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有国际化大都市风采的北京,尽管很多小吃看似好像已经落伍,但北京小吃是千年都城史的“活化石”,每一种小吃都有它的历史根基和文化渊源。北京小吃凝聚着北京人的京味情结,更唤起了我的怀旧情怀。所以,吃到嘴里已经不仅仅是美食……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最古老的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和软、蒸熟。另将黄豆炒熟后,碾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的黄米面粘上黄豆粉面,再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以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黏,有浓
kiss战女
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一种以江米做皮,红豆做馅的满族传统小吃,清朝时列为宫廷食品,现已成为北京著名小吃。之所以著名,不仅因为好吃,我想还和它有趣的名字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其表面裹有均匀的一层豆面,外观颇似小毛驴在土地上打滚后浑身沾满干土而得名。这个很形象的名字让其在众多的小吃中独树一帜,让人吃过不忘。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今天的这款驴打滚,没有用豆面,改用熟的花生粉和芝麻粉。在糯米粉中加了点奶粉,入口有很浓郁的奶香味。
海洋moon
1准备材料。2将糯米粉 生粉 蜂蜜 色拉油混合慢慢加入水。3边调边加水搅均匀成流动状。4然后锅上汽后蒸15分钟 可以直接将糊倒入到保鲜袋中蒸,这样可以少洗一个碗。5蒸好后拿出来放到保鲜袋中晾凉。6红豆沙备用 可以自己制作红豆沙更健康些。7将5擀平成长方形 切成三段。8黑芝麻用小火炒几分钟备用。9黄豆粉也是一样。10将红豆沙用手搓长条放在糯米团上。11再卷起来。12放到黄豆粉中裹上粉。13整条都裹均匀即可其他的椰丝和黑芝麻也是一样。14再切段即可。
香橙可米露
传统的驴打滚是用豆沙做馅的,驴打滚是北京有名的小吃之一,重点是做好的卷要在黄豆粉中滚一圈哦,沾满粉味道才最好!今天来个红枣味的,枣泥是上个星期提前做好的,一直放在冰箱里冷冻着!今天正好用上,个人更喜欢这种枣泥味道的!
阿大^.^
驴打滚,北京著名的小吃。其实做法很简单,只要水、面的比例掌握好,自己做的比外面的名店都可口。为给想尝试的朋友们提供更准确、详实的菜谱,俺特意先后用两种方法作了驴打滚:微波炉版和蒸锅版的。
西山豆角
老北京小吃驴打滚也叫豆面糕,软糯香甜!这道老北京小吃做法简单,不费时,颜值也高,快过节了,家庭朋友聚会,添道老北京小吃,露一手~
泽瑞妈妈
驴打滚是老北京的一道名小吃,在大街小巷的饭馆或者小吃店里经常能看到。因为外表有一层黄豆粉,形色黄土,故名“驴打滚”。今天的驴打滚依然是中规中矩的制作,只是比起传统的驴打滚,那“肥肉”更薄了一些。另外也将清水换成了牛奶,除了营养丰富外,蛋白质的增加,也使得糯米团的口感更弹更筋道。
Meggy跳舞的苹果
1准备:150克汤圆粉,38克淀粉,40克蜂蜜,25克色拉油,1杯水。2淀粉。。。3将1)混合,水分次调入。4调成酸奶一样浓稠的糊。5装进保鲜袋,电饭锅蒸20分钟。6生豆面用小火炒。7炒到颜色变深变香。8案板铺好保鲜膜或保鲜袋。9蒸好后的面皮放到不烫手。10连保鲜袋一起擀成长方形。(擀的越薄成型越小)11从中间分隔开。12剪开一侧的保鲜袋,把豆沙摆在一侧。13包卷成卷。(垫着保鲜膜基本不粘手,也可以用一次性薄膜手套或者沾凉水也可以避免沾手。)14散落炒好的豆面,滚一滚就做成了驴打滚。再分割成小段就可以了。
海蓝澜
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吾爱烘焙
软糯香甜,开胃健脾
Colorful_sy
九月九重阳节必备年糕“驴打滚”软糯香甜,超好吃的驴打滚可以自己在家做,别说话快行动起来。一起做吧!
四月微雨
驴打滚、好久都想做的一道美食、今天终于拔草啦……
沙儿飞飞❉
1将糯米粉放入一个大碗中。2倒入温水,用筷子搅拌成絮状。3揉成均匀面团。4取一平盘,抹上少许油,放上面团,按扁,放入锅中大火蒸20分钟。5蒸好好包上保鲜膜放凉,在洒了黄豆粉的砧板上擀成长方形薄片。6均匀抹上红豆沙。7将面皮卷起,撒上剩余的黄豆粉。8切成小块即可。
zeychou
关于驴打滚的名称来由,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最有趣的就属北京的朋友给我说的这个版本。相传是当年清朝的御膳房里,御厨本来为皇上做了一道蒸年糕,小太监刚刚端起来准备给皇上送去时,不小心将年糕掉进了一个盛满豆面的桶里。当拿出年糕后发现上面已经沾满了豆面,怎么也弄不干净,这时再重新做一道新的已经来不及了。这个小太监只好硬着头皮将这个沾满豆面的年糕呈给了皇上。皇上看到后很惊讶,就问他这是什么菜。小太监急中生智编出了一个名字,说这道菜叫做驴打滚,因为很像驴在黄土上打滚后浑身沾满黄土的样子。皇上吃后,觉得年糕沾上豆面口感很
龙宝宝陈诺
此款小点心制作简单,0失败哦!没有太多的食材简简单单的加入豆沙,表皮裹上黄豆粉香香糯糯的很好吃。喜欢的小伙伴们动起来!
天鹅湖99316
驴打滚是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豆馅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黄豆面入嘴后可以不嚼,细细品为最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柔蓝水晶
北方人称之为驴打滚,小时候特别喜欢吃,肉肉的,甜甜的,在上海吃不到这样的糕点,一直想学习做。第一次做,感觉不错!成功
不着调儿
老北京的小吃驴打滚,也叫豆面糕,它是满族的一种小吃,制作时在年糕的表面粘满炒熟的黄豆面,恰似驴在地上滚了一身黄土,由此而得名为“驴打滚”,吃起来既香又糯又甜非常好吃。现在北京的驴打滚小吃,已是清康熙以后经过改良后的做法,曾有一段时期是宫廷的专享贡点,后来,有些御厨告老还乡出宫便把这种小吃带到了民间。清**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打天下时,将士们都喜欢吃粘豆包和豆面糕等食物,这两种面食属于黄粘米江米和大豆所制作的食物,黄粘米江米大豆等都是东北的特产,其热量要比一般的粮食高许多,最赢得将士们钟意的是食用后不易饿,
大炒勺
1糯米粉加入清水拌匀,放置十分钟2另外取一个碗,里面抹上一层油,倒入拌好的面糊,放入蒸锅蒸15分钟。3把蒸好的面糊趁热用筷子搅拌揉顺,准备好红豆沙和黄豆粉。(红豆沙是买的,黄豆小火炒熟,用料理机打成粉)怕麻烦的话全部买现成的吧!4案板上撒上一层黄豆粉,放上拌好的面糊糊,面糊上面再撒上一层黄豆粉,用手按扁。5均匀地抹上一层红豆沙。6卷起成长条7刀上抺黄豆粉,切成段。8软糯香甜,尝尝吧!
麻烦精的厨房
超爱这道老北京的小吃。除了软糯软糯的糯米皮和甜甜的红豆沙之外,最外层裹着的那层黄豆面我认为是它最香的部分,也是精华所在。炒熟的黄豆研磨成粉之后,一股浓郁的香气就已经扑鼻而来,再均匀地裹在驴打滚上,真是令人欲罢不能。不过今天做驴打滚的时候,突然心血来潮,想做个多彩版。于是又用了黑芝麻粉、抹茶粉、蓝莓粉、红曲粉、黄金芝士粉和椰蓉。反正家里各种粉多。最终成了七色驴打滚,效果真是好梦幻。所以是七色的驴打滚,不是七色驴在打滚……不过说实在的,虽然味道都不错,但真的只有黄豆面是!最!正!宗!参考份量:3条,约18块。
沫沫沫儿0v0
在北京的一家老餐馆吃了一盘次非常好吃驴打滚,回家后仍然念念不忘,只好自己动手了!
小堂堂妈妈
这次的驴打滚,还用微波版的,与以前不同的是,我把紫薯泥与糯米粉混合了起来,加入了橄榄油,用蜂蜜代替了糖,虽然,这样会破坏蜂蜜的营养,但总比糖吃得要健康些。 中间的夹层,没有采用传统的豆沙馅,而是加入了研磨过的花生黑芝麻黄豆粉,这样,在软糯过后,更多的是透在骨子里的香,香极了。
A苹果小厨
辽宁鲜族人特别多,很多鲜族人卖各种糯米年糕,其中驴打滚就是一种,鲜族人制作年糕的时候,要反复敲打,目的是更有筋力,好吃,在家自己制作,只能买现成的水磨糯米面,口感虽然没有敲打的好,但是也很给力,喜欢的看看,特别简单:
小草根家庭美食
小时候最爱的就是过年过节妈妈亲手做的驴打滚。
☘️UV☘️
这款美食操作很简单,一台面包机就搞定了。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红豆具有“津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红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营养、多功能的杂粮,煮熟后会变得非常柔软,而且有着不同寻常的甜味,风味相当强。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镁等营养成分;芝麻中的亚油酸有调节胆
温晓情
驴打滚,又叫“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做好的“驴打滚”外层可按个人喜好粘黄豆粉、芝麻、椰蓉、抹茶粉等,不同风味。今天我做了三款:抹茶、芝麻、黄豆粉,颜色搭配很抢眼!
食以味为民
还记得前段时间流行一句话: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对于职场上一路奋斗的人来说也许是这样,可是对于我这样一个自由职业者来说,清晨叫醒我的却是饿着咕咕叫的肚皮和翻腾的胃。每一天都会期待今天又会给自己准备什么样的早餐,什么样的晚餐。每一餐都有一颗按耐不住的期待之心。欢迎交流更多厨房趣事,请添加微信:EJM2467美食,不是我的职业,而是我的兴趣爱好。经历过吃与不吃,我对待食物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每年我都会定期1-2次完全禁食不吃任何东西的特殊时段。无关乎减肥,也无关乎宗教信仰。为的是和身体有一个更好的
食趣菜菜屋的屋
传统茶点
莱莱小耐
驴打滚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在其外表要撒一层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材料其实也很常见。白的是糯米,红的是红豆沙,黄的是黄豆面。今天我在家用面包机来做一做这道传统小吃。先不管是否正宗,反正做出来的是真好吃!特别是红豆沙里加了玫瑰酱炒,更增加了浓郁的香味。
Meggy跳舞的苹果
驴打滚是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紫嫣秀儿
传统点心驴打滚,软糯香甜好可口。驴打滚是非常传统的北方小吃了,软糯香甜可口,想不喜欢也难。驴打滚的特色在于它表面的那层黄豆面儿,糯米面团裹着深色的豆面,据说挺像驴撒欢打滚的模样,驴打滚由此得名——所以,咱们做驴打滚,别的都不说,首先就要把这豆面准备出来哈。剩下的,就简单了。一起来看看吧。
君焙
第一次做个,只因有黄豆粉要用,网上查查方子,做起来也不复杂,很惊艳的是成品很好吃,热的糯,凉了弹,香香甜甜真不是一块两块能停得下来的。
小耿妈妈
对于喜欢吃的吃货们,不管是啥都会在家自己DIY一下,吃到自己做的东西不但口感棒还健康卫生,更会得到亲人们的表扬,这款小吃属于京味小吃,平时也偶尔会有卖的,但是太甜了受不了,用新良糯米粉做了自己喜欢的驴打滚,皮上没有放糖,只有馅中含糖,很棒的,一点也不难还很好吃。
雪峰儿
1糯米粉放在容器里加入一勺。2加入250克水。3和成面团。4把面团放在盘子里按扁。5放蒸锅中蒸二十分钟。6把蒸好的面团放进保鲜袋揉匀。7案板上撒黄豆粉。8把揉匀的面团放在黄豆粉上。9擀成薄饼。10抹上红豆沙。11卷起来。12切成段。13装盘即可。
最初的最美❤
驴打滚北京的名小吃,看到达人在做,想着家里材料都有,我也想试试看!看了几个菜谱都是用蒸的方法,我决定还是用微波炉试试吧!
麦子老妈
驴打滚豆面卷子北京称驴打滚,是满洲以及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满洲地区一般叫豆面卷子),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驴打滚源于满洲,缘起于承德,盛行于北京。由于清朝的八旗子弟爱吃粘食,“驴打滚”很快就传到了北京,成为北京的一种风味小吃。
mature11
来加拿大3年了,博客一直也没有更新。昨晚和在美国的Lin通电话,提起了做美食,提起了美食天下。正好这两天犯馋,超级想吃驴打滚,在加拿大这个大“农村”,想吃什么,只能自己丰衣足食。感谢朋友晓卉千里迢迢送来了黄豆面和红豆馅,帮我炒熟了豆面粉。终于咬上一口,满嘴的家乡的味道!热泪盈眶啊!
zx5278
驴打滚是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用面包机做驴打滚也非常方便,直接加入糯米和水,就可以做出非常有口感的糯米面团,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胖子瘦子我都爱
第一次做 样子不是很好看 哈哈哈下次会更好
花蝴蝶花蕾蕾
1、把糯米粉放入盆中,慢慢倒入清水,先用筷子搅拌,待其均匀吸收水分后将结块的糯米粉团成团。2、将糯米团放置在盘子上,轻轻压扁,放到蒸锅里,用大火蒸15分钟左右。蒸好的糯米面要用保鲜膜蒙住容器防止表面变干,晾至温热。3、黄豆用料理机打磨,然后将打好黄豆面放入无油无水的平底锅内,小火用木铲子不停的翻炒,黄豆面的颜色由淡黄色变成浅褐色,并能问道明显的豆香味就可以停火了。炒好放凉后,再放入料理机打磨一遍,过筛备用,口感会更好(可买现成的黄豆面)。4、在面板上洒上炒好的黄豆面,手上沾点豆粉把温热的糯米平放在案板上,
简单就是美
某天朋友让去参加一活动,在活动现场教小朋友们做驴打滚,好久没做了,赶在活动前在家再做做,看看味道如何?中午趁休息时去超市买了黄豆面,晚上回家做了做,第二天带到公司同事尝试过都说不错,这下就不用担心活动时如何应付小朋友们。
黄豆豆的一家
驴打滚第一次发现它是糯米做的,好吃君就特别高兴,心想着自己一定要做一做。结果发现用料怎么这么多?什么大黄米面、澄沙、青红丝儿之类的,别说买了,好吃君有些连听都没听过,怎么买?(尴尬笑.jpg)算了算了,既然买不上材料那我就不吃了呗,还能怎么办?直到去三月份的时候去北京玩儿,吃到了驴打滚的小包装吃吃,发现配料表也就是普通的糯米粉呀、黄豆面和豆沙之类的,很简单啊,所以,这次好吃君就自己在家做呀!上午去菜市场买了食材,回来就把糯米粉蒸熟、黄豆粉炒熟,一擀一抹豆沙,再撒点儿黄豆粉装饰一下,嘿~在家自制的驴打滚就做
吃好吃的喽520
1取糯米粉放入盆里。2加水,搅拌成稠糊状。3取一耐热器皿,内壁涂一层植物油,倒入糯米糊。4入蒸锅,大火上气后蒸15-20分钟。5蒸好的糯米团搅拌一下,放至手可以接受的温度时把糯米团转移到铺了熟黄豆粉的垫子上。6擀成长方形面片。7切去不规则的四边。8抹上一层豆沙馅。9沿一边卷起。10表面再粘一层熟黄豆粉。11切段食用即可。12成品,甜甜糯糯,非常好吃。13最好短时间内吃完,久了糯米会变硬,口感不好。如果变硬了,可以重新加热一下。
烟雨心灵
驴打滚由黄豆粉、糯米粉和红豆沙卷裹而成,制作时要将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层粘满黄豆粉,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且,食材简单,操作简便,我们家常做。
美食诱惑馋猫
香甜适口,非常Q弹劲道的豆面卷,又名“驴打滚”。
诗韵墨香
自己动手做美食,也是乐趣,不用太甜,老少皆宜
美食小妹丝絮
1平底锅烧热转最小火,倒入黄豆面,用木铲慢慢的翻炒,一定要注意火候,如果翻动太快黄豆面会不熟,翻动太慢会糊,我也炒了2次才炒好,黄豆面是关键,如果炒不好,影响后面做出来驴打滚的味道。2把江米粉用温水搅拌好,冷水下锅蒸,蒸20-25分钟,闷10分钟。3面板上撒黄豆面,把蒸好的江米放到面板上揉开。4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一个薄饼。5把红豆沙涂在面饼上不好弄,我是用水果刀一点一点抹的。6把面饼从一面开始卷起。7想吃的时候就可以切开,不想吃的时候不要切开,用保鲜膜包好,放到冰箱保鲜层,免得会变干。8成品图
钰君私厨
这个滚儿啊 是晚上做的 光线不太好 而且最难的就是擀面的时候了 真是超级难 弄的我都想放弃了 不过放了点油和水后好了很多。
小展展
驴打滚,小时候我都叫它凉糕,哈哈。。。每次上街时候都会驻足想买,今天第一次尝试做居然真的非常成功!娃哈哈!!!开心的不得了~~~~~~~~~~~~~~~~~~~(红豆沙和花生碎以前自己做的在冰箱里今天派上用场了!)
货货
都没吃过,竟然敢下手做
两个蛋妈
1糯米面加糖加油加水,调成酸奶一样的稀糊。2糯米面加糖加油加水,调成酸奶一样的稀糊。3糯米面加糖加油加水,调成酸奶一样的稀糊。4糯米糊上微波炉先叮一分钟,取出搅拌一会儿,再继续叮一分钟,搅拌,直到熟透。5糯米糊上微波炉先叮一分钟,取出搅拌一会儿,再继续叮一分钟,搅拌,直到熟透。6糯米糊上微波炉先叮一分钟,取出搅拌一会儿,再继续叮一分钟,搅拌,直到熟透。7取出放入食品袋中擀成薄片。8取出放入食品袋中擀成薄片。9切开食品袋,在糯米片上涂上豆沙。10切开食品袋,在糯米片上涂上豆沙。11卷成卷,撒上熟黄豆粉之后切
咸味布丁
1糯米粉加水和成团2擀薄铺盘子蒸熟3花生米洗净4微波炉叮熟花生米,加糖用料理机打成花生酥5取出蒸熟的糯米饼6铺上花生酥7卷紧切段8滚上花生酥9红豆沙卷也可以滚上花生酥,香甜可口
在你身边1993
1把黄豆用料理机打碎,用筛子过筛洗洗的黄豆粉2糯米粉加温水活匀3平底盘上刷少油4糯米糊铺匀托盘蒸锅大火蒸15分钟5黄豆面炒呈金黄色,略有一点点糊色6大枣去壳洗干净用水煮熟挑出,用料理机打碎成泥7用锅稍微炒炒收水分,也可以加点糖,枣泥就比较甜8面板撒黄豆面把蒸好的糯米饼擀成薄饼,上下撒黄豆面,上面刷一层枣泥,枣泥多点好吃哦9卷起来切成小块
wangviver
中秋节已经过了几天了,但是很多人家里还有不少月饼。自己买的啊,亲戚朋友送的啊。吃月饼都吃腻了不想再吃了,扔掉又觉得可惜。这里我教大家几个月饼的新奇吃法,不仅不会觉得腻还很好吃,还能把月饼解决掉。
听秋数雁
驴打滚儿外层滚了黄豆面,所以叫豆面糕——这是正经名字,几乎没人知道了。还是小名儿更可爱更让人印象深刻。 真正的驴打滚儿是用粘黄米面加水和成面蒸熟成粘粘的面团,再卷入豆馅或红糖卷起而成。 不过现在用黄米面的不多了,大多用糯米面来做。不管用哪种,都是粘粘的糯糯的很好吃。
淇家的小厨房
豆面糕俗称“驴打滚”,是老北京传统著名小吃之一。
航航他妈咪
光阴太瘦,指缝太宽,抓不住的是时光的流逝。可还记得那口重重的石磨,冬日里磨豆子做豆腐。夏日里炒了豆子,小麦,大米等等五谷杂粮,磨了粉,拌了糖,就是母亲为我们准备的解馋小吃。可干吃,可泡成面糊,也可以蒸了糯米面团沾了吃。香香甜甜糯糯,吃的满嘴粉末。那都是小时候幸福的记忆了。如今有破壁机料理机代替了石磨,打粉容易多了,想着在周末也为孩子做个中式小甜点。只知道方言名字,并不晓得普通话怎么讲,网络上是去寻找它的名字的,却不料居然跟北京名小吃驴打滚相仿,那就叫它“简易版驴打滚”吧!
Rare食记
据说有一次,慈禧太后吃烦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于是啊,御膳大厨左思右想,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新菜刚一做好,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没办法,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慈禧太后一吃这新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东西叫什么呀?”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这叫‘驴打滚’。”从此,就有了“驴打滚”这道小吃
李李小酒窝
我一直觉得,驴打滚儿就是卷福版的糯米凉糕,哈哈!小时候北方人家难以常吃到精白的糯米,黍子(又叫大黄米)面儿的糕,捏成扁片儿或小碗状,倒是有人叫卖。作为一种粗粮,口感没有糯米润,吃下去嗓子眼儿里有点辣辣的感觉,还有点微苦的味道。但是对于喜爱这种黏质点心的我来说,这就不错了,况且粗粮自有它的一股原始拙朴的香味。后来生活条件好了,糯米常见,黍米反而不常见了,除非到过年时,才偶尔会碰到乡下的老农般模样的老人卖一点这种属于童年的食品。我一般还会买一点来吃,放了糖甜甜的,外面滚了一层熟粉,三四个一份,一气儿就吃完了。
石绿花青
1先将糯米粉、粘米粉、白糖搅匀;2倒入开水搅拌,揉成粉团,放入盘中;3冷水放入,大火蒸20分钟;4将冷藏过的红豆馅翻炒;5用少许油将粉团揉至光滑;6取适量的粉团擀至成方形;7抹上红豆馅;8由下向上卷起来;9切成块状,再沾上一层熟黄豆粉。
末影