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我都喜欢吃辣的,以前经常去饭店吃毛血旺什么的,后为因为有了什么地沟油,还有什么返锅辣子的,不敢上饭店吃了,便学着自己做,买些现成的牛杂什么的,做起来也挺好吃,很过瘾。
zs悠悠
牛杂的由来是这样的:据说,上古一位大王在先农坛亲耕祭祀农神时,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当地百牛杂姓饥谨,立即下令屠宰亲耕的牛,将其牛肉、牛肚、牛心、牛肝、百叶、牛肠等放入锅中。百姓食后醇正鲜美,道甚好。至此流传至今!咱做这个麻辣土豆焖牛杂,味浓汁厚,麻辣开胃呀!
火镀红叶
1买回来的牛杂洗干净,最好浸泡一下,中间多换几次水,然后再烧开水过一次水。2牛杂到进电压力锅加姜片,胡椒粉八角3加水,喜欢喝汤就多放点,不喜欢的可以少放点。4压牛杂的时候把萝卜去皮切成自己喜欢的大小块。5牛杂压好在倒入萝卜,剪一个指天椒,盖上盖在煮10分钟。然后放点鸡精和盐调味就可以了(放不放辣椒都可以哈,只是我比较喜欢带点辣味的)小窍门萝卜比牛杂容易煮烂,最好不要同时放。
幽幽明月
1所需要的材料:把鸡腿菇切丝。2锅里倒少许油,放入葱姜蒜煸出香味。3加入干辣椒。4锅里倒入牛杂,煸炒一下。5加入高汤(或水)。6另起锅,把鸡腿菇焯水。7把焯过水的鸡腿菇放入锅里,大火烧开。
柠檬C8
我对牛肉、牛杂那可是又爱又恨呀,爱它因为它太好吃了,恨它是卖得老贵呀,牛肉涨到40大元,牛杂也要27元,还要注水;但是也不能怪牛呀,只能怪卖的人太狠了!
火镀红叶
爱游戏,爱美食,《古剑奇谭》菜谱之六——夫妻肺片
御风九万里
我们家儿子整天喊着热,大冬天也是那么薄衣薄裤的出门,结果发烧了,冻病了,给孩子刮痧疏通经络,张罗孩子泡个姜片成皮汤,15分钟左右,脚热乎乎的,病自然也退了好些。南方倒春寒比冬天还冷,这里的冬天基本没有感觉,但是立春过后,寒降至,风和刀片般生冷,来一碗热乎乎的养生汤品吧,非常的温暖,也适合病后的身子。
舞之灵
广州的萝卜牛腩是街头一大小吃,你随处都可见秘制牛杂,岭南第一家等招牌。它的香味可以随风飘好几条街。味道浓郁,又有嚼头,去秋以后吃牛杂别提多爽了。然而小吃摊的牛杂干不干净不好说,自己动手吧,简单又实惠,而且口味绝对不比外面的差!
星星小厨房
牛杂,原本是洞庭湖乡农民餐桌上的地方风味菜肴,如今却成了城里人难得的美味佳肴,现在自己在家动手就可以吃到美味了。
安娜_Anna
虽然在美食天下逛荡好几年了,但从来没想过发菜谱,其一,手艺实在抱歉,自觉惨不忍睹,不敢献丑,其二,人真的太懒,其三,一边做饭一边拍照片太技术活了>_
狐果
煮鱼蛋的同时,可以把面煮了,这样节省了时间。
Ami_jNLaCc
天猫超市买的半成品
拉着两只蜗牛奔跑
说到牛杂,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牛杂火锅,或是牛杂汤粉,但除此之外牛杂还有一种更美味的做法,就是煮熟后加其他配料用来爆炒,带点微辣的口感,绝对是舌尖上的享受。但要买到好的牛杂也不容易,需要一层薄薄肉带着筋才是最好的。
零下一度0511
天冷的时候,最喜欢打边炉。身为潮汕人,最爱的还是威名赫赫在外的牛肉火锅。无论是Q弹无比的牛肉丸,还是现宰的牛肉,或者是种类繁多的牛杂,都是我的最爱。特别是加上潮汕沙茶酱,简直是完美。
蓝胖子不素胖纸
冬天里来一碗热乎乎的牛杂汤,全身都暖和了
敏zhu
这是皖北地区的家常面食,吃法很多种。炸酱的,肉臊的,炒了吃也成,汤面,按照自己的口味变化。
老杨的厨房
1肉馅弄好,再把肉放到校蘑菇里面去。2调好肉馅,把小蘑菇的腿给拔下来。3把调好的馅塞到缺腿的蘑菇里。4背后也切和十子刀花....为了以后进味道。5油锅热了后,先用辣椒和葱爆锅,然后把肉朝下炸炒一会......先不放调料的。肉炸好后,开始加酱油,糖,盐等调料红烧,反过来,盖上盖子,中火闷煮。6好了,很进味道,因为前面有肉,后面切了小口,又闷了一会,并且很好玩。7爽口的蘑菇小丸子做好了,可以上桌吃了。
cooker2080
上次用免煮锅做的山药五花肉真的不错呢,这个锅不仅省时省力节约能源而且炖焖出的肉非常软烂还不失水分。免火再煮锅全密封装置,使汤水不外溢的同时,还能防止锅内的维生素、氨基酸流失,最大限度的保持营养。我今天中午试做了酱焖牛肉。我用的是迷你1,5升的免煮锅,锅虽然小了点可是一点都不外溢。2斤牛肉放进免煮锅里已近很满了,开始我还不放心,一直没敢离开也没放进保温包里怕溢出汤汁弄脏保温包,观察了一段时间安然无恙这才放入保温包里。
西马栀子
现在是吃海鲜的季节,应景买了些海鲜特。意买了稍小的基围虾,是用来包虾仁,我个人认为炒虾仁还是用小点的虾,这样可以进味还便宜呢。。。。。
西马栀子
1腊肉。2毛豆、熏干、红椒。3熏干、红椒都切成块,毛豆用水煮两分钟捞出。4把腊肉放锅煮20分钟。5炒锅放油烧热,放入葱、姜、蒜爆出香味后、放入腊肉炒到透明。6然后放毛豆、熏干、放辣酱、生抽继续翻炒。7八成熟时放入红椒略炒出锅。8开吃。。。小窍门盐可不要放多了,腊肉、熏干、辣酱都是带咸味。
梅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