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之风情一式——麻辣

川菜常用麻辣。麻辣无疑是最霸气的一种辣。麻辣的主要调味料由汉源大红袍花椒和著名的二金条干辣椒构成,成味既麻且辣,色泽红艳如火,广泛使用于各种著名或不著名的菜肴中。麻辣味型有着冷热菜的分别,冷菜中的麻辣由精盐、白糖、酱油、红油、香油、花椒面(油)调和而成,夫妻肺片和口水鸡都在此列当中。热菜之中,麻辣火锅、麻辣烫、水煮鱼、麻辣小龙虾、毛血旺……听着就让人觉得辣气直冒。
推荐菜式:
口水鸡:这道口水鸡选用的是乌鸡,皮薄而肉嫩,吃到嘴里,凉凉的,辣辣的,不是让人大呼热气的那种辣,而是一丝丝渐渐渗入。菜里的花生很香口,整道菜的口感又多了一层。
水煮鱼:地球人都知道的一道美味,也是记者的最爱,想着都馋。辣椒、花椒、隐在一片红汤之中的鱼片、豆芽、青瓜……搜索鱼片的同时小心避开花椒,整个过程仿佛一场寻宝游戏。
辣之风情二式——香辣
当“吃香的”遇到了“喝辣的”,就产生了“香辣”。提起香辣,不能不提的便是湘菜。位列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素以香辣闻名,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那酸辣口味的特色凉菜、瓦罐炖出的野山菌和土鸡、各式做法的板鸭和腊肉……想一想都会让人食指大动。
推荐菜式:
剁椒鱼头:剁椒与新鲜的鱼头一起蒸,辣椒的香辣浸到鱼肉里,味道鲜美无比。吃完鱼头,将米饭或者面条放到汤汁里,一点都不浪费。
尖椒皮蛋:青青的尖椒之下,静静躺着晶莹的皮蛋,加上红油的映衬,若干芝麻“徜徉”其间,望之已有食欲。入口鲜香微辣,用来做下酒菜极适合。
香辣虾:和香辣蟹一样,都是香辣家族中的“代表人物”。辣味充分浸入到虾内,配上虾本身的清甜,一个字香,再一个字辣。
石锅蹄筋:本属重庆菜,却也是香辣家族的一员。蹄筋已然软烂,却同时保有韧性,口感不错。
辣之风情三式——酸辣
酸辣的产生,大多和地理位置有关,比如云贵,更比如东南亚地区,炎热的自然气候形成了其嗜酸辣的饮食文化特色。不过也有例外,比如韩国,并不算炎热,可韩国人却是酷爱酸酸辣辣的泡菜。而当辣与酸亲密接触后,不但开胃解腻,而且还多了一种柔柔的酸味相对减弱了辣的程度。
至于酸辣的菜式,酸菜鱼、酸辣粉……东南亚的酸辣菜就更多了,以泰国为例,其中闻名的酸辣菜式有冬荫功汤、咖喱炒蟹、青红咖喱海鲜和泰式柠檬蒸辣椒鱼。其酸辣来源于多种调料。辣多来自泰国的朝天椒以及其他辣椒,酸则来自泰国柠檬,个小,味酸,带有典型的东南亚味道。此外,常见的咖喱、柠檬叶、香茅等等,也为酸辣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荐菜式:
酸菜鱼:好的酸菜鱼应该是鱼肉细嫩,酸菜醇香,味道酸辣结合。
娘惹鸡:典型的东南亚菜式,入口酸酸甜甜的,些许辣味,很是开胃。
辣之风情四式——芥辣
日本人的饮食一向清淡,但偏偏喜爱食材原味的日本人却对一味辣情有独钟,便是芥辣。芥辣味主要来自于山葵,又名绿芥末、青芥辣,取名绿芥末正是有意要与中国传统的黄芥末区别开。两者虽都有类似的冲和辣,但却来自不同的植物。黄芥末是植物的种子,山葵则是植物的根。
青芥辣有膏状、粉状和泥状三种。泥状的是将新鲜山葵洗净后,用细眼刨茸器刮擦而成;粉状的则要先用水调和静放2至3分钟以后才能使用,以便其刺激的辣呛味和独特的风味产生;膏状的是成品,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像牙膏一样,用时挤出即可。除了这三种之外,还有芥末油,也是芥辣味的来源之一。
推荐菜式:
青芥末虾:虾的清甜配上芥末的冲劲和辣劲,竟然很和谐。在芥末的作用下,虾变得更加“惹味”。
您可能还喜欢:
清蒸奥尔良鸡翅,加土豆打底,肉是肉,素肉搭配更美味。
四月豆
1前腿肉剁碎。2加入配料搅拌均匀,搅上劲一边加入少许姜汁水一边搅拌。3最后加入葱盐搅拌均匀即可。4包饺子。5成品。6加入清水煮沸点三次冷水就熟了。7成品。
甜甜mimi
羊脖子是羊身上最好吃的部位之一,肉瘦而不柴,香味浓郁,特别适合清炖。食时佐以萝卜、土豆粉条,撒上葱花、香菜,那滋味,怎一个美字了得。
小洞天
1准备好各种香料:花椒、八角、香叶、干辣椒、姜片、蒜头、干葱头。2牛腩切成约3厘米厚3厘米长的方块。3清洗干净。4冷水下锅,放入牛腩块、一点姜片(用刚才切姜的一些边角料),一大勺料酒。5大火烧开,焯水5分钟,撇去浮沫。6捞出用冷水冲洗掉粘在肉块上的浮沫。7捞出沥干水份。8起锅烧油,加入约10粒冰糖粒。9中小火熬制冰糖融化,变成琥珀色。10倒入沥干水份的牛腩。11翻炒一分钟。12让牛腩块充分上色,并煎到边边角角微微发黄。13放入除胡椒粉外的所有香料。14继续翻炒,到香料发出香味。15加入:生抽一大勺、老抽一
Haiko玲玲
春季的苦菊最是鲜嫩,搭配蔬果,非常美味。
敏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