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我们餐桌上的常见食材,它烹调简单、花样多变,深受大家喜爱。同时,鸡蛋也是人们心目中富含营养的食物。
蛋白质是鸡蛋最突出的营养组成成分,它主要分布在蛋清中,通常占鸡蛋总重量的12%-13%,并且含有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组成比例也非常适合人体需要,有利于在人体内获得较高的利用率。因此,围绕着它总能看到好多华丽的封号,比如“全蛋白食品”、“世界最营养早餐”、“理想的营养库”等等。
那么鸡蛋有哪些做法,怎么做又更营养呢?
一、煮熟再吃——加热
不同的加热方式对营养的吸收影响很大。以生吃鸡蛋蛋白质消化率为30%-50%作为参照,煮蛋的消化率为99.7%,摊蛋为98%,炒蛋为97%,蒸蛋为92.5%,油炸为81.1%。除此之外,鸡蛋中还有大约10%的脂肪,绝大部分在蛋黄中,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胆固醇,呈乳融状,易被人体吸收。蛋黄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和A、B及D族维生素。不同烹调技术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影响也很突出(见下表)。
表中数据来自USDA National Nutrient Data base与Science of Egg。
煮鸡蛋: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蛋白变性程度最佳,也最容易消化——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大约为1小时30分钟。而煮沸时间超过10分钟的鸡蛋,蛋白质结构再次变得紧密,要想在人体内完成基本消化需要3小时15分。
蒸鸡蛋羹:不要在混合之初放入油或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搅匀蛋液后再加入调料,略搅几下保证空气混匀就入蒸锅,这样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
摊鸡蛋和炒鸡蛋:最好用中火,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因为温度过高时,鸡蛋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链上的硫氢基团被氧化,导致相邻分子之间形成共价键,通过交叉连接把链状分子编织成网络,从而使鸡蛋变硬。尤其是颜色深,炸得焦脆的鸡蛋,还有可能产生3,4-苯并吡这种致癌物。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因为时间需要相对较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会影响质感。
您可能还喜欢:
藕可以润肺去燥、生津,这个时候正是吃藕的季节,我喜欢买小点的藕,炒着吃脆脆的,和肉一起,真是太香啦。
冬季心情
1猪肉切碎,加入蚝油、淀粉,豆瓣酱腌制一会。2中火炒熟肉沫。3水豆腐切成块状备用。4肉沫加入适量的水,水开后加入嫩豆腐片刻即可。5我突然想到还有金针菇,然后再加入的,结果豆腐被我弄碎了,但不影响口感,大家记得下次先下金针菇,最后再下水豆腐哈。
美拉拉的美食日记
绿豆酥,金沙奶黄酥,16个量的配方!配上一杯茶,惬意一下午!
噬血gg
前几天是大雪节气,标志着正式进入寒冬了,要多吃点肉肉贴冬膘,才有力气抗寒啊。亲戚给了一只猪脚,红烧感觉太腻,清炖味道太淡,干脆我拿来卤了吃吧。用电饭锅卤的,煮好后不捞,直接在锅里浸泡过夜,第二天再捞起,做冷盘,真的太好吃了。香辣Q弹,啃起来可带劲了。
小小多和包子
1排骨冷水下锅焯水。2清洗干净放入砂锅,加入热水开火炖。3准备玉米山药胡萝卜。4山药切块用清水泡着防止变色。5排骨炖了20分钟左右加入玉米胡萝卜继续。620分钟左右再加入山药继续20分钟左右。7加入盐调味即可。
甜甜mi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