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卫生福利部丰原医院中医科主任林庆钟表示,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病灶部位多分布于脸部、眼皮、舌头、嘴唇、手掌、脚底,或生殖器官处。荨麻疹的种类多样,春夏季节最常见的包括:以热气所引起的胆碱性荨麻疹、阳光过敏性荨麻疹,以及被蚊虫、跳蚤、尘螨叮咬所引发的丘疹性荨麻疹。
燥热体质好发荨麻疹 清热散风饮食调节免疫力
无论是哪一种荨麻疹类型,绝大部分都属于燥热体质,日常生活的预防之道,最重要是尽量避开过敏原,减少接触防腐剂,少吃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心情保持轻松、不紧张,不搔抓皮肤,且避免热敷,以免激发过敏因子,穿著以凉爽通风为原则,夜间睡觉棉被不宜盖太厚太紧。
林庆钟中医师表示,药膳和养生茶饮调整免疫系统,也是预防荨麻疹反覆复发的不错方法。建议曾经罹患荨麻疹的民众,在未发作时期可用党蔘2钱、黄芪4钱、当归2钱、生地3钱、玉竹1.5钱、白藓皮1钱、川芎2钱、炒白芍2钱,加入适量排骨或鸡腿肉一起炖煮,适量摄取有助调节免疫系统,降低过敏性疾病和荨麻疹的发作风险。
另外,也可用黄芪5钱、枸杞子1.5钱、红枣5颗、菊花1钱、荆芥5分,加热水冲泡成茶饮,放温凉后饮用。此份量药材可于1天内多次冲泡,直到药材无味。
荨麻疹发作快就医 中医对症治疗
林庆钟中医师特别提醒,上述药膳和茶饮皆属于预防之用,一旦荨麻疹发作,应尽快就医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法。原则上来说,西医通常给予抗组织胺药物治疗,中医则会视体质和症状表现,拟定不同的治疗策略。
若是“血热型”荨麻疹,皮疹红色,遇热加剧,得冷则减轻,苔薄黄,脉浮数,中医治疗以疏风解表、清热止痒、凉血除湿为原则,临床常用方药为“消风散”;此方剂酌加四物汤药材,另可改善月经不顺。
若皮肤搔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大如豆粒,为扁平硬节,高出皮肤,搔破后连结成片,则属于“气虚血热”型荨麻疹,治疗宜以益气滋阴、祛风泻火为原则。
至于皮疹呈现暗红色、遇冷症状加剧的“风寒束表”类型,由于皮肤发散能力较差,治疗宜以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为原则,临床处方可用“荆防败毒散”,成分包括荆芥、防风、柴胡、茯苓、桔梗、川芎、羌活、独活、枳壳、甘草、生姜等。
需注意的是,每一味药材的比例拿捏,应由专业中医师诊断后再处方,民众切勿自行配药,以免吃错伤身,反而打乱身体的免疫调节,进而导致荨麻疹症状加剧。
您可能还喜欢:
1食材:青菜、茭白。2将青菜掰开洗净,捞出。3将茭白剥壳清洗清洗捞出。4放在案板上切成滚刀块。5起锅倒油烧热,下入青菜翻炒翻炒。6接着,合入切好的茭白,加适量的酱油。7加适量的盐。8加适量的零卡糖。9加适量的清水。10调味烧煮开。11最后,烧煮至菜梗熟软,汤汁差不多了,加适量的味精。12翻匀,即成。
花鱼儿
1食材:茭白、酱瓜。2将茭白剥壳清洗清洗捞出。3放在案板上切成片。4将酱瓜放在案板上切成小块。5起锅倒油烧热,下入切好的茭白翻炒一下。6接着,加适量的清水翻炒翻炒至熟。7然后,合入切好的酱瓜翻炒翻炒。8最后,加适量的盐。9加适量的味精。10调味炒匀即成。
花鱼儿
1平菇泡洗干净,撕成小块备用。2姜丝备用。3瘦肉洗净切成薄片,加入适量盐,淀粉搅匀备用。4热锅入油,放入平菇,姜丝翻炒一分钟。5炒至变软,加入适量盐,生抽,少许温水焖煮五分钟。6焖煮至入味,调入少许胡椒粉,鸡精即可。7成品图。8成品图。小窍门咸鲜入味,美味下饭,家人喜爱的菜品之一
RLing
1花生油烧热。2关火后放入生抽爆一下。3放入猪肉馅拌匀。4放入白萝卜(提前切丝用开水煮10分钟,捞出切碎),十三香,盐,香油搅拌均匀。5面粉加水,酵母和好发酵,发酵好后排气揉光滑,分成小剂子擀成片。6包入肉馅捏成包子放平底锅里,加1勺油中小火煎。7待底锅定型后加2勺凉水,盖上锅盖继续煎。8底部金黄,水份收干即可。9成品图。小窍门包子个包小些易熟。
阳台上的草莓
1青菜。2材料如下。3金针菇洗净。4面条煮上。5金针菇灼水。6捞出。7加入适量芝麻酱。8加入辣酱。9分别加入生抽醋。10开动啦。
老U爱小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