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有发表散寒、理气和中,行气安胎,解鱼蟹毒。我家做鱼总喜欢放紫苏。这个小黄鱼是智慧菜场买的,35元一大盒,当然是远洋冰冻货。朋友家也买了,烧了一次说很腥不喜欢。而我家每次都加紫苏叶,不仅没有腥味,还有紫苏特有的芳香。家人都喜欢吃。
飞雪飘絮
苦瓜营养价值价值很丰富。这道菜里面,我略加了一点甜椒和豆豉。压住了苦瓜的苦啊。配上肉丝不用放辣椒酱,别有一番风味。
雨欣欣欣
葱烤河鲫鱼,本帮菜之代表作。它鲜嫩酥香甜、味道醇美。这道菜突出的就是鲫鱼的鲜美。在滴着酱红汤汁的鲫鱼背上,放着半寸来长脆生生的葱段。河鲫鱼又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都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
煎饼侠2017
四川俗称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红油抄手”。(“抄手”有“牵起你的手”之意)搭配不同的包法、馅料和配料,可以演变出千姿百态的鲜香美味。
小食光姑娘
上次做了一道蒿子杆炒风肉,风肉事先煮过捞出。煮出来的汤非常鲜美,加入黑木耳,娃娃菜同煮,就成了今天这道娃娃菜咸肉汤。汤汁鲜美,娃娃菜吸收汤汁,咸鲜中带着甘甜,黑木耳滑嫩嫩,还加了一把干豆腐皮,丰富又营养,下雨降温了,先喝碗汤暖暖身吧
阿晨清诚
做了不少次油面筋塞肉了,之前油面筋下锅都是先热油煎一下,但是火候把握不好容易焦,这次试着烧开水再下油面筋,烧出来效果不错,不担心焦了
澜瀞
1香芹摘去叶子,抽干净里面的丝,折成半指长的小节,洗干净2青红椒去蒂去籽,洗净切丝,装盘待用3小葱摘洗干净切末4锅热放油,将香芹和青红椒丝同时放入翻炒,大概6分钟左右,调入盐,五香粉,生抽继续翻炒片刻5不用盖锅盖,收汁即可出锅,洒上葱花小窍门香芹和青红椒丝都是很容易熟的蔬菜,不宜炒时间太长
澜瀞
三鲜汤是一道普通的家常汤菜。它可以搭配各种的蔬菜。我这个是用的平菇。西红柿。加韭黄。
雨欣欣欣
这是一道非常地道的快手家常菜。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不管是营养搭配。还是颜色上这道凉拌3丝都是非常高大上的
雨欣欣欣
我在到家庭版的狮子头采用的是小火慢闷的方式不油腻大人小孩儿都爱吃
雨欣欣欣
1两三个小时发酵好的面,擀成包饺子皮2生姜葱剁肉馅加鸡蛋加水搅拌3包好以后醒发十分钟4放入不粘锅加食用油25毫升兑水包子高度的三分之一,盖上锅盖,直至水干5洒上炒好的黑芝麻小葱出锅装盘6咬一口,凑合
阿甘88888
鲫鱼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配上白萝卜丝和莴笋丝。再配以木耳和枸杞滋补养胃最合适不过的
雨欣欣欣
土豆是老少皆宜的食品。特别是小朋友都爱吃土豆。这道干锅土豆配上笋子清香,别有风味
雨欣欣欣
1提前一天就把配料准备好了,请大家按照图片准备。2锅中加油,下入蒜片爆香,喜欢辣的加小米椒丝。3下入大番茄块炒1分钟,再下小蕃茄。4加入番茄酱和少量盐。5加水,盖上锅盖,中火炖一会。6小火,下入鱼片(提前用盐拌了一下)7大火浓汤,加小米椒碎和小香葱圈。8搭配小青菜和米饭更配哦。
安娜小饼干
猪儿粑是我老家自贡市富顺县的叫法,有的地方叫叶儿粑,做法都大同小异。对于在异乡的我来说,想吃家乡美味只有自己动手,不过也是挺幸福的。
芝芝姐
1韭菜洗净切段。2大葱切花,蒜切瓣。3油锅烧热,下入蛋液炒熟盛出。4油锅烧热,下入葱花和蒜瓣炒香。5下如韭菜。6下入鸡蛋翻炒,动作一定要迅速,韭菜很容易熟,调入两滴生抽,撒入盐,鸡精即可。
张董语墨
说吃的,鸡翅小MM最喜欢,不管是烤的,焖的,炖的,她都吃,今天就用蚝油做个鸡翅,味道浓郁,鲜香,还不错。
琴心剑胆
1酸菜泡洗干净。2一片叶子片成两片(为了切的丝更细一些)切成丝。3切好的酸菜丝用水投洗一遍挤干水分。4新鲜的小绿尖椒碎,葱花,蒜瓣。5油锅烧热,我用了一点油渣,下入蒜瓣炒出蒜香,下入葱花和小绿尖椒碎爆香。6入酸菜翻炒五分钟,调入少许生抽,蚝油,花椒粉,最后撒入适量盐,鸡精调味即可。
张董语墨
同事的太太是印尼归侨,家里会有些印尼的调味品,知道我喜欢做菜,有时候会拿些来给我试试。这天就拿了几包过来,介绍说怎么做。后来到了要做的时候,一项都没记住,哈哈,老了。反正调料嘛,怎么做的可以,好吃就行,对不对?嘿嘿(自我安慰下)!今天拿了包淡咖喱调料做菜,快熟的时候,发现真的很淡,只有咖喱的香味,没有一点辣味。咖喱不辣也不好吃,赶紧加了些辣椒油等调料进去,味道才好点。
琴心剑胆
这块肉叫寸骨,是猪腿上一块的肉。每只腿上只有一块。 我问超市里那卖肉的闺女,她说:是小蹄膀。 很多人听了是一头雾水。其实人家闺女说的也有些道理。 不管它是哪个部位下来的肉,炖了它,吃着挺香的。 莲藕的药用功效十分可观,相传南宋孝宗曾患痢疾,就是用鲜耦汁以热酒冲服治好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味甘,性寒,无毒,视为祛瘀生津之佳品。 不宜生吃的人,也可以炖鸡、炖排骨,既能滋补,又能治病。尤其是藕粉,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是妇幼老弱皆宜的良好补品,常以开水冲后食用,久食可安神,开胃,补髓
梅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