吃的,才能让孩子多吃点,吃饱点上午上课才不会饿肚子,做妈妈的都是为了孩子。
沐祠姐姐
快到端午节了,备好江米和粽叶,包粽子啦。
冬季心情
端午还未到,粽子已先行。今年的端午节临近了,吃惯了糯米粽子,今天来个不一样的大黄米藜麦鸡肉粽子,让吃货无负担,而且吃起来一点也不腻,藜麦的营养价值跟牛肉相当,赶紧来尝尝[呲牙]#网红~大黄米三色藜麦鸡肉粽子#低卡减脂
芊芊_DOkzbcaviraI
1长豆角择去两头,切成寸段,放入开水锅里面,焯熟。2捞出过凉。3芝麻酱少量多次加入凉白开,把芝麻酱洩开,然后放入少许盐,香醋,蒜末拌匀。4吃的时候把芝麻酱汁淋在豆角上面即可。5成品图!6成品图!7成品图!
筠旸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