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上班,回家后随便炒些菜吃饱感觉顺口就很满足了,可休息就不一样了,总想鼓捣些吃的东西,即便不太好吃也要回味一下过去的感觉。正好小时候的玩伴知道我一个人在家便来串门儿,一来聊一聊,二来一块儿鼓捣些吃的,他也是美食发烧友,有些东西也做的特地道!我炒了两道菜,好朋友拌了三个小凉菜,我喝啤酒他喝白酒,哥儿俩边吃边喝边聊挺开心!由于我不太会喝酒勉强来杯啤酒只是陪他喝,看朋友白酒喝得挺高兴,忽然想起头天做了一块灌肠,那也是心血来潮瞎做的,呵呵!我让朋友自己先慢慢喝,我去厨房为他煎一盘灌肠再添一道下酒菜,这小子就喜欢
大炒勺
其实我家很少烧茄子的,因为我总觉得我‘驾驭’不好它!但是,真的做起来也没有那么难!也许是很久没有吃茄子了,既然觉得还不错!
颢榇妈妈
芫荽就是香菜,和猪肚一起搭配,离不开大蒜和白胡椒粉。肚丝买来时是已经处理好的。香菜只用香菜梗儿。
绿野薄荷
在我们这儿、栗糕还有一个名字叫‘重阳糕’,一年中也就只重阳节前后几天才有卖。自己做来啥时想吃都有啊~~ 做栗糕最大的特点是:用到板栗和熏豆。板栗可能别处也有,熏豆可算得上是我们这儿的特产了,用这时节的黄豆(这会儿长得饱满的很呢),剥出来青青的豆子就上炉子熏,老底子就用那种小炉子,上面架一个木头框框的细铁丝网,青豆就搁上头慢慢慢慢地熏,熏到皮都皱皱的、豆子脱了水份、硬硬的、青青略有点点黄色。嚼着特别香~~~ 做得的糕趁热撒上桂花,板栗香香、熏豆香香、桂花香香~~~ 这糕就是香
亲亲妈
宝贝一直比较喜欢吃麻花。其实俺也是。所以免不了隔三差五地买一些回来吃。可是,现在地沟油闹得太厉害,真是怕了外面的食物。这不,好长时间都没有再买过了。昨天喝油茶的时候,突然怀念起油茶泡麻花的味道了,干脆自己动手开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话一点都不假。这不,放心又超级合口味的芝麻酥香小麻花出出炉了。咬一口,一个字:“酥”!口味是咸甜结合,后味似乎咸味略占上风。回味是芝麻浓浓的香,一个字:“赞”!
提啦米酥
“打扒拉”是一道老北京最悠久的民风家常粗粮美食的制作方法。因为在制作时用的是玉米面,并且不需要揉面擀制的环节,只需在锅里来回用锅铲或勺来回扒拉和打碎玉米面的大块,使之均匀的成为小粒,因此人们给它起名叫做“打扒拉”。玉米面加蔬菜炒好后里面可用酱来调味,酱也分为炸酱、蒜酱或烹花椒酱油等也可以,非常简单。这是一道无暇做饭省时快捷用粗粮最简单的做法,由于味道不错吃起来焦香,后来广泛流传,现在生活好了吃粗粮的人少了一般也不多见了。今天这道打扒拉调味用的是现成的炸酱,在炒的时候里面搭配的是一些蔬菜,因此叫做“蔬菜炸酱
大炒勺
这是网上香河肉饼的介绍---香河饼好吃,是因面少,肉多。无论从和面到制馅都极为讲究。面,要和得不冷不热不软不硬,揉起来光滑柔软,擀起来得心应手,皮儿薄如纸且有弹性。那肉馅,或是牛肉或是猪肉,经放入葱姜蒜香精等多种拌馅调料,然后用香油搅拌。所以香河肉饼是完整绵密的三大层———两层纸样的薄皮儿夹着一层整体饼状的肉馅。出锅后,就成了颜色焦黄、外酥里嫩、油而不腻、香醇可口的香河肉饼。
波波婆
一款很家常的汤面送给大家。加了,虾米和紫菜的面会不会有补钙的功效呢!!
薄荷草1979
【北京拍黄瓜】清香爽脆,稍辣,是一道经典的凉拌黄瓜。
大快活
很喜欢意大利面中的白酱,浓郁的牛奶味,我的大爱啊。可是,黄油、芝士与面粉糊的高热高油总是让人望而却步,感觉不够健康。要吃得健康,蔬菜与菌菇是必不可少的。用土豆泥代替淀粉糊,一样可以有浓稠的肉酱浇在面上。浓浓地来上一大盘,暖身、暖心——奶香蘑菇鸡肉酱浇头面
蓝晶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