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常年只买一种油,无论是爆炒、煎炸还是凉拌、焯煮,拿起油壶不假思索地就用。殊不知,用的油很可能不正确。油是做菜的关键配料,用对油是守住健康的第一关。
如今市场上食用油种类繁多,广告五花八门,关于如何吃油的说法也不一,这些都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为此,《生命时报》特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帮大家弄清楚关于吃油的4个关键问题。
你用哪种烹调方法
日常炒菜
油温不超过180℃,可以选择用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但加热温度一定要控制好,尽量别让锅冒很多油烟。
爆炒和煎炸
?如果一定要用这种烹饪方式,使用耐热的棕榈油、椰子油、黄油、牛油、猪油等最合适。
焯煮菜、做汤等
适合这类烹调方法的油有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芝麻油、葡萄籽油、未精炼的初榨橄榄油等。此外,焯煮菜还可以用煮鸡汤、肉骨汤、羊肉汤等上面的浮油。
拌凉菜
可以用淡绿色的初榨橄榄油,也可以选坚果油和种子油,比如核桃油、杏仁油、榛子油、紫苏籽油、南瓜籽油等。这些油通常不经过精炼,保持了原料的香气和营养价值。
你平常有什么饮食习惯
常吃猪牛羊肉的人,已经从膳食中得到了大量的动物脂肪,尽量就别再吃动物油了。可以适当吃些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如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
肉吃得少的人,偶尔可以用动物油烹调,比如把炖排骨的浮油,放凉后捞出来煮冬瓜等。
素食主义者,平时吃得欧米伽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太大,而饱和脂肪摄入太少,可以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茶籽油、橄榄油等,以及含有一定量饱和脂肪酸的花生油、米糠油等,加上少量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亚麻籽油。
常吃豆制品的人,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很充分,就没必要常用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做菜了,可以换成橄榄油、茶籽油、花生油、米糠油等含更多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
平时花生吃得比较多的人,可以适当避开花生油。
您可能还喜欢:
清淡美味,保持了饺子的原味。
蓝雨阳光780913
1青虾解冻。2放入煮锅里,加入花椒粒,葱姜片,少许盐,倒入适量清水。3大火烧开后煮十分钟。4关火????,调个蘸汁:生抽+香醋+香油+蒜末。5摆盘。6成品图。7成品图!
筠旸JY
简单美味快手菜。
兰杏梅
季节交替的时候人体的抵抗力是非常弱的,而且很多的慢性病也会在春季复发,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通过食物来增加我们的抵抗力,增强免疫力,而黄豆是非常好的食材,富含的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软化我们的血管,也可以增加免疫力。而黄豆除了制作豆浆,也可以做成醋豆或是酱豆,今天的这款就是用甜面酱做得这款酱豆,口感软糯又是甜口,非常适合家人的口味,也非常健康。
polaris滴食记
大自然将绿色赋予了春天,也把它与美食的塑造联系在了一起。清明节气,民间有食艾香饭的习俗,艾草具有除湿祛寒,理气血等诸多功效,清明时节雨纷纷,去湿气扶阳气,有益健康。
若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