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朋友们介绍一款家宴小点,“黄桥烧饼”在家简单制作的方法。据传,早先,何姓是黄桥一带的名门望族,自明代成化16年至万历35年的120多年间,何氏家族曾有过一门 “四进士十举人”的辉煌。清朝道光年间的何萱,虽说只是个岁贡,但著述颇丰,其 《韵史》80卷现存北京图书馆。这位老夫子不只结交了龚自珍、李兆洛等硕学大儒,还与烧饼师傅们也颇多往来,常与他们切磋烧饼制作工艺。据说,按季节不同生产的应时品种,如韭菜烧饼、萝卜丝烧饼、蟹黄烧饼就是这位老夫子出的点子。今天制作的这款,就是用萝卜丝为馅料制作的“黄桥烧饼”。俗话
大炒勺
黄桥烧饼产于苏北黄桥镇,它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据说战役打响后,当地老百姓就是用这种烧饼慰劳日夜奋战的新四军,给他们增添了力量,鼓舞了士气,最后取得了胜利。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从此,黄桥烧饼就更加出名了。 目前黄桥烧饼店出售的一般是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咸甜皆备。特点是色泽金黄,酥脆可口。今儿就先奉上一款咸口的,给亲们品尝哈。
gaopingzhao
看了美食达人做的烧饼,很诱人哦!很想吃自己做的,那香香酥酥的,一口一个酥,一口一个掉渣的、、、馋S我了、、、馅料随自己喜欢,方子参照“爱和自由”在此谢谢!
风铃子
黄桥烧饼我好几年没吃呢,这种烧饼是用油酥和面,而且还有馅,以前外买吃了比较多的馅料是咸的,内含有方腿丁、生白油丁、葱和盐,虽说味道也真好,如今总想减少些油脂,我换上豆沙馅,油脂少,甜甜的。烧饼在烤箱一烤,酥脆焦黄,香喷喷,非常可口。它外面酥,里面松,油润不腻,人人赞赏,可是人人皆知的传统点心啊。风味特点:色泽金黄,口味香酥,油而不腻。
小惠子
1中筋面粉500克25克酵母20克糖用35度左右的温水化开3兑入酵母水和成絮状4和成软一点的面团有点粘手的感觉,盖好醒发30分钟5准备一些油酥(锅中倒入适量的玉米油烧热然后倒入干面粉里搅匀即成油酥)6面发好后,案板撒些干面粉防粘,把面拿出来7直接擀成大的面片8然后均匀涂抹一层油酥9从下至上卷起10卷好11然后揪或切成一个个长剂子(最好不要切成短的剂子,包时不好合一块)12然后捏着剂子两头向中间合拢13倒过来按压一下14然后撒些干面粉把剂子擀成包子皮大小15然后中间放入白糖馅16像包包子一样合拢后倒过来按扁
美食小飞鱼
黄桥烧饼是古老的传统食品,饼形饱满,色泽金黄,酥脆焦黄,而且热食尤佳。为了省事,这次做了甜味的,香喷喷的,一样的可口。
温馨小饭桌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它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在陈毅、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时隔30余年之后,即1975年5月,粟裕将军重返黄桥,黄桥人民仍用黄桥烧饼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烧饼,激动地勉励大家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我们要继续发挥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色泽金黄,酥脆焦黄,香喷喷,非常可口。而且趁热吃味
开心小精灵
黄桥烧饼是一个地方名小吃。淮海战役有一个非常大的硬仗叫黄桥战役。黄桥是革命老区。当时打仗很激烈。解放军几天几夜都吃不上饭。老百姓着急了。就做了好多黄桥烧饼送上去。解放军吃了后打了一个大胜仗。从此黄桥烧饼由此而闻名。有个老电影叫《东进序曲》 就是描写解放战争淮海战役。里面有一个歌的歌词唱的特别好:“黄桥烧饼黄油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把百姓帮。同志们呀吃得饱,多打胜仗多缴枪。”吃黄桥烧饼,想起了新中国的解放。更要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爱吃是你也是我
到了泰州听到真正美味香酥的黄桥烧饼,唇齿留香,一定要尝试做一下,没想到美食家早就尝试,随即按照大炒勺的菜谱按图索骥,还真依葫芦画瓢的做出了二十来个貌似黄桥烧饼的酥饼,白萝卜馅的,我喜欢,赞一下自己。
月亮河谷
黄桥烧饼是传统小吃,色泽金黄,外形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堪称烧饼界中的极品。自己来做更是吃的放心,看的舒心。
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