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生活在川东地区,现辖于重庆,那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小时候,经常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参加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各种筵席,三蒸九扣,是当时民间喜庆筵席上常见的菜式,主料以荤为主,使用猪肉、猪肘子、鸡、鸭、鱼等材料,用清蒸、烧烩的方式进行加工,成品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粉蒸肉(囃肉)、蒸肘子、蒸酥肉、咸烧白(梅菜扣肉)、夹沙肉(甜烧白),蒸整鸡、蒸全鸭、蒸全鱼、糯米饭、蒸杂脍等,一般都以斗碗盛装,九碗上桌,再配以4个或6个凉菜(一般有花生米、心舌肝肚、鸡等制成;2个炒荤菜,通常有道肉片,有的会溜肚条或者爆炒猪肝、腰花),1-2道汤菜,如虾羹汤(似乎并没有虾)、鸡汤,还会上一道炒青菜,非常具有乡土气息。
当时的筵席,以八仙桌为主,席上坐八人。夹沙肉,一碗只有八片,每人一片,不多不少。夹沙肉使用了比较肥一点的带皮五花肉,未切断的两片肉中间夹着厚厚一层红豆沙,下面铺着红枣糯米,在蒸笼里经过长时间蒸制,肥肉薄而透明不腻,糯米饭香甜软糯。离家太久的游子,总会不经然想起这道乡土菜,似是吃上一口,家乡就在不远的地方。
1.糯米提前半天洗净,泡上,可以将枸杞、红枣也一起泡上。以用手指一搓就碎即可。
2.再将糯米沥好,和上适量红糖备用。
3.五花肉去毛,洗净,用水稍微煮一下定型。
4.将五花肉切成薄片,第一刀切到猪皮处,不要将猪皮切断了,第二刀切下去再将猪皮切断,如此反复。
5.将切好的夹层肉放入适合的容器中,倒入少许老抽,加入一勺红糖,甜度以自己喜欢为准,尽量少放。将老抽和红糖与肉和匀,腌制一会儿,主要是为上色。
6.红豆沙准备好。我直接买的成品,就在包装袋上剪了一个大小合适的口。
7.取一片夹层肉,用手指从中间展平,将红豆沙顺着挤到一边肉上,用手指稍微压一下使其贴紧肉片。
8.再将另一边肉片合上,再用手指轻压贴紧豆沙。
9.将夹上豆沙的肉肉皮朝下,依次码入适合的圆底碗中。
10.将和好的糯米铺到肉上,铺满为止。
11.蒸锅里放入适量的水,把铺好肉和糯米的碗放到蒸格上。
12.加盖,大火上汽后,中大火蒸一个半小时即可。放水的时候要考虑到蒸制的时长,一次性放入足够的水,中途最好不要开盖。
13.蒸好的夹沙肉。
14.将蒸碗取出,扣上大小合适的盘子,两手扣紧。
15.将蒸碗翻转,再小心取掉蒸碗,一盘香喷喷的夹沙肉就做好了。
1干海带泡发。2木瓜去皮切块。3乌鸡切成块,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去净血水。4将泡发的海带切块。5将海带,乌鸡,3片姜放入炖盅内,加满水。6放入大锅内,隔水炖1个小时。71小时后,加入木瓜块,继续炖1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家有桐宝
1鱼洗干净用少许盐、胡椒粉腌片刻。2姜切片葱切段。3辣酱用少许水分稀释加入少许盐胡椒粉。4锅里倒入橄榄油之后放姜葱炒出味来。5然后把鱼放到锅里开始煎。6姜葱取出继续把鱼煎干。7鱼煎好之后盛起,油锅不用洗直接将调好的辣汁以有煎香了的姜葱一起倒入到锅里煮沸。8酱汁淋到煎好的鱼上面。
蓝色南半球
1材料分别洗净好。2锅里入油爆香姜蒜末。3入大葱丝炒香。4入香菇炒2分钟。5入洋葱炒匀。6入彩椒炒匀。7最后放盐,耗油炒匀即可出锅。小窍门注:菌类一定要炒熟哦!以免毒人!
狗窝
1海藻芽....2红萝卜切丝;绿豆芽去除根部;蒜拍碎。3海藻芽提前一小时用清水泡发,中间多换几次水去除咸味并洗净里面的泥沙。4锅里放水烧开后放入少许油,盐。5将海藻芽放入飞水。6然后再将红萝卜丝放入。7绿豆芽放入烫煮一下和海藻芽一起捞出用凉开水略泡,滤干水分。8放入生抽,白糖,胡椒粉,醋,鸡精,再淋上麻油拌匀即可。9成品....
家有桐宝
1筒骨.........2海带,黄豆泡发,葱姜备用。3锅里水烧开,将筒骨飞水去血沫。4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大火烧开后中小火煲2小时后放盐调味即可。5.............
家有桐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