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环保”、“低碳”越热越热的年代,素食主义也似乎格外活跃起来。除开自然伦理方面的陈述,素食主义者最常见、也是对于多数人最有吸引力的理由是“素食者更加健康长寿”,而反对素食最常见的理由则是“素食不能获得所有的营养成分”。对于这两种说法,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长寿未必是素食之功
一般而言,现代的膳食指南确实是建议人们的食谱中加入更多的植物性食物。比如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认为应该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于植物。这一推荐实际上针对的是现代西方人的食谱中动物性成分过多而做的。多数美国人以吃大量的肉和奶制品,植物中的维生素、纤维素、抗氧化剂等成分往往不足,所以需要加大植物成分的比重。但这并不意味着植物性食物就越多越好,以至于到“素食”的地步。
至于素食者是否更加健康长寿,我们当然不能用“某某人吃素,活到了100岁”来证明,因为同样可以找到整日大鱼大肉抽烟喝酒活到100岁的个案。要说明这个问题,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在英国和美国进行过几项涉及人数多达数万、持续时间十余年的跟踪。结果发现,素食者的平均寿命确实要比社会平均水平要高。或者说在一定时期内,素食者的死亡率确实比杂食者要低。不过,素食还往往伴随着其他的生活方式的差异,表面上的寿命或者死亡率的差别并不能说明就是素食产生的结果。比如,素食者往往饮食节制,抽烟喝酒的比例也比社会平均水平要低,这些对于健康都有着明确的好处。在多数研究中,当研究者们剔除 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发现素食(或者只吃很少的肉),并不是这些人更加长寿的原因。换言之,如果你坚持素食者的那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不抽烟、不喝 酒、节制饮食等等,那么吃肉的你健康长寿的可能性就会跟他们一样大。
营养漏洞较难填补
理论上说,几乎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都能通过植物性食物来获得。唯一的例外是维生素B12。它通常只在肉、蛋、奶等等食物中才含有。严格的素食者就不能通过天然食物来获取维生素B12。不过,现代配方食品中,有很多加了维生素B12的面包麦片之类的东西。只要不是连加工食品也不吃的人,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素食”来获得足够的量。
素食者容易营养失衡的另一种常见理由是植物蛋白的“品质”不如动物蛋白。其实,所谓的蛋白质“品质”只在比较单一一种蛋白质的时候有意义。比如,如果只依靠大米或者面粉中的蛋白质来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那么这些蛋白质的确比肉、蛋、奶中的蛋白质效率要差。不过,一方面,素食中的豆制品也是高品质的蛋白质;另一方面,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质“缺陷”各不相同,互相补强的结果也能高效满足人体需求。所以,素食者解决蛋白质需求的问题并不困难。
不过,理论上的“可以”往往并不意味着实际生活中的“能够”。对于多数人而言,大概不会花很多功夫去搞清楚自己对于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是多少,以及各种食物中的含量有多少。人们往往都是随心所欲地吃东西。在动物植物性食物都吃的情况下,实现营养成分的全面均衡就就要方便容易得多。
如果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植物性食物对于地球资源的利用率确实要高一些。对于那些为了这个目标而素食的人来说,确实应该给予充分的尊敬。但是,人类的发展毕竟是为了让人们活得更美好。那些让人们活得很美好的东西,无论是汽车飞机还是电脑网络,都是依靠消耗地球资源而存在的。相对于这些,肉食对地球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巨大。对于许多人来说,肉食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需求。正如那个著名的段子:养生大师说“如果你这样这样这样,你就可以多活二十年”,而回答是说“如果我这样这样这样,我为什么要多活二十年”。素食,作为一种个人选择,当然应该受到尊重。但是,素食主义者也不应该为任何原因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要求别人也素食。
(责任编辑:王健淇)
您可能还喜欢:
芒果品种繁多,买了几个芒果熟的程度很好,随意做个花朵果盘吧。
putimama
这道菜,和传统的糖醋排骨不一样,融合了梅子的酸,梅子的香气,酸甜可口,解腻!
牙医的烦恼
1腐竹泡发。2洋葱切小块。3辣椒切段。4锅子烧热放入辣椒。5放入腐竹。6放入适量生抽。7放入洋葱。8调味即可。9开动啦。
老U爱小轩哥
前几天和的饺子面放在冰箱里没有时间吃,今天拿出来就处理一下。
美食家3998N_bkoa
1食材:茭白、鸡蛋、海米(已泡)。2将鸡蛋打成蛋液。3将茭白剥壳清洗清洗捞出。4放在案板上切成片。5接着,将切好的茭白下入沸水锅中焯上2分钟捞出。6起锅倒油烧热,下入蛋液翻炒翻炒成块。7然后,合入焯好的茭白和泡好的海米翻炒翻炒。8最后,加适量的酱油。9加适量的盐。10调味炒匀即成。
花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