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月饼在唐代就曾出现,至宋代更盛。它是中秋佳节祭拜月亮时最主要的物品,祭供后由全家分食。由于月饼象征团圆,有些地方称为“团圆饼”。《燕京岁时记•月饼》载:“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亮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的《淞南采府》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已和现在的月饼颇为相近。
传统的中秋节为团圆节,所以古诗有“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诗句,也就是到了中秋节,大家更盼望团圆。如果家中有人在海外或外地能来家团聚,就增加思念之情,这是中国以家庭为社会组成单位所具有的特点,而中秋节也就是这一特点的集中表现。
中国历代以农立国,中秋节正当春华秋实,农业收成的季节,所以农村有以“芋魁”供奉之俗,即所谓中秋吃蕃薯、芋头,这两种根块作物,其形硕大而圆,象征丰收与完满之意。而亲友之间馈赠月饼,同样也是象征完满、团圆之意。
中秋之夜,合家围坐,皓月当空、或对月饮酒,或品茶吃月饼以助谈兴,亦人生之一乐事。所以无中秋可以吃月饼,而无月饼则不成中秋,因此中秋与月饼是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
“自来红”是传统的京式点心,月饼在烤制前是白面皮的,但出炉之后神奇的变成棕红色,而且月饼的上边会出现一个深红色的圆圈,这也正是“自来红”名字的来历。
月饼上那个圆圆的红圈正宗的做法是用一份的水、一份的糖及半份的碱面熬制而成的。将这种汁液盖在月饼坯子上的时候是看不见红印的,只有月饼烤制熟了以后,红圈才会显现出来,这也是自来红月饼的神奇之处。下面,就进行“自来红月饼”的具体制作;
1.绵白糖、香油、花生油、果脯、金糕条、桂花酱、冰糖碎、核桃仁、花生仁、南瓜子仁、黑白熟芝麻、青红丝、熟面粉、中筋面粉1、低筋面粉1、麦芽糖、花生油、香油、绵白糖、苏打粉、开水。
2.把什锦果仁、果脯、冰糖等倒入盆中拌匀,再倒入绵白糖、桂花酱和炒熟的干面粉。
3.最后把用花生油香油的混合油倒入盆中用手抓匀。
4.抓匀成团儿后,包上保鲜膜备用。
5.把面粉倒入盆中拌匀,放入白糖和苏打粉拌匀,再倒入麦芽糖和油,最后用60ml的开水合面。
6.合成面团儿后,包上保鲜膜松弛20分钟。
7.把松弛好的面团儿揪成8个面剂子,每个重50克,再把五仁馅料搓8个剂子,每个重也是50克。
8.取一面剂子稍擀两下。
9.然后上下折叠。
10.掉转九十度,用擀面杖擀成窄长片。
11.用手掌把面片搓卷起来。
12.按此法,把8个面剂子逐一做完。
13.把卷好的面卷用擀面杖擀成圆皮,然后包入五仁馅料即可。
14.把包好馅料的月饼坯整齐码入烤盘。
15.用瓶盖制作的水印戳蘸少许印水,在每个月饼坯料上盖上水印,坯料便制作完成。
16.烤箱预热,把温度调到上火200度下火170度,烤盘置入烤箱内中架,烘烤15-20分钟。
17.待颜色均匀的变成淡红色便可出炉。至此操作全部完成。
18.码盘后是不错的待客茶点。
1银耳、莲子、百合、红枣、枸杞泡发。2银耳切掉根,切小块。莲子剔芯。全部材料洗净,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放入银耳、莲子大火煮半小左右之后加入枸杞、百合。红枣冰糖,煮到银耳彻底变浓稠即可。
狗窝
老家过年必做的一种食物,象征团圆,圆满!
老杨的厨房
1豆腐揭去表皮后用箩筛制茸,用纱布搌干水分后置盆中。猪肥膘肉和鸡脯肉去筋膜捶茸,与豆腐同置一盆中,加葱姜水搅散后。再加盐和鸡蛋清制成掺。2在扇形与蝶形模具上抹一层猪化油,分别制出10个扇形、2个蝴蝶形的豆腐掺,将胡萝卜、大甜椒、香菌等片刻成不同花卉图案,分别嵌于豆腐掺上,上笼蒸熟备用。3炒锅置旺火上,加清汤烧沸,加胡椒粉,放入豌豆苗烫熟,舀入汤盆内,将蒸好的豆腐惨滑入汤内即成。
飘往那儿
1新鲜五花肉。2以前在我十三四岁时,父母单位的老职工张婆婆长期喜欢炒酱熬肉,而且特别好吃,她每炒一次我家几姐弟都可以每人吃一筷子,现在想起都留口水。 切片待用(炒酱熬肉不需要煮熟)3干竹笋泡软待用。4泡发好的竹笋。5将大蒜苗切段、大蒜切片、生姜切片待用。6豆办酱备好待用。7将上述调料全放在一个碗里(生抽、料酒、醋、糖、豆办酱、味精、大蒜片)。8锅里放油烧油,下入生姜炒香。9下入切好的五花肉片。10翻炒***11听到锅里吱吱的在响了。12倒入配好的调料。13翻炒均匀,闻到豆办香了。1
Sincerity
1熏干切片。2肉切片,肉用水淀粉和料酒腌制片刻。3油烧热,下肉片。4再放入豆瓣酱,翻炒出红油。5下熏干,放入酱油,料酒翻炒,闷片刻。6放入适量的水,烧制片刻,(豆类食品一定要多烧才能入味的)最后下鸡精即可出锅了。
dian_dian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