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鱼因其美味和营养,历来是广受大众喜爱的食物。当初老祖宗造字,就把“鲜”字归于“鱼”部,将鱼当做“鲜”的极品,而花样翻新的各式吃法,更是让鱼备受追捧。吃鱼的好处显而易见,但食不得法,也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惹上致命重疾。
赶紧来看看几个常见的错误吃法,防患于未然。
生吃鱼片易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专家特别提醒,不少人以为生鱼片用酱料和醋拌过,就能杀死其中的肝吸虫,可以放心食用,但事实上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芥末、酒精等都很难杀死它们,就算把鱼片投入90℃热水中,煮的时间不足也不能将之杀死。因此生鱼片还是少吃为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肝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刚开始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有些人甚至十几年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等到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建议长期嗜吃生鱼片的人最好到医院检查,确诊是否感染。
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专家提醒,个人千万不能擅吃鱼胆,有食用要求的患者应在中医指导下合理摄入。
您可能还喜欢:
1里脊肉。2山泉水。3剁碎。4放入锅中。5加入适量水。6浸泡一个小时煮10分钟即可。7开动啦。
老U爱小轩哥
1猪肉。2剁碎。3分别加入生抽生粉姜末生抽糖胡椒粉拌匀。4白菜叶断生。5取适量肉团放在菜叶上。6包起。7剩下的团成丸子蒸15分钟。8开动啦。
老U爱小轩哥
1准备500g糯米粉。2多次少量加入开水。3筷子把糯米粉搅成颗粒状,没有干粉时,下手揉成面团。4揉成面团,盖上保鲜膜,防止风干。5准备好的芝麻馅,上一个菜谱有详细的做法。6糯米面团比较粘,戴上胶手套,取出一个面团,可以拍上干粉,按成饼状。7包上芝麻馅,芝麻馅的重量25g一个。8做的是大汤圆,吃着过瘾。9锅中放水,水开后放入汤圆,煮至浮起即可。10烤熟的花生。11适量的红糖。12花生去掉外衣,用石舀碾碎。13把花生碎拌入红糖,最后将红糖花生碎盛入汤圆表面即可。14成品。15香甜软糯,自己做的更好吃。
宸·羽
1备好食材。2锅中多放点油,倒入搅好的蛋液翻炒。3鸡蛋铲到一侧倒入圆白菜丝翻炒,加花椒粉、盐。4倒入腊肠块炒,最后放入韭菜段翻炒几下关火盛出。5成品。
金凤栖梧
1红薯洗净去皮。2切滚刀块。3水烧开,放入红薯煮2分钟,千万不要煮久了。4撒一把淀粉,让每块红薯都沾满淀粉。5锅里放油,油温7成热放入红薯。6炸至表皮焦黄捞出备用。7不粘锅放入半碗水,水的二分之一糖,一勺油,小火熬化。8熬至大泡变小泡,颜色呈浅黄色。9放入红薯和芝麻,快速翻拌均匀。10成品。
云朵里的那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