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收录51501个菜菜谱
很方便的一道家常菜哦
瑞安咖啡豆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扬州梅花岭右侧天宁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肴。特别是用嫩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原料制做的豆腐汤,滋味异常鲜美,前往烧香拜佛的佛门居士都喜欢品尝此汤。在扬州地区很有名气,这在《扬州画舫录》中曾有记载。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曾品尝过此菜,还一度成为清宫名菜。因该菜为文思和尚所创,人们便称它为“文思豆腐”,一直流传至今。也许受当年天宁寺文思和尚的启发,会所借古刹大觉寺的禅宗理念,斗胆将享誉江南的“文思豆腐羹”稍加改动。将切成细丝的三种主料——豆腐、木耳、青菜,冠以“三思而后行”的哲学理念
kiss战女
夏里吃点嫩滑爽口的凉粉,可以消暑解渴;凉丝丝、酸辣辣的口感,别有一番风味。
kiss战女
1湿性原料。2干性原料。3后油法将所有原料揉成光滑的面团。4醒发1小时,面团没有涨到2倍大,没有关系。5排气分割成50克1个的小面团。6滚圆,擀成圆形,放入豆沙陷或其他果酱也行,我做了2种,一种豆沙陷的,一种放的是自制的菠萝酱。7这是豆沙馅的。8这是菠萝陷的。自制的菠萝馅哦!9包好,捏紧收口,收口向下放置。10平底锅小火加热,不放油,放入饼胚,加盖烘烤。11一面焦黄后翻面,烘至2面焦黄即可取出。12做好了,乘热开吃!小窍门1.揉面不用到扩展阶段。2.全程小火加热。3.饼胚放入时要留出空间,否则会粘在一起。
树袋熊
苏式熏鱼,地道的江南传统名肴,味道是甜的,甜得如同吴侬软语,甜中,又是带着咸,咸中带着鲜。可做冷拼也可入汤进行调味之用,外观呈琥珀色,滋味醇厚,入口软绵紧密,香脆鲜甜。熏鱼,配以各种天然香辛料,先炸后煨纯手工制作而成。逢年过节,桌上必是会有这道美味的!
梅依旧
味道很棒,汤汁特美味!用到的鸡胸肉,都是瘦肉,也不必担心发胖,吃了会油腻!大家也可以换成猪大排来做,过程都是一样的,很香滴呦!
苽苽
莼菜又名蒪菜、马蹄菜、湖菜等,盛产与太湖流域,湖北,四川等也有生产。莼菜的摸样好似一朵缩小的莲叶,给人感觉很精致,典雅。这玩意嫩嫩的,滑滑的,有人曾说,吃莼菜就像初恋初吻的感觉,哈哈。叶圣陶曾经在《藕与莼菜》里写道:“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来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去捞来的。像这样地取求很便,当然能得日餐一碗了。 ”
琴心剑胆
1材料:白菜,蒜瓣。2白菜切好,蒜去皮切碎。3锅放油烧热,爆香蒜。4放入白菜。5炒至软身后加白醋,盐调味即可。小窍门炒白菜是放少许白醋更爽口,但不要提前放,以免菜色发黄.
家有桐宝
春卷:据说宋时福州有个书生,为了温书应试,整天埋头攻读,常常废寝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劝他也没用;就想了个办法:把米磨制成薄饼,以莱肉为馅,包成卷筒形,既当饭,又当莱。这种小吃后来定名为春卷,并逐渐流行于城乡各地。福州人春节期间常常食用,跟北方过节包饺子一样普遍。蔡襄曾写诗赞说:"春盘食菜思三九"。 现在春卷皮已改用面粉,馅一般用豆芽、韭菜、豆腐干,有的还放上肉丝、笋丝、葱花等,较高级的春卷则用鸡丝或海蛎、虾仁、冬菇、韭黄等制作而成。春卷用微火油炸至金黄色,外酥内嫩,又称为"炸春"。 鸡丝春卷的特点:酥脆
gaopingzhao
传说,八百多年前的宋朝,十分邋遢的叫花子和尚济公,蓬头垢面身穿破袈裟,一手拿钵一手敲木鱼,腰间插着一把破蒲扇,化缘到无锡,从无锡东街化到西街,从南街化到北街,人人都嫌他脏,一碗斋饭也没有化到。 后来,他就围着一爿陆记熟肉店转,转过来又转过去,不知转了多少趟。柜台里的一个小伙计看见了,猜到他想吃肉,就故意问了:“你要吃猪肉?”济公点点头,就把钵送过去。小伙计就给了他几块猪肉。济公接过来,没有走几步,就吃完了。济公又转了回来,小伙计又问道:“你还想吃?”济公又点点头,就又给了他几块猪肉。济公三口两口又吃
牛妈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