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碘”,“盐”本身更值得国人的关注。
碘盐争议本来是个科学问题,现在却越来越热,甚至引入了“选择权”。即使是人们的“选择权”得到了满足,人们还是不知道:盐,到底是吃加碘的,还是不加碘的?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机构制定的推荐标准是成人每天150微克,怀孕和哺乳期妇女高一些,未成年人则按年龄不同而降低。碘缺乏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现象。WHO估计,全球有20亿人碘摄入不足。
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致力于推动“补碘”的工作,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食盐加碘。这项工作在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地取得了很大成功。
对碘而言,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认为它是很安全的。即使过量摄入,也没有什么问题。现在我们知道,碘过多可能导致甲状腺官能症和自免疫甲状腺炎。在这种症状出现之前,人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升高。
这是人体甲状腺因为碘过多发生异常的最早信号。实验观察到TSH升高所需的每日碘摄入量在1700微克到1800微克之间。
美国据此把1100微克作为每天的最大摄入量,意思是,每天摄入量不超过它就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欧洲制定的最大摄入量则是每天600微克。一般而言,正常食谱,加上碘盐,也难以超过这个量。
不过,这些最大摄入量都是针对健康人群的。甲状腺本来就异常的人群对碘的敏感性高,这对他们就没有意义。
200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医科大学所做的研究,结果是过量的碘和超量的碘会导致甲状腺官能症和自免疫甲状腺炎的发生率升高。
在这篇论文中,“过量”的尿碘值相应的摄入量实际上低于美国制定的最大摄入量。
该刊物很有权威,所以这篇论文引起了很大关注。同期刊物还发表了一篇评论,作者认为因为碘盐的推广,美国的碘缺乏病发生率曾经很低———不过美国不是强制加碘,市场上的加碘盐大概占到70%。
由于近二三十年公众对盐的消耗量下降,而加工食品中一般不使用加碘盐,美国人群的尿碘中间值在这一时期内从320下降到了200以下。
与此同时,美国人的碘缺乏病发生率从3%上升到了12%,孕妇碘缺乏病发病率从1%上升到了7%。按照WHO的指标,目前美国人群的尿碘含量是合理值。不过,该评论作者认为,目前美国人的碘摄入量介于不足与勉强够之间,应该提高。对这个大大高于WHO推荐量的值,该作者后来还和其他学者进行了进一步的争论。
2008年发表的一篇综述再次引用中国的研究,提醒对于碘过量的关注。一般认为在碘缺乏地区突然提高碘摄入量可能导致甲状腺官能症和自免疫甲状腺炎的出现,而这种趋势会在几年之后消失。
可中国的作者认为他们的数据没有支持这一说法。另一项丹麦的研究得到了与中国研究类似的结论,但作者认为加碘升高的疾病率可能会在今后的监测中下降。
毫无疑问,食盐加碘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只是过量碘似乎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安全。不过,与碘缺乏带来的严重后果相比,过量碘带来的问题并不大。
中国地域广阔,饮食习惯多样,是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需要同样的碘盐,这确实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那些甲状腺异常的人群、高碘地区人群,提供非碘盐应该是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的高盐饮食习惯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碘过量”问题。相对于“碘盐”中的碘而言,盐本身更需加以注意。钠过量后果可就严重多了。
云无心(美国 食品工程博士)
(实习编辑:林淑君)
精彩饮食推荐您可能还喜欢:
还是做豆饽饽剩的面,做了小笼包和馅饼,还剩下一块。做包子馅饼一次吃不完,剩下味道就不好了。就蒸了紫薯来做个花卷吧。
不做妖精好多年
1锅内热油炒香蒜片。2下番茄翻炒出汁。3加入开水、豆腐块。4下裙带菜加盐、煮至三四分钟。5最后放虾皮、鸡精!入葱花即可。
香香的小厨房
1锅烧热下五花肉煸炒出肥油。2下姜和干辣椒炒香,放入冰糖。3加料酒、鲜酱油和少许老抽翻炒均匀。4下南瓜炒匀。5倒入开水盖盖煮六七分钟。6中途加盐继续煮两三分钟。7汤汁收干一点鸡精调味,入葱花即可。
香香的小厨房
松软鲜香。
兰杏梅
芝麻的补钙效果好过牛奶和鸡蛋。因为芝麻的钙含量大约是牛奶和鸡蛋的四倍,芝麻还可以减缓人体细胞的衰老、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抗氧化,可以延年益寿,这要归功于芝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油麦菜色泽淡绿、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具有独特风味,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大量钙、铁等营养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蔬菜。油麦菜具有清热利尿、清肝利胆、静心安神、促进血液循环、辅助减肥等功效。麻酱油麦菜是麻酱和油麦菜的完美结合,做法简单,特别适合厨房小白,一学就会,赶紧收藏试做吧!
在水一方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