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想起这碗面都有一种家的味道!!生在北方的我,小时候身体弱,老是生病,也不爱吃饭。奶奶就爱做碗手擀面让我吃。每次都会放两只大虾,一只放在碗上,另一只卧在碗底。 直到现在,每当我生病的时候。还是最想吃奶奶的手擀面,只是背井离乡的日子,很少能吃得到了。味道却一直存在记忆里。
王上升
1普通面粉和全麦粉混合均匀,加入酵母,慢慢加水活成软硬适中的面团(每500克面粉,加入酵母约4--5克,水约250---270克,适当调整)。发酵至充满蜂窝即可。2肉糜放入大碗中,加入料酒,十三香和少许盐,搅拌均匀,肉馅发粘有弹性。3加入大葱葱花,搅拌均匀。4白萝卜洗净,切碎,加盐腌制10分钟。5将腌制好的白萝卜碎挤干水分,加入到肉馅中。6加入适量蚝油和酱油,搅拌均匀。(肉和白萝卜3:2比较好,因为加盐后萝卜还会出水,萝卜太多肉馅会太软不好包,做好后肉馅会比较散)。7将发酵好的面团揉匀,排出气泡。切开看,
悦悦玉食
1海米泡软沥干,葱切葱花。泡海米的水待用。2锅中倒少许油,放入葱花、海米炒香。3倒入热水、泡海米的水焖煮3-5分钟。4打入一个鸡蛋煮熟。5调入少许盐、胡椒粉、淋几滴香油,关火备用。6面条入开水锅中煮熟捞出。7浇入煮好的海米汤,洒入香葱即可。小窍门海米比较咸,盐要适量添加。
天国的女儿
蒸饺《年年有余》寓意吉祥,令人心生愉悦,胃口大开。情趣十足的食物让我们平凡的生活不再平凡,此刻,我们心和胃都是满的……
twinsliuliu
二十三年糕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这是我们家乡过年的习俗。每年腊月从小年开始就高兴的按照这个来张罗着新年的到来。腊月二十八是要发面蒸馒头的,寓意也好,预兆来年事事大发,财源滚滚。
小黠大痴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或水煮或蒸制,味道鲜美、馅料丰富的饺子一直是人们的心中的美味佳肴,尤其是逢年过节,饺子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之一。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包饺子、吃饺子,一种中国人独有的幸福油然而生。吃饺子,无非就是吃馅,千变万化都在其中。这是广东口味的饺子馅,营养的玉米加上马蹄的爽脆口感,真是很好吃。
緣豆兒
烙饼是我们北京人的家常便饭,揉面擀面烙饼都不是难事。兴许一辈辈地耳濡目染吧,在案板边看着妈妈揉面、擀面,很自然的就学会了。对于大多数的南方人来说,这个有点困难。我老头儿是江西人,那边也是以米饭为主,所以那边的亲戚来我家,就特别爱吃我妈烙的大饼,又软和层次又多。但是她们回去之后总是揉不好面,就问我有什么好办法。其实办法有,就是要多练,找到面团的感觉。其实啊,懒人也自有懒人的方法,真想吃饼了,但是不会做,就可以用上薄饼机。虽然在口感上不及手擀的饼那么有嚼劲,但好歹能解馋。最主要的吧,吃饼并不是真是吃饼,而在于
Meggy跳舞的苹果
在北方的习俗是吃饺子,蒸饺是中国每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之一。是西安饺子宴饭店近年的独创美食,它与著名的仿唐菜点和牛羊肉泡馍一并被誉为“西安饮食三绝”。中午有时间就做了蒸饺,好吃也好看,过年少不了四喜蒸饺哦。。。
雪峰儿
远离家乡10多年,人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越来越强烈。制作的是美食,揉进的是情感,这款酸菜肉包是父亲手把手教我的,酸菜是北方的朋友只用酸菜芯切丝带到广州的,吃在嘴里,暖在心头,想家的感觉顿然而生,这种家乡的味道、朴素的情感让我终生难忘。
低调蓝莓
蒸面条是河南的传统面食,小时候最爱吃妈妈蒸的面条了,里面有喜欢的各种蔬菜,面条很入味很筋道,还有大块的肉,味道特别的香!那时候还是在乡下老家,家家户户都是用大灶台烧柴火做的蒸面条,尤其是到了农忙时节做上一大锅蒸面条,主食蔬菜都齐了。大铁锅里飘出来的那个香啊,远远的就闻到了。盛上满满的一大碗,一口蔬菜一口面条津津有味的吃着,唯独那碗里的肉扒到一边先不吃,最后吃完了留下碗底的肉三下五除二的扒到嘴里,抿着嘴鼓着腮帮嚼着肉,那叫一个满足,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好有趣!记忆中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阳光明媚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