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工作有时很忙,中午吃饭到邻近华人餐馆里随意点上一份肉骨茶和一碟炒青菜,再配上一碗米饭便是一顿不错的午餐,其中,汤、菜、荤素都有了,既快捷又省事。
“肉骨茶”有很多种做法,春夏秋冬对投放的原料要求各有不同。其中,有祛湿的,有养生的,有强健筋骨的,还有为特殊顾客的需要制作具有一定滋补功效的。“肉骨茶”还分福建和海南客家人的不同做法,福建派侧重于滋补,因此中药味比较浓,海南派则侧重于胡椒的辣味儿,虽做法稍有区别,但用的主料都是一样的,都是用的猪骨和猪肉。
“肉骨茶”为福建语,它的英文名字是Bak-Kut-The,属于东南亚的美食之一,新加波和马来西亚等地都有此菜。“肉骨茶”是一道以猪肉和猪骨配合中药煲成的汤菜,其独特的风味享誉海外,深受各地游客和华人的喜爱。其中,就以巴生肉骨茶最为闻名。
相传,当年华人初来南洋创业时,因生活条件很差,人们远离故土不适应当地的湿热气候,水土不服使大多数人罹患上了各种疾病。比如,风湿、疟疾、暑热、还有当地的瘟疫等一些热带特有的疾病在不断的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也使很多原本具有很强健体魄的人身体健康也开始每况愈下。患病后大多数人由于无钱治病,仅仅为一场小病便使人命丧海外。人们为了出于自保便开始研制能为大家治病祛湿强身的良方。在老一代的创业者中也有懂医的,大家尝试着用各种当地和自身携带的中草药,包括香叶、胡椒、柠檬叶、鸡骨草、西参、霸王花、天麻、黄芪、当归、枸杞、党参等来煮药,并针对当地的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和人的体质差别等患的不同疾病,配伍出了好几款中药的汤剂,可当时的华人因忌讳公开的吃药,怕当地人和西方的殖民者说华工不健康会受到在选择工作上的排挤,所以大家把这种药汤称之为“茶”。当年,先贤们研制出的这些药茶,在那个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为早期移民到南洋一带的华人在健康方面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星转斗移,逐渐的人们也开始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活条件,有一次无意中偶然有人将猪骨放入了药汤里,没想到这种放了猪骨的药汤喝起来十分香浓美味,风味独特。后来,人们特地调整了煮茶的配料,经过不断地改进又加了一些猪肉,最终又换成了猪排骨,使之传承数年之后就成为了现在海外华人都熟悉的著名的美食“肉骨茶”。
说白了,“肉骨茶”就和我国北方的炖排骨在做法上是一样的,只是添加了很多中草药,并根据不同的功效和季节用来调制汤的味道和达到其滋补的作用。它属于海外华人的先贤们研制和贡献出的一款地道的中国药膳类美食,“肉骨茶”即可吃肉又可喝汤,是相当美味的一款滋补美食,它源自海外但根在华夏。
今天做的这款“肉骨茶”我选择的配料比较适合冬季暖身强身,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主要做法如下;
1.把排骨凉水下锅煮开,水开煮5分钟。
2.把所有香料和药材放入一块纱布里。
3.包好制成药包然后放入砂煲里,砂煲里再放入水发香菇、葱段、姜片和党参。
4.把焯过水的排骨捞出放入砂煲里,注入适量的开水。
5.开水没过排骨即可,然后倒入适量的花雕酒。
6.往砂煲里再放入少许老抽调色。
7.然后撒入黑胡椒和适量盐。
8.再放入少许味精搅匀,用大火把砂煲烧开。
9.再改为微火盖好锅盖,焖炖一个半小时即可。。
10.吃的时候连锅上桌分餐食用。
11.汤里可放两棵菜心配色,还可以放少许香葱末或香菜末等来提味儿,不放也可以。
1干海带泡发。2木瓜去皮切块。3乌鸡切成块,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去净血水。4将泡发的海带切块。5将海带,乌鸡,3片姜放入炖盅内,加满水。6放入大锅内,隔水炖1个小时。71小时后,加入木瓜块,继续炖1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家有桐宝
1鱼洗干净用少许盐、胡椒粉腌片刻。2姜切片葱切段。3辣酱用少许水分稀释加入少许盐胡椒粉。4锅里倒入橄榄油之后放姜葱炒出味来。5然后把鱼放到锅里开始煎。6姜葱取出继续把鱼煎干。7鱼煎好之后盛起,油锅不用洗直接将调好的辣汁以有煎香了的姜葱一起倒入到锅里煮沸。8酱汁淋到煎好的鱼上面。
蓝色南半球
1材料分别洗净好。2锅里入油爆香姜蒜末。3入大葱丝炒香。4入香菇炒2分钟。5入洋葱炒匀。6入彩椒炒匀。7最后放盐,耗油炒匀即可出锅。小窍门注:菌类一定要炒熟哦!以免毒人!
狗窝
1海藻芽....2红萝卜切丝;绿豆芽去除根部;蒜拍碎。3海藻芽提前一小时用清水泡发,中间多换几次水去除咸味并洗净里面的泥沙。4锅里放水烧开后放入少许油,盐。5将海藻芽放入飞水。6然后再将红萝卜丝放入。7绿豆芽放入烫煮一下和海藻芽一起捞出用凉开水略泡,滤干水分。8放入生抽,白糖,胡椒粉,醋,鸡精,再淋上麻油拌匀即可。9成品....
家有桐宝
1筒骨.........2海带,黄豆泡发,葱姜备用。3锅里水烧开,将筒骨飞水去血沫。4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大火烧开后中小火煲2小时后放盐调味即可。5.............
家有桐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