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韭菜 味甘辛性温。是一种良好的振奋性强壮剂,有健胃、壮阳功能。凡肾阳虚所致梦遗、滑泄、腰酸、小便频数、小儿尿床、妇女腰酸白带多者都可以常食韭菜,故又名“起阳草”,如与开洋(虾米)同炒,其效更好。但内热便秘,口干舌燥者忌韭菜。韭菜昏目,有眼病者,如结膜炎等也当忌食。
2、蕹菜 又名空心菜,味甘性平。可炒,可煮汤,可凉拌。因为味淡,常不被人们重视,忽略了它的药用价值。嵇会的《方草木状》称之为“南方之奇蔬”,因它能解毒,如解毒蕈类、砒霜、野葛、木薯等中毒;治蜈蚣、毒蛇咬伤;治淋浊便血、妇女白带、肺热咳血、鼻出血及无名中毒。有书记载,用其内服能治热痢,外用能治疮痛肿毒。紫色蕹菜含有胰岛素样物质,故糖尿病病人食用有利于控制血糖。
3、蓬蒿菜 味甘辛性平。早在唐代已列为食疗之品,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称之能“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蓬蒿菜有明显的平肝、清虚热作用,对肝阳上亢者如高血压头昏脑胀、烦热头昏、睡眠不安及热咳有痰等证有良好的疗效。有润肠通便之功,尤宜于内热便秘者。
4、生姜 味辛性微温。日常在烧鱼、肉、鸡、鸭、虾、蟹等都要放点生姜作佐料。生姜的药效有去寒、去腥、止呕、发汗、止咳、止反胃等。生姜皮利水,可以治菌痢,热痢留姜皮,冷痢刮去姜皮。因生姜性升,不宜晚上吃,因为夜间人气收敛,故不宜反其道而升之。用生姜3片加红枣10枚煎水服,治疗脾胃虚寒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大便泄泻,常有高效。在此必须说明,内热偏重者及舌苔黄而干者忌食生姜。
5、荠菜 味甘性温。李时珍说:“冬至后生苗,二、三月起茎五六寸,开细白花,整整如一。”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因其清香可口,民间常用它包馄钝,或炒野鸡肉,或与豆腐共煮羹。但多数人不知道它的药用价值。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多种出血性疾病,如血尿、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高血压患者眼底出血、牙龈出血等,其良好的止血作用主要是其所含荠菜酸所致。目前市场上有两种荠菜,菜叶矮小,有奇香,止血效果好;另一种为人工种植的,菜叶宽大,不太香,药效较差。
(责任编辑:李宇胜)
您可能还喜欢:
1桃胶提前用清水泡发后清洗干净备用。2银耳也提前用清水泡发。3养生壶放入洗净的桃胶。4放入银耳。5加入适量的清水。6养生壶选择银耳程序1个半小时。7中途准备适量枸杞洗净备用。8桃胶煲至剩2分钟左右时间,放入枸杞和冰糖,继续煲至结束即可。9成品。10成品。
_蒍鉨变乖々
1准备。2油锅起火烧六成熟倒入少许玉米油,倒入五花肉。3放入娃娃菜。4加入一勺生抽。5倒入河粉。6加入少许盐,大火快速翻炒几分钟出锅。7装碟,成品图来一张。
逝去的爱情
在广东的茶楼里,白灼菜心是每一桌必点的菜之一,主要食材是菜心,用白灼的烹饪方式。口感嫩而不软、有颜有色、清脆诱人。这道菜非常简单易操作,就算是不会煮菜的新手也可以学会,家里如果来朋友了,也是可以招呼朋友的不二之选。这个菜吃一次就会上瘾。菜心是在广东的叫法,其他地区一般叫菜花。不仅做法简单,价格也很美丽。
天台食堂
1肉末(用一点点就行,我是从冰箱里拿出来解冻),蒜末备好。2圆白菜洗净切成细丝。3洋葱丝,胡萝卜丝。4大饼适量切成细丝。5鸡蛋打散。6炒碎盛出备用。7锅内放油烧热,放入肉末煸炒。8炒至完全变色。9把肉末扒拉到一边儿,放入洋葱丝胡萝卜丝翻炒均匀。10炒出香味儿。11放入适量生抽调味。12翻炒均匀。13倒入圆白菜丝。14翻炒均匀至软。15倒入饼丝继续翻炒几下。16放入炒好的鸡蛋。17加少许盐调味。18倒入少许蚝油提鲜,翻炒均匀,淋入少许清水。19出锅前放入少许蒜末即可关火。20装盘上桌啦!21成品图!22成品
筠旸JY
1排骨清洗干净。2放入除啤酒外所有的调料。3腌拌入味。4蒜头用了3个,剥成粒清洗干净。5砂锅放油,放入蒜子炒香。6再放入排骨。7扣上锅盖,小火焗至变色。8再倒入啤酒,中小火焖20分钟。9时间到,水分已收干,撒上小香葱即可。10成品。蒜香味的排骨,可非常下饭呢。
宸·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