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椒子酱是冬春的民间佐餐小菜,好些地方都有类似菜名,仅笔者所见,就有江苏徐州和山东昌潍两个版本。
多年前出差路过徐州,换车食宿,走进一家门头上挂着一块“家常便饭,随意小吃”木牌的饭店就餐,菜谱上有“家常烀菜椒子酱”的菜名。“椒子酱”三字勾起家乡吃食的回忆,遂要了一盘,端上桌一看,嘿,青绿黄红参半,香辣气味诱人,是一种用锅炖的热菜。与店主唠嗑,他介绍,此菜用料有五花肉、萝卜、豆腐、黄豆、花生米、葱、姜、蒜、辣椒酱、花椒、茴香。仔细品味,觉得那菜中浓香软烂的萝卜块、咸香的肉丁、回味绵长的花生米与豆腐块构成一种黏黏稠厚的咸辣,在咸辣中又透出香醇。后来和徐州籍朋友谈起,朋友说,他老家的人们过冬时,常常烀上一锅椒子酱,那是往日许多家庭百吃不厌的美味。朋友用“烀”(文火细炖之意)来说明椒子酱的做法,似乎只有这个称谓才能体现徐州人对椒子酱的钟爱。
我老家昌潍的椒子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也是冬春里的一味小菜。徐州的椒子酱用锅烀,而昌潍的椒子酱用缸腌。徐州的椒子酱现烀现吃,而昌潍民间则是腌下一冬一春的菜,随吃随取。不但调制方法不同,用料也大相径庭。昌潍濒临渤海,因地制宜选料,用的是咸蟹子下脚料、大葱、大辣椒和大粒盐。咸蟹子下脚料,是腌制海蟹时的汤汁和蟹的零碎儿——沿海一带的特产。鲜海蟹好吃,咸的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撕下一只蟹子腿,送进嘴里“米溜米溜”(昌潍土语,济南话叫“咂摸咂摸”),咸香醇厚。一根咸蟹子腿佐饭,能吃两个大窝头。咸蟹子价格不菲,但下脚料价钱低廉,是老百姓制作椒子酱的主要原料。
秋收后,女人准备下干粮和咸菜,打发男人挑上筲桶,近的几十里、远的上百里,赶往下营(昌邑市北部的渔港)。从那儿挑回来的咸蟹子下脚料,半稀半稠,咸汤汁里漂浮着半截拉块的蟹肉、蟹腿、蟹盖、蟹黄。将其倾入一口干净缸里,将剥好的大葱截成寸段儿,洗净的大红辣椒切碎,按一定比例倒进缸中,再加一些大粒盐,用木棒搅匀了,盖上盖子——三下五除二,带有山东人的那种粗犷豪放劲儿。半月后揭开盖子,啊,色彩斑斓,咸香辣味扑鼻,腌好的椒子酱带着大海的气息。吃饭时捞上一大碗,只见辣椒通红,大葱玉白,蟹膏橙黄,蟹腿、蟹块点缀其中,滴着浓浓的蟹汁,咸香辛辣,味道特异,大开胃口,一家人围着个小炕桌,只听“毕毕剥剥”、“吸溜吸溜”,响起一片剥蟹声和“咂摸”声,吃了还想吃。一大缸椒子酱,一家人吃一冬一春。吃椒子酱配上“叭咕(窝窝头)”,最对口味了。那时老百姓的生活差,少油寡盐,缺少荤腥,腌下能吃一冬一春的椒子酱,是庄稼人的一种企盼。
(实习编辑:邓婉诗)
您可能还喜欢:
1紫苏洗净。2切丝。3苦瓜切片。4大蒜拍扁切碎。5锅子烧热爆香蒜末。6加入苦瓜和紫苏。7加入适量盐。8翻炒均匀即可。9开动啦。
老U爱小轩哥
1荠菜洗净入开水锅汆烫一下,捞出过凉沥干水分切碎。2加一点水打成糊,放少许碱粉,和面后颜色会很好看。3取适量面粉加入发酵粉拌匀。4放入荠菜糊和成软一点的面粉发酵。5发酵两倍大小即可。6将发酵好的面放案板上揉匀排气。7分成大概同等大小的剂子揉匀。8擀成圆饼状。9电饼铛预热,放入饼坯。10一面上色后翻过烙另一面。11多翻几次确保熟透即可,用手捏一下迅速回弹即可。12一次吃不完可晾凉后装入保鲜袋冰箱冷冻保存,吃的时候提前取出加热哦。13成品图。小窍门夏日美味,不容错过哦!健康生活就是如此!
米拉Miira
1鲈鱼刮洗干净,划几刀方便入味。2姜丝,葱白,葱叶分别切好备用。3热锅冷油,放入姜丝煸香。4放入鲈鱼煎至两面金黄,放入葱白煸香。5加入适量热水,盐,生抽大火烧开转中火焖煮十分钟。6待汤汁快收干时,调入适量胡椒粉,葱花放入,把汤汁淋在鱼身上即可。7成品图。8成品图。小窍门红烧鲈鱼,咸鲜入味!
RLing
1鸭子飞水备用。2紫苏洗净。3子姜洗净。4切片。5紫苏切丝。6黄豆酱备好。7锅子烧热放入鸭块翻炒。8放入黄豆酱炒香。9放入子姜。10放入紫苏丝。11加入适量开水焖煮。12收汁即可。13开动啦。
老U爱小轩哥
1梨子。2西红柿用小苏打洗净。3切小块。4放入壶中。5梨子去皮切小块。6放入壶中。7加入少许纯净水,选择果蔬汁。8开动啦。
老U爱小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