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介绍
蜂蜜,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种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1千克的蜂蜜含有2940卡的热量。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味道甜蜜,所含的单糖,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妇、幼特别是老人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而被称为“老人的牛奶”。
蜂蜜的营养价值
1、蜂蜜中含有大约35%的葡萄糖,40%的果糖,这两种糖都可以不经过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体吸收的。
2、蜂蜜中含有与人体学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钙、铜、磷、钾等抗物质。
3、蜂蜜中含有淀粉酶、脂肪酶、转化酶,是食物中含酶最多的一种。酶是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吸收和一系列物质代谢及化学变化的促进物质。
蜂蜜的食用效果
1、心血管患者的佳品
蜂蜜能改善血液的成分,促进心脑和血管功能,因此经常服用于心血管病人很有好处。
2、保护肝脏
蜂蜜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促使肝细胞再生,对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增强抵抗力
食用蜂蜜能迅速补充体力,消除疲劳,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4、杀菌
蜂蜜还有杀菌的作用,经常食用蜜糖,不仅对牙齿无妨碍,还能在口腔内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蜂蜜能治疗中度的皮肤伤害,特别是烫伤,将蜂蜜当做皮肤伤口敷料时,细菌无法生长。
5、促进睡眠
失眠的人在每天睡觉前口服1汤匙蜜糖(加入1杯温开水内),可以帮助尽快进入梦乡。
6、促进胃肠蠕动
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动物实验证实,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蜂蜜的食用禁忌
1、不适宜糖尿病患者、脾虚泻泄及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苔厚腻者食用。
2、夏秋季节不宜食生蜂蜜。
3、婴儿不可食用蜂蜜,以免因肠胃身份证嫩发生蜂蜜中毒。
4、食用时温开水冲服即可,不能用沸水冲,更不宜煎煮。
5、蜂蜜不能盛放在金属器皿中,以免增加蜂蜜中重金属的含量。
说到蜂蜜啊,我们家以前吃的好多纯天然蜂蜜。那时家里比较穷,没有钱买白糖。不够一连好多年,都有一窝蜜蜂来我们家“驻扎”。有了“它们的驻扎”我们糖就有着落了,老家一直流传着有福气的家庭才会有蜜蜂来,事实证明如此吧。【一窝蜂蜜一年可以割3次蜜(家养的蜜蜂),蜂蜜分为冬蜜和春蜜,会吃蜜的人都知道冬蜜比较好冬蜜的含糖量比较高,到了冬天会结晶。】
后来妈妈搬家了。那窝小蜜蜂也在妈妈搬离半年以后,也搬离了我们家。都说动物是有灵性的东西,真的很准。虽然妈妈搬家了但是隔三差五的回去“照顾它们”回去给他们做卫生驱赶蜘蛛什么的,但是最终它们还是离开了我们家。老一辈的邻居说是妈妈把它们照顾的很好了,不然它们不会超过一个月就走了。小蜜蜂很爱干净的,它们害怕蜘蛛的骚扰。也害怕马蜂的侵害,虽然妈妈隔三差五的回老家,毕竟是搬走了。照顾的自然没有在家时那么周全,小蜜蜂也会为自己做打算的。自从那窝小蜜蜂走了我们也非常难得吃到纯天然的蜂蜜了,即使有也是在老家的邻居那买一些。不过也要赶早买,不然也买不到很清澈的蜂蜜。刚刚割下来的蜜比较清澈,等蜂片沥出来的蜜就比较浑浊了。
1干海带泡发。2木瓜去皮切块。3乌鸡切成块,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去净血水。4将泡发的海带切块。5将海带,乌鸡,3片姜放入炖盅内,加满水。6放入大锅内,隔水炖1个小时。71小时后,加入木瓜块,继续炖1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家有桐宝
1鱼洗干净用少许盐、胡椒粉腌片刻。2姜切片葱切段。3辣酱用少许水分稀释加入少许盐胡椒粉。4锅里倒入橄榄油之后放姜葱炒出味来。5然后把鱼放到锅里开始煎。6姜葱取出继续把鱼煎干。7鱼煎好之后盛起,油锅不用洗直接将调好的辣汁以有煎香了的姜葱一起倒入到锅里煮沸。8酱汁淋到煎好的鱼上面。
蓝色南半球
1材料分别洗净好。2锅里入油爆香姜蒜末。3入大葱丝炒香。4入香菇炒2分钟。5入洋葱炒匀。6入彩椒炒匀。7最后放盐,耗油炒匀即可出锅。小窍门注:菌类一定要炒熟哦!以免毒人!
狗窝
1海藻芽....2红萝卜切丝;绿豆芽去除根部;蒜拍碎。3海藻芽提前一小时用清水泡发,中间多换几次水去除咸味并洗净里面的泥沙。4锅里放水烧开后放入少许油,盐。5将海藻芽放入飞水。6然后再将红萝卜丝放入。7绿豆芽放入烫煮一下和海藻芽一起捞出用凉开水略泡,滤干水分。8放入生抽,白糖,胡椒粉,醋,鸡精,再淋上麻油拌匀即可。9成品....
家有桐宝
1筒骨.........2海带,黄豆泡发,葱姜备用。3锅里水烧开,将筒骨飞水去血沫。4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大火烧开后中小火煲2小时后放盐调味即可。5.............
家有桐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