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菜撕小朵,清洗干净,控水。2蒜米切片,干红辣椒切段,炒锅放适量花生油,八分热时,依次放入花椒、蒜片煸炒出香味后,放入辣椒段。3辣椒酥脆时,迅速放入花菜,煸炒至软,倒入味达美,翻炒均匀,出锅,麻辣鲜香。
清风徐徐20071
客家娘酒功效很多,补气、催奶......这道菜属平时的食疗。
LOVE向日葵
推荐给大家一个超级简单的懒人菜????
Kobe已经吃饱了
1将豆腐皮切成四方形,自己手掌一半大小,用温水泡着。2瘦肉切丝用生抽,生粉,鸡精腌制20分钟待用。3锅内烧开水,下豆腐皮焯两到三分钟后起锅沥干水后装盘。4黄豆酱出镜,三勺下油锅炒。5将黄豆酱爆香后下肉丝。6大火翻炒三分钟后加入葱花装盘。7配上刚焯好的豆腐皮,味道么么达。是不是感觉和京酱肉丝特像?
么么七
一种花生的吃法,制作过程不复杂,但是火候很重要,炸花生米一定要低油温慢慢加热,做的这个蜂蜜花生当郊游的零食应该不错。
小艾厨娘
春天了,正是吃荠菜的好时节,荠菜作为药用,最早见于陶弘景《名医别录》,谓其能“利肝和中”,《本草纲目》谓其能“明目益胃”。中医认为荠菜性平,味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研究发现,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同时,荠菜中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治疗夜盲、白内障等眼疾。荠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排泄,从而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防止高血压、冠心病、肥胖
漂亮马婆
这款粗细搭配的干粮,是每日早餐我家人喜欢的,无技术含量,做起来简单,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卡米莎
1将朝天椒,大蒜如图切成小小丁。2苦菊放在淡盐水里泡20分钟。3泡好的苦菊沥干水份,放生抽,鸡精,麻油拌均匀后放大蒜如图。4冷锅热油,放入切好的朝天椒爆香。5朝天椒爆香后连油淋在事先拌好的苦菊上面。(注意,一定要淋在大蒜蓉上面,才香)6拌均匀后上盘,好吃的不要不要得。。。
么么七
先把鱼头清洗好再用盐酒姜一起搅和调好味榨菜铺在上面就可以放锅蒸13分钟就可以上桌了
东方懿安
排骨芋头香菇焖饭,非常简单好吃的一款饭菜合一的主食,非常适合上班族,既简单又快捷,而且营养也很丰富。
美食诱惑馋猫
第一次做花生酱,自己也是老了很多家菜谱。然后摸索的味道还不错了
坚强也会痛
自从本人掌握蒸鱼的要领之后,下馆子吃饭的时候能不点清蒸鱼,就尽量不点。原因:一来是其他繁复的工艺(例如:煎、炸)在家都比较难完成;二来就是外面的饭馆(尤其国外的中餐馆)为了保证鱼的熟度,一般都会比所需时间多那么1、2分钟,所以鱼肉其实很多情况下已经是过熟的。这个要领我也是参照了各大名厨的经验后自己总结出来的,保证您掌握后可以0失误地蒸出一条“完美”的鱼来。
Jackylicious
我家的碎肉茄子从来不炸,因为碎肉用的是梅头肉,炒到后面会出很多油,这样茄子一样吸满油,口感香香的
爱生活的馋猫
山东人都爱吃肉火烧,老公想吃肉火烧了,立马行动,买上猪肉和大葱,很快香喷喷的猪肉馅饼做好了,老公灰常喜欢
Ppnvhai12迷妮
鱼比较辣比较鲜香
橙色的记忆
爽滑Q弹的猪蹄冻,比单纯的皮冻又多了嚼劲,更是美容养颜的好东西。
老杨的厨房
鲜板栗的蛋白质含量为5%左右,鲜板栗所含的维生素C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更是苹果的十多倍,具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强心的功用。 中医认为,牛肉性味甘温,属温补食品且不上火,牛肉进补有益气止渴、强筋壮骨、滋养脾胃之功效。 牛肉营养极其丰富,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较低。 药膳学家认为,在冬季,板栗和牛肉一起炖着吃,对那些肾虚、脾胃功能较弱的人非常适合,健康人吃更能强身健体。但一定要控制好量,比如,牛肉不要超过80克,栗子6~7粒即可。 做这道板粟牛肉时,我在菜里
梅依旧
茄子怎么做的觉得好吃,在家里,想吃香一点,就炒,想清淡点,就白灼凉拌,味道也非常不错。用一些蒜头香油葱花凉拌一下,清淡中带点清香,很好的感觉,嘿嘿。
琴心剑胆
严寒干燥的冬日,正是人的皮肤容易缺水的季节,皱纹会在此时悄悄地爬上你的眼角,然后向纵深延伸。 人体皮肤之所以出现皱纹,是由于皮肤细胞贮水功能发生障碍,细胞结合水的能力下降,可塑性衰减,弹性降低,黏膜干燥所致。要延缓或减少皱纹的出现,就必须摄入一些能提高结合力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 肉皮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能使细胞变得丰满,减少皱纹、增强皮肤弹性,对减皱美容有特效。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开列的“猪肤方”中指出猪皮有“和血脉,润肌肤”的作用,历代沿用不衰。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经常食用猪皮或猪蹄
梅依旧
1韭菜洗净切段。2大葱切花,蒜切瓣。3油锅烧热,下入蛋液炒熟盛出。4油锅烧热,下入葱花和蒜瓣炒香。5下如韭菜。6下入鸡蛋翻炒,动作一定要迅速,韭菜很容易熟,调入两滴生抽,撒入盐,鸡精即可。
张董语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