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否认,第一次制作的萨琪玛略有些硬,好象还有点儿脆脆的感觉?忽然发现似乎好几年没吃这东西了,竟然忘记了它吃起来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口感和味道。跑去超市买了一包徐福记迷你包。很松软,隔着包装袋也能感觉到捏出一个个小坑。切一小块尝尝,顿感无味,这个味道真的是比不上我那有点硬的萨琪玛。不过,徐福记是食品生产线上的产品,天知道它如何这般松软。眼珠一转,第二天又弯去一家挂着本地名小吃牌号的传统点心铺,买回两块萨琪玛。继续品鉴:手工作坊的萨琪玛仍然要比自己的松软,但较之徐福记,又稍逊一筹。就味道而言,作坊版要优于徐福记,细细品味,能感觉出淡淡的碱味。然而这个味道还是比不过自己的“硬货”。切一小块自己的萨琪玛扔进嘴里,这个味道为什么如此叫人喜欢,让曾经习惯的售卖品变得如此索然乏味?忽然眼睛一亮,蜂蜜!蜂蜜的味道!糖浆中,蜂蜜用量几近一半!没有比较的时候,只觉得好吃,只觉得它就该是这个味道,而不会去细细分辨它究竟来自何方。而在不同版本的对比下,蜂蜜的特殊风味与清香便突显出来。所以,下一次再做,无论如何都应该叫它蜂蜜萨琪玛。接下来要解决的,只是硬度问题了。它究竟是该归咎于糖浆略老?还是条子脆硬呢?忽然疑惑起来。眼珠一转,决定再品鉴一个版本--周记!遍地开花的周记蛋糕售卖着各种传统点心,平日视若无睹,难得去买。鉴别之后再来尝试。决意摒弃那让人有些手忙脚乱的空气炸锅。--它不就是发热管+热风循环吗,一个带有热风循环的烤箱是不是可以达到同样效果呢?再换一个思路,一个没有热风的空气炸锅也无非是个只有顶火的小容量烤炉罢了,而并不比普通烤箱优越。热风的作用在于,受热均匀。所以,可以推断使用普通烤箱也是可行的。最后的结果证明,这设想确实可行,只不过要怎么样才能达到油炸的效果,却是需要不断实验和摸索的。这一次还算是比较成功的,只不过完全不知道如何在烘烤温度与油炸油炸温度之间进行换算,最后烤出来的条子略偏硬了些。然而,熬糖的程度却恰到好处,当糖浆浸润透面条之后,多少弥补了这一不足。
1.面团料
2.将鸡蛋磕入碗中,搅打成黄白色
3.小苏打倒入水中,搅拌溶化
4.倒入蛋液中,搅拌均匀
5.加入面粉
6.调成软硬适度的筋性面团,松弛30分钟
7.擀成0.2厘米厚的薄片
8.切成8X0.2厘米宽的面条
9.摆入刷油的烤盘,将面条刷满油
10.放入160度的烤箱,热风循环,烘烤5分钟左右
11.成黄白色,出炉
12.准备装饰料和糖浆料
13.将水和白糖倒入锅中,加入
14.熬至114度,
15.加入蜂蜜
16.再次熬至114度
17.倒入面条拌匀
18.将芝麻撒在烤盘上
19.倒入拌好的面条
20.用手铺平后撒上葡萄干,压平
21.整理齐整,冷却后倒出
22.切成2.5X4厘米大小的方块
血类可以去掉人体内的杂尘,所以久不久我都会买些鸭血、猪血来煮煮,而且煮成的血块称为血豆腐,口感软,小孩很喜欢。
容氏家族
有句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在喜欢做饭的我们身上太恰当不过了。每当添置一件厨房用具我都会这样鼓励和安慰自己。这个石锅就是如此! 常在公司楼下吃正一味的泡菜汤,里面有豆腐的。做这个汤的时候本来想做传统的泡菜豆腐汤,结果冰箱里的那块豆腐早于自己的保质期就变酸了,很无奈。决定用鱼丸和培根来做,算是我的私家菜吧,味道鲜美做法简单。味道容易撑握,都是原滋原味的东西,主要借用泡菜的自然味道不用再填太多辅料的。 做饭不用那么多规矩,尝试变化是件有趣的事情。
依然七月
大家也许要问豚汁是什么?其实就是一款日本最有名的味噌汤,但一般在冬天食用,食材丰富,对身体也非常健康。懒得烧菜就一锅煮了,反正做不好也做不坏,汤和菜都有了原本里面的材料是有胡萝卜,白萝卜,但是我们中国人现在对胡萝卜与白萝卜同煮有异议,所以,我换了些材料,把白萝卜改成了土豆。
草月
1所有材料。2鸡蛋打散,胡萝卜,小葱切细丝。胡萝卜小葱放肉泥里搅拌,再加少许盐,鸡精,胡椒粉蛋液拌匀。3平底锅刷油。4倒入蛋液摊成薄薄的蛋饼。5......6拌好的肉泥平铺在蛋饼上。7上面铺上紫菜,再来一层肉泥。8然后把蛋饼卷紧放蒸锅大火蒸。920分钟即可出锅,稍冷却切片摆盘。
贝壳0703
周末做了一次蓝莓蛋挞,用飞饼皮版,蓝莓酱放的太多,烤时往外溢,看来下次要少放。弄得四周都是蓝莓汁,过于甜腻。做蛋挞剩了两个蛋清,于是就瞎鼓捣了苹果麦芬。方子是抄自由JM的,感谢!
76小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