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司面包,让很多烘焙爱好者头痛的一种面包,总也发不大涨不满拉不了丝,明明就是照着大咖的方子做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蟹姐也失败过好多次,各种各样的失败都经历过了,不过蟹姐不怕失败,屡战屡战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今天这一篇咱们细细的说说吧。
从吐司配方开始说吧。网上的方子书上的方子,有很多个不同版本,不会做的时候哪个都做不好,会做了大多数都能用,今天咱们用的这个方子有蛋有奶,相对于无蛋无奶的方子更容易成功,毕竟蛋白含量增加了啊。
1.先揉面团,这一步建议用厨师机或者面包机,手揉不是不可以,真心是太累了。揉面用后油法,就是先把黄油以外的材料揉成团,再加入黄油揉至完全扩展。
2.手套膜被视为吐司面团揉面到不到位的标志,实际上这是面团状态的外在表现形式,经常玩面团的朋友单凭手感也能知道面团是不已经揉好。想要揉出手套膜,配方要合适,面粉要用对,然后还要控制面团温度。
3.揉面结束时,面团温度控制在26度以下比较好,(不要低于18度)。正常情况下,室温不超过20度的时候,可以直接配料揉面。如果室温高于20度,则需要用冰水揉面,如果是夏季制作吐司面包,除了用冰水,还要把面粉、黄油、甚至揉面桶都冷藏后再用,必要时需要在揉面桶外面包上冰袋,或者直接在18度的空调房中揉面。如果面团太高,会影响出筋,很难揉出漂亮的手套膜。(用波兰种制作吐司出膜效果比较好,咱们另外一篇再分享。)
4.图中这些“膜”,是蟹姐做吐司时拍下来的,每次揉面都要拍,可以感受一下,重点还是要自己多做。并不一定非要追求最完美的“膜”,因为膜只是整个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况且也不是看着好就真的好了,膜的结实程度,厚度,易拉开程度,光滑度等会有不同。重要的是影响吐司成品好坏的因素还有很多,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面团温度等,都很重要,如果你仔细品味,每一次做出来的吐司味道并不是完全一样,因为吐司面包的香气很复杂。
5.蟹姐有一次用提前冷藏的方法做吐司面团,面团揉好后膜拉得特别好,最后却怎么也发不起来,烤了个砖头,就是图中这样的。分析原因,主要是面团回温不到位,温度过低,导致判断失误,发酵很慢,在充分回温之后发现面团湿度太大,所以出膜时面团的温度也很重要啊,在24-26度最舒适。总结的时候再回头看下面这图,膜很薄很光滑破洞也很好,但感觉有些湿啊。
6.把面团收圆,放在发酵盒中发酵,如果有发酵箱,可以设定温度和湿度,会更方便,没有的话,放在容器中注意盖好盖子,避免面团失水表面变干。环境温度在26至28度之间最适合。大约需要2个小时,面团能发好。一发完成后,面团体积变大,用手戳洞不回缩也不塌陷。
7.把面团分均分成三份,滚圆后松弛10分钟。之后擀开,不可强擀,厚一点儿也没有关系,擀好后折成三折再次松弛10分钟。过程注意盖保鲜膜。
8.接着把面团再次擀长,如图样卷起来。
9.放进450克吐司盒中,盖上盖子进行二次发酵。此时面团温度最好是26度,发酵温度应该控制在28-35度之间,放在烤箱中发酵比较好,差不多需要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发好了。二发时间不宜过长,图中是二发结束时面团的样子。
10.烤箱190度预热,之后放入吐司盒,去掉盒盖,用锡纸盖住,定时40分钟。
11.在最后5分钟的时候打开锡纸看一下,如果上色不好,去掉锡纸把面包表面烤上色。
12.烤好的吐司面包及时出炉脱膜,放在烤架上自然放凉。之后装袋密封保存。
13.这个季节,蟹姐家的室温在15度左右,也正是吐司最容易老化的环境温度,放凉二、三个小时后切片冷冻保存,吃的时候复热一下就好了。
这个还是在咱们这个网站上学习的。。简单。好吃。。呵呵。。(原创作者看到后告诉我,我会把您的连接复制上。感谢分享)
andrew1984
1葱、红椒切丝、放少许盐在鸡蛋里打匀。2锅热放油,倒入蛋液,待蛋成形盛出备用。3锅入少许油,大葱倒入大火快速翻炒略变色。4倒入炒好的鸡蛋,红椒丝,加少许蚝油炒几下,出锅即可。
狗窝
1银耳、莲子、百合、红枣、枸杞泡发。2银耳切掉根,切小块。莲子剔芯。全部材料洗净,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放入银耳、莲子大火煮半小左右之后加入枸杞、百合。红枣冰糖,煮到银耳彻底变浓稠即可。
狗窝
1所有原料。2锅内加入清水,放入洗净的山楂,乌梅,甘草。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4之后加入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煮好的汤滤渣就好了。5待凉后放冰箱冷藏,就可以喝了。
狗窝
这个汤到底该叫啥名呢?我一时也想不出来。暂时就叫它猪骨腊味冻豆腐汤吧!因为里面有两种腌制腊味!我一直觉得有人有时吃东西很怪!总是说一些很奇怪的做法!让我一头雾水!做好后飘出咸鱼的香味,又有点腊肠的味道!喝起来吧咸鱼味道大一点!<人家就是好那口鱼>
狗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