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羊肉”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过去是游牧民族的一道上好美食。“手抓羊肉”在我国的内蒙、西北、青藏一带最为有名,也是少数民族朋友们的一道宴客大菜,并深受穆斯林朋友们的欢迎。
“手抓羊肉”各地都有自己的特殊配料和做法,虽在味道上稍有区别,但总体上在主要做法方面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在运用调味品上稍有差别。
过去,制作“手抓羊肉”一般都用一口类似大瓮似的砂锅来炖煮,后来有些地方使用大号的铝锅,但绝不可使用铁锅,因为铁锅会对一些药料起氧化作用,从而失去其应有的营养价值,就和熬煮中草药差不多,必须要用砂罐才好。
制作“手抓羊肉”是很讲究的,一般都要按季节来往汤里下料,冬季一般在炖煮的羊汤里都要放一些地域特产,像“枸杞”之类的滋补品,而春秋季节要在汤里面放上黄芪和陈皮等,能起到去燥和降低羊肉热量的作用,以此来达到温补的作效果,吃起来不像冬季的热量那么大。在少数民族地区夏季也吃“手抓羊肉”,但吃的要相对少一些。“羊”通常要选择羔羊肉,一般都用羊的腰窝部位的整块肋排来炖煮,肉要肥瘦相间才好吃,羊的肋骨以不超过小拇指尖粗细为好,把羊肉煮好后蘸调料吃即可。
今天做的这款是春夏交季的一款“手抓羊肉”,我在汤里放了一小片黄芪和陈皮,用这种做法在这个季节吃不会感到上火。这款“手抓羊肉”我是在总结了西北一带的做法的基础上,在调味品的运用上加以了简单的改良,做起来也比较容易,最适合家庭来制作。由于家里没有大号的砂锅和铝锅,我使用的是不锈钢锅暂且来代替,做好后要立即从锅中倒换到容器里才行,不宜在不锈钢锅中存放的过久,防止里面用的原料氧化。其具体做法如下;
1.羔羊腰窝肋排一块、葱段、姜片、香叶、白芷、草果、砂仁、肉蔻、小茴香、花椒、丁香、黄芪、陈皮、干辣椒、黄酒、盐、大蒜、酱油、烹调油、香油、清水、香葱、小米椒、孜然、苦菊适量。
2.把香料放入料盒盖好盖子备用。
3.把葱切段姜切片。
4.小米椒切成红椒圈,大蒜取三分之二切成粗末备用。
5.把另外三分之一的大蒜放入蒜罐,里面加盐捣成泥。
6.捣成泥后再加少许凉开水调制成蒜汁备用。
7.用刀把羊排从每根肋骨之间划开切断,切的时候,可整根制作显得的粗犷些,还可从中间再剁开制作的精细一些,这要视自己的喜好来定。
8.把切好的羊排开水下锅煮5分钟捞出。
9.另换清水煮开下入焯过水的羊排,里面放入葱姜和三个小辣椒,锅中再倒入黄酒烧开,改用中火煮1小时。
10.然后放入料盒和陈皮再煮15分钟。
11.煮15分钟后取出料盒。
12.取出料盒后放入适量的盐,用小火再煮40分钟,在制作中需前后共煮两个小时使肉软烂汤浓为最好。
13.把煮好的肉排放入盘中,(可搭配一些清火的蔬菜也可单独拌食,我配了一些苦菊)。
14.然后另起锅注入烹调油和少许香油,锅中放入蒜末用小火煸炒,待蒜末煸至微黄下入红椒圈、孜然、香葱碎爆香。
15.把材料爆香后烹入适量酱油勾兑成汁。
16.然后把勾兑好的汁浇在羊排上即可。
17.吃的时候蘸以蒜汁。
18.上桌时同羊汤共上,由于羊汤太浓也比较咸,因此在上桌之前里面还要再兑入50%的清水再次煮开,然后撒少许胡椒粉即可,此汤味道甚是鲜美,在吃手抓肉之前要先喝一碗汤来开胃。
1干海带泡发。2木瓜去皮切块。3乌鸡切成块,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去净血水。4将泡发的海带切块。5将海带,乌鸡,3片姜放入炖盅内,加满水。6放入大锅内,隔水炖1个小时。71小时后,加入木瓜块,继续炖1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家有桐宝
1鱼洗干净用少许盐、胡椒粉腌片刻。2姜切片葱切段。3辣酱用少许水分稀释加入少许盐胡椒粉。4锅里倒入橄榄油之后放姜葱炒出味来。5然后把鱼放到锅里开始煎。6姜葱取出继续把鱼煎干。7鱼煎好之后盛起,油锅不用洗直接将调好的辣汁以有煎香了的姜葱一起倒入到锅里煮沸。8酱汁淋到煎好的鱼上面。
蓝色南半球
1材料分别洗净好。2锅里入油爆香姜蒜末。3入大葱丝炒香。4入香菇炒2分钟。5入洋葱炒匀。6入彩椒炒匀。7最后放盐,耗油炒匀即可出锅。小窍门注:菌类一定要炒熟哦!以免毒人!
狗窝
1海藻芽....2红萝卜切丝;绿豆芽去除根部;蒜拍碎。3海藻芽提前一小时用清水泡发,中间多换几次水去除咸味并洗净里面的泥沙。4锅里放水烧开后放入少许油,盐。5将海藻芽放入飞水。6然后再将红萝卜丝放入。7绿豆芽放入烫煮一下和海藻芽一起捞出用凉开水略泡,滤干水分。8放入生抽,白糖,胡椒粉,醋,鸡精,再淋上麻油拌匀即可。9成品....
家有桐宝
1筒骨.........2海带,黄豆泡发,葱姜备用。3锅里水烧开,将筒骨飞水去血沫。4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大火烧开后中小火煲2小时后放盐调味即可。5.............
家有桐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