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款简单至极的意式大饼,无需把面和出膜,以前总是用高筋粉做,这次用中筋面粉试试。经验总结:感觉没有高筋粉发好????所以方子还是写高筋粉。
线线3896
要说我真正在美食天下学习的第一个菜那可能要算是“面包”了。哈哈估计大家没有想到吧那时家里别人送了一个9升的小烤箱,闲来无事,就跟着网上的样子,也没有量具开始了我的“试验”真是糟蹋了不少粮食啊。什么“毛毛虫”“豆沙面包”“蜂蜜面包”都尝试了一小下。爱吃甜食的老妈吃了直夸不错,还拿到单位给同事尝。 老爸对甜食不感冒,一般老爷们对这个面包、蛋糕之类的都不太感兴趣。我偶然间发现了,“佛卡恰”这款面包,之前外面从没见卖过,做了一次之后,老爹竟然爱不释手。 而且这款面包低油,做法也方便,从2010年到现在,少说也做了
帅帅小厨
朋友过生日,但吃不了生日蛋糕,一来不爱吃甜,二来对鸡蛋有过敏的反应,所以,咱家这真材实料,一堆鸡蛋做成的蛋糕,可怜的人是根本想都不用想的,但过生日,总要有个蛋糕做做样子庆祝一下吧,本来想着做个漂亮的蛋糕,哪怕她不吃,家人一起吹个蜡烛,也是有点气氛的,谁知,一个命令下来,不要蛋糕,我要吃咸的东西!嗯,这个啊,这个哪,是哪跟哪啊,不要蛋糕,不要甜的,还要有气氛,我头疼,看着近来超喜欢折腾的面包机,突然想起来有这么一款面包,造型是用蛋糕模来造型的,表面撒上干酪粉,看起来是很漂亮的,呵呵,就这个了,趁着今天有空,
小瑶的美食
卡恰的不是恰的发音,它的最后一个音节有点象“霞”(这里有些音标显不出来,本来是想标出国际音标的),该它属于意式扁形面包,操作也不复杂,可加上自己喜欢的香料放在上面,烤过后香气浓郁,最明显的特征是用手指按下去的一个个酒窝。面包比较松软,又带有少少咸味,风味独特。
rosejyy2000
每次做这个面包,都特别抢手,配料低糖少油,口味偏咸香,味道和口感都更适合“中式胃”的需求。也有人觉得它不是面包,更像是大饼。叫面包也好,叫大饼也好,都不重要,家人喜欢吃才是关键。“面包”的种类特别多,是一大批食物的总称,并非只是我们日常喜欢(不喜欢)的那几种。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馒头”,其实也是很多种发酵食物的统称。这种面包有自己的名字,叫佛卡夏,因是Focaccia的音译,也有叫佛卡恰的。源于意大利北方,是意大利传统家常面包。其淳朴厚实的大饼外形是今天披萨的前身。意大利主食面包制作并不讲究,可以做成圆形
辽南蟹
【蒜味佛卡恰】全家都爱吃的大饼面包 这是老公唯一特别喜欢的面包,原因是它跟传统的面包不一样,口感和味道都有点象大饼,或者说跟比萨的饼底有些像。这是源于意大利北部的一种面包,吃法也有很多种可以用不同的香料或者黑橄榄或者果仁。佛卡恰特别的橄榄油香味儿合着香料的味道,真是很好吃。
辽南蟹
红酒醋和橄榄油倒进碟子里,把佛卡恰撕成小块蘸来吃,感受最质朴最原始的香气在口腔中一点点弥漫,实在让人没法不喜欢......
kiss战女
佛卡恰Focaccia缘于意大利北方,为意大利传统家常面包。披萨的起源,也正是要从佛卡恰开始说起,它在十六世纪就诞生了。因为烘烤过才得以保存、便于运送,因为佛卡恰面包的面团配比和形状都与披萨类似,在意大利非常流行,人们通常用橄榄油和香草来调味。它最初是和起司一起食用,陆续又因人们喜爱的口味加入了肉、鱼、贝类等更多食材食用,可是这样的做法并未显出特色,总觉得还是缺少了些什么。开始用蕃茄料理是十八世纪初的时候,因此藉着当地丰富的特产,各式各样食材加入其中,形成了今天披萨。因此佛卡恰面包可说是披萨的始祖。 只
kiss战女
佛卡恰,源于意大利北方,为意大利传统家常面包。佛卡恰淳朴厚实大饼的外形是现今比萨的前身,这道意大利的主食面包制作过程并不讲究,可做成圆形或方形,其最大的特色是可用手指在面团表面戳出一个个的洞,也可随兴在面团表面剪些小刀口或用竹签插洞,在抹上大量橄榄油之后,以适量的盐及黑胡椒调味,然后再撒上各式香料,放些大蒜、黑橄榄、奶酪、火腿等当配料,也可放上自己喜爱的食材,制成简单的美味面包。
给宝贝做的饭
Focaccia佛卡夏是一款源自意大利北部的家常面包,类似大饼的外表和披萨有几分相似,其实是主食欧包的一种。佛卡恰散发淡淡橄榄油的香味,有的会在表面撒上粗盐粒,有的则在表面小洞里填入香料或黑橄榄、绿橄榄,一般大约2公分厚。意大利人通常会将Focaccia重叠,在中间夹起司、火腿或生菜,做为简单的中餐,也可作为搭配主餐的单纯口味面包。这款面包有很多方子,放的香料也不尽相同,我打算有时间多尝试几次,以对比一下其中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真得很喜欢它的味道......
kiss战女
佛卡恰Focaccia,源于意大利北方,为意大利传统家常面包。佛卡恰淳朴厚实大饼的外形是现今比萨的前身,这到意大利的主食面包制作过程并不讲究。可做成圆形或方形,其最大的特色是可用手指在面团表面戳出一个个的洞,也可随兴在面团表面剪些小刀口或用竹签插洞,再抹上大量橄榄油之后,以适量的盐及黑胡椒调味,然后再撒上各式香料,放些大蒜、黑橄榄、奶酪、火腿等当配料,也可放上自己喜爱的食材,制成简单的美味面包。原料:特一粉 300克、砂糖 10克、盐 3克、酵母 4克、水 120克、鸡蛋 1个、橄榄油 15克、大蒜5片、
gaopingzhao
佛卡恰是意大利传统家常面包,披萨的前身,我这个放了油渍圣女果和迷迭香哈。
Sunny2691
主食面包不需刻意搅拌到过于细致,只要呈现延展性即可;量大的面团需发酵,才更能让面包释放天然的香气与美味。量大的面团在烘烤过程中,如果表面已完全上色,则将火降为10~20度,或将表面盖上铝箔纸,避免上色过深。
舒舒的厨房
一提到蒜,就会想起某人的相声,毫无形象的吃大蒜,吃完留下的气味也不让人待见,都掩鼻而去,要么就翘起兰花指来上一句:你有口气诶~所以上班族一般很少吃蒜味的食品,包里也常备着绿箭啥的以防尴尬。 看到这款面包,配方简单好做,就是放上蒜瓣味道会很怪,甜面包吃多了试试这个吧,或许有惊喜也说不定。
76小龙女
前两天在看面包烘焙专家保罗·霍利伍德教做面包的视频的时候,被里面各种做面包的细节和镜头深深吸引,在大师的手下,做面包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通过混合,发酵,面团里面的物质被释放出来,散发出原始的谷物香味。视频里有一期是做各种各样的饼,有意大利的佛卡恰,有印度超大超薄的飞饼,等等,当时看到橄榄油淋入面团的那一幕,感觉自己已经闻到了食物的香味,有点迫不及待了。于是,趁着这次厨师机的使用机会,赶紧做起来。佛卡恰的食材非常简单随性,它原是起源于意大利的一种主食面饼,随着时间的推移,搭配的食材也千变万化起来,有橄榄、油
悠悠小麦
佛卡恰,有译作佛卡夏的,一款意大利乡村面包,曾被列为新千年的热门食品之 一,佛卡恰其貌不扬淳朴厚实,制作简单又不讲究, 表皮确是酥脆焦香内心柔软,在烘烤的过程中,蒜片、黑胡椒和橄榄油完美结合的迷人香味弥漫整个房间。
落樱yi
估计意大利的朋友们会不会被气死?我这中西合壁的发面大饼子?但是,它挺好吃,还健康。可塑性极强,可以N种吃法,放着也不干,扔微波炉马上柔软如初,各种吃法略微精心些,就是好的摆拍,随手一拍,生活品质立现,呵呵????做这个需要葡萄种,不会发种的亲们先弄明白种比较好。看起来特麻烦,实际操作起来,很省心。也不需要那么多条条框框,意大利人的家常发面饼而已。关于橄榄油,我有个菜谱叫万能油~油浸蕃茄,可参考,省心许多。
九个孩子的妈
特别喜欢吃咸的面包,加上有香料,食用时切片蘸点儿意式香油,甭提多香了。
rosejyy2000
这佛卡恰挺有嚼劲的,但是又不硬,虽不同于我们平时做的又软又甜的面包,但是口感还不错,也可以做成三明治吃,里面夹肉啊,水果啊都行,做早餐还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不喜欢甜口的人。
青青草的小厨
这款面包老公帮着做的,他负责在第二次发酵后插入蒜片、刷蛋液、洒胡椒粉和烘烤。我们俩配合的还不错,继续努力!
zx5278
本是想复制一道让人好奇的面包,却又在一瞬间受到启发,于是决定根据它先来一道番茄迷迭香佛卡恰。面团照例用了孟老师的方子,表面的配料则是孟老师与启示录的综合。又是一个长草的黄金大饼。特意多烤了一些时候,以烤出略为厚实的表皮——那层壳儿,最香,最好吃。
食·色
还记得?那时候的黄金大饼,也如这般体积庞大,色泽金黄。一整个就可以充当全家一顿的主食,或许还会剩下一块。那东西早已多年不见了踪影,印象淡漠到近乎白板。只在这佛卡夏上桌的时候,才触动了深埋在海底的零星记忆。散落的记忆一点点拼接:黄金大饼,有馅,或咸或甜;大如圆盘且厚实;色泽金黄,表皮多油,疑似先蒸至熟,后入油锅炸出金色。意大利主食面包,黄金大饼,除了相同的圆形,形神俱不似。却忽然在它们之间找到了连接点。总是遗憾对于烘焙的兴趣无法刺激父母的味蕾,松软香甜的面包,永远对不上父母传统的脾胃。而今却在不经意间,找到
食·色
1将除去橄榄油之外的主料全部放入面包机,和面10分钟;2加入橄榄油,继续和面15分钟;3和成面团后选择发酵程序,时间约50分钟;4发酵结束后取出面团,均分二份,滚圆,松弛10分钟;5松弛后的两个面团分别擀成厚约1cm圆饼,放在烤盘上,用剪刀随意剪出刀口,塞入适量蒜片;6表面刷一层橄榄油,撒盐和黑胡椒粉,静至发酵20分钟左右,烤箱中下层,上火180度、下火150度,30分钟左右
红烧苹果
1温水把盐和酵母化开。2倒入过筛的面粉和色拉油搅拌至光滑表面。3放入酸奶机发酵一个小时。4准备其他的材料,蒜切薄片,橄榄切小粒。5发酵完成后滚圆面团松弛10分钟,然后擀成圆饼。6抹上一层色拉油。7在面团上割出小口塞入大蒜片,然后再塞入橄榄粒,撒上黑胡椒粉和芝士粉,进行最后发酵20分钟,即可开始烤制。8上下火170度15分钟。
球球厨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